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了“生存”这个词,自然会联想到“生活”。同样,谈起“生活”,我们又不得不忽视“生存”的意义。
婴儿出生之后,医生会迅速把他清理包裹好再放在母亲身边,帮助他将头部往母亲的乳房靠,小家伙的嘴巴碰到乳头就会本能地吸吮起来,即便他的眼睛还没睁开。这就是人类求生的本能,也是生存意识。
记得大学期间参加的一期社会调研,采访了一位在学校附近修自行车的大叔,问他在这城市生活了多少年。他的回答,我至今一直记着——二十几年咯!这哪里是生活?明明是生存嘛。
是啊,背井离乡,无依无靠,凭借着这一双沾满油渍的手在这座城市中生存着,每天看着人来人往,灯红酒绿,细数着这座城市的斗转星移。这不就是大多数异乡人的缩影?这世界上,有多少人生活在光亮之处就有多少人生存在黑影当中,不管是哪个阶层的人,那些每日每夜的努力都是为了让自己和身边的人活得更容易些,至少得满足生存需求吧。
01
认识一位朋友,自五岁起他就跟着母亲生活,在他的印象中,母亲的手很少是干净的,总是沾满了汽油,每次清洗前,都要在沙地里摩擦一会儿,才开始用水冲洗那一层层油渍。自那起,他懂得了“相依为命”的深意。
大学毕业后,在女朋友和母亲之间,他做出了最终的抉择,选择回到家里工作。因为出色的口才和交际能力,在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中,领导对他欣赏有加,还特意吩咐厂长好好培养他。那个时候,从家里到公司并没有直达的公交车,所以他每天都要骑四十多分钟的自行车上下班。厂长出于妒忌,只让他负责跟进客户群,每天打数十个电话跟客户推荐材料,其他工作都不让他参与。后来他重新审视了自己的价值,跟好朋友闲聊中产生了创业的念头。一不做二不休,两人分别从公司辞职后走到一起,开创属于他们的事业。
那段时期,他们跑遍各大商场,分析客流、交通,选择货源,宣传新店,筹备开店的各项资金等,一切工作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当亲戚听说他开店的事情后,笑着说,这不就跟市场摆摊一样吗?可是他母亲全程支持他,他也没有因为别人说的话而气馁。
后来,在小店开张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好朋友因为家人的反对最终选择离开了。他很痛心、很不舍,突然要失去这么一个搭档,最后只能让母亲辞去工作来协助他经营店铺。两年时间过去了,显然两母子都是做生意的料,诚恳的态度加上对产品的熟悉和专业性,店面虽小,但客流量却不输同行,积累的熟客越来越多,没有任何背景的两个人再一次“相依为命”,在同行觊觎之下在商场中小心翼翼地生存着。只是,商场如战场,这个社会就是这样,你越好就越容易遭受模仿,甚至是遭人眼红。在利益与背景的勾结之下,他们的小店被吞并了,被告知三个月内要搬离这个铺位,这一切来得毫无预兆。
朋友本想着开店以来日子会过得更好些,母亲终于可以不用像以前那么辛苦,至少双手是干净的。谁知道社会的残酷一直存在着,它不会特别眷顾某些人。那时候他想,现今能维持生存的饭碗快要没了,我该何去何从。没有退路,只能前进。既然被吞并,他就选择继续留下来,他要做得更好才不被他人欺负死。小店留不住,就把后面经营不善的商铺签下来,扩大经营!但,店铺的转让金和租金,甚至货源的补充,新店的装修等等都亟需一大笔资金。在那仅剩的三个月时间内,他问亲戚借了一点,也问我借了电脑,开始学着炒股。尽管他母亲一开始不赞成,担心他会乱了步子炒上瘾,但是不能偷不能抢,能在短时间内获取大笔资金的唯有这个方法,他应允,赚到剩余的钱就完全退出。
那段时间内,他每天关注着股票行情,谨慎而行,稍有不慎就会空亏一溃,所以见到他基本上都是神情紧绷的。两个月过去了,他打电话给我,相当激动地说,“我成功了!我终于成功了!不知道为什么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你,所以就打给你了。我好高兴啊!……”听到喜讯的那一刻,我真的很替他开心。真的很不容易呢。
他说到做到,资金赚回来之后完全退出了股票市场,开始脚踏实地地打理自己的生意。商铺成功到手,扩大为原来的四倍。装修、设计、进货、引流、招人,都耗尽他的心思,原本带点少年白的他又添了一层白发。
三个月后,店面总体落成了,客源也保持住了,那些难以入睡的每个夜晚终于要过去了,他歇了一口气,但又不能完全松懈,毕竟突然的扩大更容易招惹目光和妒忌之心,这就是人类社会。
他说,那时候还真担心找不到适合自己的生存空间,就像当初毕业之后入职的那段期间,因为业绩优秀而受人排挤,遭人冷落,倒不如自己做老板。没有生存,连生活都变得奢侈,最怕看到年过五十的母亲还要跟着受苦。如今还真的可以坦然说,我可以让她生活得更好些了。
没错,这是先生成为我先生之前亲身经历的故事,那时候认识他半年,也搭档了半年。
02
在之后经营过程中,有不少客人都成为了我们的代理商,甚至朋友,其中有几位交情还不错,都是比我们略大的80或者85后的年轻妈妈。其中有一位相当让我敬佩。
孩子还小的时候,她跟她丈夫离了婚,那时候她丈夫撂下狠话说,看你没了我你怎么生存!她没说什么,头也不回地带着孩子离开了。生活一下子没了支柱,身边又有了个小毛孩,她只能咬着牙撑下去。十几年打拼过去了,她给自己买了房子,把母亲接过来一起住,边还款边工作,如今孩子也很乖巧,正读着初中。
最开始她刚做代理的时候,记得那时候是大冬天,经常下着雨,她一到下班时间就跑来店里了解产品,拍照取材,记功效记价钱,还经常请教我们销售技能。有时候我们忙不过来,她也搭把手帮个忙。等到客流少了些,我们开玩笑说,你这么积极,搞得我们都不好意思偷懒了。她说,不急不急,你们歇好了再来教我。
如今她一边做着自己的工作一边接单做微商,前段时间还跟我一起报班学英语。她说过,现在没有多少人是死盯着自己手头上的一份工资了,所以要不断学习投资自己才行,这样才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才能过得洒脱活得漂亮。
她确实做到了,人保养得好,性格又讨喜,她的孩子也以她为傲。
曾经,父母一辈用他们毕生的努力让我们的前二十年生活得更好,而脱离了父母庇护之后我们再一次学着探寻生存的能力,也努力让自己和身边的人日后生活美好。或许现在的我们已经在职场上摸爬滚打了多年,积累了不少工作经验和人脉关系;或许刚毕业,不管是本科毕业还是研究生毕业,都开始涌入社会大学的浪潮中;或许边工作边学习,不断提升自我;又或许创办了自己的企业,生意做得有声有色;又或是拥有了自己的婚姻家庭,带娃工作两不误。不管现在的我们处于哪个位置,至少有能力解决了生存问题,也因为还年轻,一切还来得及,所以当下的我们活得并不算太糟糕。
那些没法将我们赶尽杀绝的最终都会成为我们生存下来的动力,接下来,就是该如何成就最好的我们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