作为独子,刘禹锡自出生后就被父母宠爱有加,只是身体比较虚弱,保姆经常抱着他四处求医问巫。来到医馆,刘禹锡看见烧得赤红的刀针,还有苦涩的汤药,吓得号啕大哭。巫医信心满满地施治,竟然不知道用的什么药方。
年纪稍大后,刘禹锡看到一起玩耍的同伴身体壮硕,活波可爱,而自己瘦弱娇小,深感羞愧,于是向医术世家借阅医书研读。读过的医书包括《小品方》、《药对》、《本草》、《素问》等。经过不断的学习,刘禹锡对望闻问切,辨别药石,都轻车熟道。平常自己得了病,不用去寻医问药,自家孩子也可以轻松治愈,不必再遭受自己当年求医不知药方的痛苦。
俗话说:久病成良医,刘禹锡经过孩童时候与疾病抗争,熟悉病理药性,著有医书《传信方》。该书是刘禹锡任连州(今广东省连州市)刺史时,因同为医药研究上兴趣相投的好友薛景晦,送了一本薛氏自编的《古今集验方》。他读后很是认同,并且称赞不已。薛景晦便写信建议刘禹锡将自己积累的医方,还有用过的验方写出来,也可以相互交流学习。刘禹锡觉得这个想法可行,于是就将行箧中积累的50余方汇集成书,这就是形成于元和十三年(818年)的《传信方》。
安史之乱使得许多北方的文人雅士,避乱来到江南,其中包括著名诗人权德舆,诗僧皎然、灵澈等,都在此汇集停留。各种机缘巧合,再加上刘绪家教严格,刘禹锡从小就有机会与当时的一些风流人物接触。
有一次,权德舆见到还是孩童的刘禹锡,神态恭敬文雅,得知他小小年纪便已读过《诗经》和《尚书》,大为惊讶,连连称赞,认为异于同龄人。这次相遇,刘禹锡给权德舆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以致后来刘禹锡科举中第后,写序回忆祝贺。
当时吴兴何山妙喜寺中住着一位诗僧叫皎然,俗姓谢,字清昼,人称昼公,是晋朝诗人谢灵运的十世孙,精通诗文、佛学、茶学。其诗文风格淡雅闲适,富含机趣。与颜真卿、陆羽等交往甚深,经常和诗。著有《诗式》,属于中国古代诗歌理论的专著,也是吴中诗风的反映。
彼时皎然正与另一位诗僧灵澈在妙喜寺中一起研究佛学,讨论诗歌。灵澈在大历诗僧中年辈较晚,主要活跃于大历后期至贞元、元和中。贞元中,灵澈游于长安,名振京城,因言语得罪权贵,被贬汀州,后赦归东越。
刘禹锡梳着头发分垂两边至眉,坐在两位诗僧旁边,饶有兴趣地听着,时不时拿着毛笔,沾上墨汁,有模有样地比划着,还跟着两位诗僧击节踏足、摇头晃脑地吟诵,声音抑扬顿挫,颇有节奏,给清净脱俗的妙清寺带来不少活跃的气氛。两位诗僧见他天资聪颖,敏而好学,交口称赞。
刘禹锡受皎然、灵澈禅学的影响,后期又经过与禅学高人的接触探讨,在《赠别君素上人诗并引》中以“悟不因人,在心而已”来阐述自己对禅学的理解。通过禅修获得自性清净,体现在诗歌上便是幽静淡远的境界和超然的人生态度。这种禅学境界,我们可以从刘禹锡的《赠别君素上人诗》中窥得一二:
赠别君素上人诗
穷巷唯秋草,高僧独扣门。
相欢如旧识,问法到无言。
水为风浪生,珠非尘可昏。
悟来皆是道,此别不销魂。
首联,写出了作者与君素上人相见的情景,在一个肃杀的秋天,偏僻的里巷只有枯黄的杂草,君素上人独自敲门而至。
颔联,作者与君素上人相谈甚欢,像相识很久的老朋友一样,讨论禅学到至境。
颈联,因为风吹,水面才荡起波澜,珍珠虽然蒙上灰尘,但是并不会失去原有的光泽,该句属于景物虚写,也是悟道的反映。
尾联,尽管作者与君素上人离别在即,但是不会感到怅然若失,因为只要能够悟道,则心灵可以通透无碍。
该诗并无难舍难分的离愁别绪,体现了诗人洒脱豪迈的情怀。在禅家看来,自性是超然物外的,没有人我之分,也无聚散之异。
刘禹锡少年时候还喜欢与能词善文的人一起游学,手里拿着写字的木简,随时记录或者请教诗文,这些长辈们见他如此好学,都称赞孺子可教。这些经历影响着他日后喜欢与雅好诗文的人结交,最有名的便是与白居易和柳宗元和诗,其中与白居易此唱彼和更是从元和三年(803年)到会昌二年(842年),将近40年。大和三年(829年),白居易将自己与刘禹锡的唱和诗编成《刘白唱和集》上下两卷,共计诗138首。
经过少年饱学后,刘禹锡在贞元六年(790年),离开江南,开启游学长安之路。
至此本期已结,下期开启刘禹锡离开江南,闯荡仕途之话。行人念及曾醉心于《金刚经》,感叹于佛学精妙。今散步亦感慨曰:泽畔荷花依桥开,乘月随步独徘徊。踏桥归去空山静,却教荷影送我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