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燕小

01.
“快点起床!上学要迟到了!”
“快点吃饭!饭菜都冷了!”
“快点做作业!这都快十点了!”
……
这些话是不是很熟悉?每天我都不知疲倦地像复读机一般对儿子重复这些话,但效果却很不理想。不管我如何催促,如何着急,儿子还是泰然自若,不紧不慢的。对此,我抓狂地恨不得将儿子暴打一顿。
就连著名主持人李小萌面对女儿的磨蹭都说出:
「我不要做你的妈妈啦,再去找一个更年轻、更漂亮、更耐心的妈妈吧。」
看来“磨蹭”这个恶魔让所有父母都深恶痛绝啊!怪不得在「孩子问题排行榜」中,「孩子磨蹭」多次荣登榜首。
02.
看来孩子磨蹭不是个例,而是所有父母都在关注的问题。
那到底孩子为什么会磨蹭呢?
有一次带儿子去上早教,看他磨磨蹭蹭地在穿鞋,怕时间来不及便说:“快点!快迟到了!”
他竟然不紧不慢地回了一句:“妈妈,什么是迟到?”
有研究表明:3岁前,孩子并没有时间观念,他们的一切诉求都是源于身体里的“生物钟”:婴儿依靠生理变化来折射时间,肚子饿了,知道吃奶时间
到了,困了,知道睡觉时间到了。
3岁后,孩子对于时间这个概念还是不清楚。儿子小叮叮目前四岁,对于过去发生的事都是昨天,对于未来没有发生的事都是明天。每次他都会问我:
“妈妈,你还记不记得昨天我小时候还不会走路?”
“妈妈,明天是不是我的生日了?”
“妈妈,明天会不会下雪啊?”
诸如此类哭笑不得的问题,他每天都会问好几遍。
原来不是因为孩子磨蹭,而是因为父母太心急。
朋友丽丽是个急性子,看见孩子稍微慢了点,就开炮一般地催促。
“快点吃!”“快点走!”“快点做!”
面对孩子,丽丽说的最多的就是这三句话。然而,她越是催促,孩子就越是慢。时间长了,亲子关系变得非常恶劣。丽丽看到孩子就抓狂,孩子看到妈妈也非常害怕。每次和我说起孩子,丽丽都是一脸忧愁,爱孩子却不知道如何和孩子相处。
父母越催促,孩子越反感。很多时候,孩子的磨蹭都是父母催出来的。
父母越是催,孩子就有抵触和逆反的心理,你让我往东,我就偏往西。你让我快点,我就慢慢来。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指出,一个成年人的不幸,大多可以在他的童年经历中找到根源。
孩子的童年很美好,一定不希望是在父母的催促和唠叨中度过。
03.
做父母真的很难,既不能催促,也不能唠叨,还不能眼睁睁看着孩子磨蹭浪费时间。那到底怎么做才能对付家里的“磨蹭大王”呢?
关于这个“磨蹭”恶魔,我是深受其害啊。
明明和儿子说好看完这集动画片就洗澡的,可是“磨蹭”恶魔来了,受他影响,儿子看完了竟然耍赖皮还想再看一集。我当然是不同意的,可终究还是架不住他一哭二闹三撒泼,我最终无奈妥协。看着他那得意的笑脸,真想揍他一顿。
在综艺节目《不可思议的妈妈》中,叶一茜面对凌乱的房间,忍耐着怒火,连着用了“三个快”催促儿子小亮仔。
“快,自己收!”
“快,把这些没用的垃圾全扔了!”
“快去把这些不要的垃圾扔了!”
看来不只是我受到了“磨蹭恶魔”的攻击,很多父母都是受害者。
于是,在和儿子大战三百回合后,我终于研究出一套打败“磨蹭恶魔”的心法,快来接招吧。
心法一,给孩子自由选择的权利。
现在儿子要看动画片,我就问他:“看1小时就睡觉可以吗?”他回答:“可以。”
“儿子,还有十五分钟。”
“还有十分钟。”
当我说还有一分钟时,他会看一会然后自己乖乖关掉电视机,接着去洗漱。偶尔遇到时间到了,但是一集动画片还没结束,我忍不住要催促时,他会来句:“我知道了,你别催我啦,我的耳朵关门了,听不见。”
吃饭也是,孩子磨蹭的原因大多是因为不合胃口或者吃饱了。每当儿子和我说:“妈妈,我吃饱了。”
“真的吃饱了吗?一会饿肚子没有零食可以吃噢。”
确定他吃饱后,就算有剩饭剩菜,我也会允许他离开饭桌。
我们做父母的应该尊重孩子的选择,而不是拿过碗筷,追着赶着硬塞食物给孩子。
心法二,做个“懒”父母。
这个“懒”指的是,孩子能做到事绝对不帮忙,让他自己完成。
心理学的“蛋壳效应”一定要引起家长的警醒,不要把孩子只塑造成一个外形完整光洁的蛋壳,只轻轻一捏就会碎掉。一旦离开父母的呵护,就成了折翼的小鸟。
所以,起床穿衣也好,吃饭也好,做作业也罢。都让孩子自己去做,不要催促,不要唠叨。
起床晚了,孩子可能会迟到,那就让他自己去承担迟到的后果。知道后果后,下一次他就不会磨蹭了。
儿子上幼儿园第二学期时,因为冬天冷,他就赖床还让我帮忙穿衣服。因为每天都磨磨蹭蹭的,一学期下来,竟然迟到20多次。最终,因为迟到天数太多,取消了儿子的“好孩子”奖状以及玩具奖品。得知结果后,儿子哭了。后来,每天早上醒了就马上自己穿衣服,一边穿还一边自己嘀咕:“不能迟到,不然就得不到奖状了。”
父母应该多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意识,多鼓励孩子自己去思考完成问题,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就如同龙应台所说:“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心法三,言传不如身教,改变从自己开始。
同事小李和我抱怨,他家孩子做作业实在太磨蹭了。让他做作业磨磨蹭蹭不肯去,还在玩拼图。刚坐下没多久,一会喝水一会上厕所,一小时下来都没写几个字。做完作业听到可以看电视了,就立马往沙发一坐,一点都不磨蹭,全神贯注地看了一小时,说都没喝一口。
我听完一想:这不就是你的翻版嘛!工作时间一会抽烟一会喝茶的,午休时间打游戏却认真的很!看来,有其父必有其子。
天天谎话欺骗的父母,怎么要求孩子做到诚实懂事?天天吵架暴力的父母,又怎么要求孩子做到听话温顺?正所谓,“耳濡目染”,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言传身教”永远比你给孩子讲一百句大道理管用。所以,要想让孩子改变磨蹭,那就先从改变自己开始吧。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对一个家庭来说,父母是根,孩子是花朵。”
只有健康的根,才能培育出艳丽的花朵。

04.
最后,我想说,养育孩子应该是一个慢工出细活的过程,需要父母慢慢雕琢孩子这块璞玉,欲速则不达。
养育孩子就如同牵着蜗牛散步,与其催促蜗牛快点走,不如陪着蜗牛一起欣赏沿途的风景。看夕阳西下,看落叶知秋,看蚂蚁搬家,陪伴孩子慢慢长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