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遇《天心月圆--弘一大师 》这本书,在二十多年前,记得是断断续续读完的,那时读这本书是什么的心境,已没有印象,只知道尘间凡事纷杂,生活奔奔波波,二十几年来,几次搬家,书却一直相伴。今年再次读起这本书,我只用了一天的时间,感念大师的才学和品德,想和更多的人一起学习分享,也许能从中得到启发。
弘一大师李叔同,幼名成蹊,学名文涛,字叔同,又号漱筒。曾用名李婴。祖籍山西,1880年清光绪六年,出生在天津亦官亦商的富裕人家,6岁,父病逝,18岁娶妻俞氏,19岁奉母携眷迁居上海,加入城南文社,1905年光绪三十年,26岁,生母王氏病逝,是年秋东渡日本留学,1910年,清宣统二年,31岁,回国抵沪,1916年,民国五年,37岁,冬,入杭州虎跑定慧寺试验断食,返校后,改名李婴,开始素食,1918年入杭州虎跑寺出家,从此精修佛教律宗,成为佛门一代高僧。
才子
1906年,在日期间,独自编辑了中国第一个音乐刊物《音乐小杂志》,有着深远的,开创性的历史意义。
1906年,成立“春柳社”,演出了轰动一时的《茶花女》中两幕,成了中国话剧艺术实践的第一步,这是中国话剧史上记载的第一次正式演出,李叔同在剧中扮演女主角玛格丽特。
中国广告宣传画的始祖就是这位李叔同。
李叔同还是中国最早创作并倡导现代木刻,又是中国是早撰写西洋美术史的人
李叔同也是中国最早使用裸体模特的人,更为准确的,应该认为中国最早使用裸模特进行美术教学的是李叔同,而首先使用女姓裸体模特的,则应该是刘海粟先生了。
德僧
有一种说法,有些人遁入空门可能是一种人生幻灭,悲观厌世的表现,但对于有些人来说,并不认为人生是无价值的,相反,在喧嚣的尘世之外,有积极的追求所在。从这层意义上讲,弘一大师的行为是一种超越世俗价值的悲壮的追求人生价值的表现,他向往佛教世界的深广宏大,找到了自己的的归宿。
弘一大师具有宽厚仁慈的品性,自己研佛,却并不强求别人一律信佛。对佛门各宗派也是包涵融通,大师强调佛法宗派一律应给予尊重。因佛法本来平等无二,无有可说,法理虽多,吾人宜各择其与自己根基相契合者而研习之。弘一大师,不求一已悟道,但求“众生皆仙”。
丰子恺在《我与弘一法师》的讲演中,发表的见解,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层: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物质生活就是衣食。精神生活就是学术文艺。灵魂生活就是宗教。“人生”就是这样三层楼。懒得或无力走楼梯的人,在第一层,把物质生活用得很多,就满足了,这是一种人生观,抱这样的人生观的人,在世间占大多数。其次,上二层楼,专心学术文艺,这样的人,世间也很多,即“知识分子”“学者”“艺术家”。还有一种人,对二层楼还不满足,就再上第三层楼,这就是宗教了。他们不满足于物质和精神,要探求人生的究竟,他们以为财产子孙都是身外之物,学术艺术都是暂时的美景,自己的身体都是虚幻的存在。丰子恺认为,弘一大师是一层一层的走上去的,对于弘一大师的由艺术升华到宗教,一向认为当然,对人生追求的自然渐进,是一种人格的圆满和升华。
杭州虎跑后山,建有弘一法师的灵塔,这里是人们纪念这位中国近代文化伟人的必到之地。“无尽奇珍供世眼,一轮明月耀天心”,弘一大师多姿多彩的一生,静静地在湖光山色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