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面无表情吃过一碗凉皮之后,一杯咖啡咕咕下肚,我的身体也随之渐渐暖了起来。
这是食物带来的些许温暖,也是大多数时候我能倚靠自己微薄力量获得的些许温暖。
它有温度,却没有情绪,能迅速让身体暖起来,但是枯竭的心灵依旧干涸。
所以吃饭的过程更像一种获取能量的方式,自我的情绪依旧是面无表情。
在周遭寻味一遍,好像没有什么可以拿来开心的事,要是拿人取乐找开心,未免显得太不地道。
要是自己傻乐,也总有尽头,所以我干脆买了两只仓鼠逗乐。
结局是:可把玩的大蛋在某个鼠笼没关紧的夜晚越狱成功。剩下的二蛋,唯有进食渴望,其他琐事,它会用牙口给你好看。

时日长了,我也失去了逗乐的兴趣,只好看着它一天天身宽体胖,养鼠找乐以失败告终。
细数其他方面,也真真没什么可乐呵。
听说诸如此类不想瞎混圈子的年轻人,被归为社交回避症候群。
他们回避了所有社交,抱怨生活的孤独乏味;他们懒于与人共舞,又想从人群中感受些许余温和乐趣;他们还会寄希望于他人“等我有对象就好了”“等我结婚就好了”“等我找到工作就好了”“等我遇见伯乐就好了”……
但现实是,好像没有什么能轻易倚仗。
所以他们依旧面无表情地吃饭,看上去少了些人类该有的愉悦,但内心平和安定,没有强颜欢笑异样。
但也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