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志历史有意思读书让生活美好
#红书房#《国语集解》笔记77:威信就是威胁的可信性

#红书房#《国语集解》笔记77:威信就是威胁的可信性

作者: 我叫陈庆红 | 来源:发表于2019-08-11 09:05 被阅读5次

    鲁语下·第二则

    鲁国卿大夫季武子,是季文子的孙子季孙夙。《周礼》上记载天子旗下有六军,诸侯大国有三军。鲁国在始祖伯禽时期有三军,自鲁文公以来,鲁国日渐弱小,而且时常要听从霸主晋国(或者齐国、楚国)的号令,如果军多,则贡献也多,这样一来国力不支,于是自减中军,只剩上下二军,属于公室。「引用自360百科」

    季武子想要专权,在鲁襄公十一年,加强中军,重建三军,当时鲁国的三大家族季氏、叔孙氏、孟氏各分其一,由此公室更加弱小而三桓渐强,进一步架空了鲁国国君。

    一军大概多少人?又说一万两千五百人。

    鲁国卿士叔孙穆子出来阻止!理由是天子设立军队,有诸侯在朝中担任卿士的人率领,目的是征讨那些缺德的!诸侯国中的大国君主设立三军,有卿大夫率领,是承命于天子。诸侯国中不那么大的,只有卿士辅佐,不设军队,只设立有卫士,大诸侯国有需要,小诸侯国由卿士带着这些卫士参战。更小的诸侯国连设置卿士的权力都没有,辅佐的只是大夫,这些诸侯国干脆直接出钱代替出兵。

    春秋霸主召开会议,会盟征讨某国,有人出人,有钱出钱。其实就是霸主代替了王室的权威。孔子说天下有道,则礼乐的征伐自天子出!今年五一,往西安,过渑池县,想起渑池之会:公元前279年,秦昭襄王为集中力量攻打楚国,主动与赵国交好,约赵惠文王会于渑池。读先秦历史,中原是必到之处。

    这种秩序安排是上能征讨下,下无奸恶的基础。王室保有威信,在诸侯国际的关系中,威信可以理解为威胁的可信性,离开一定的军事实力,谈威信不可能长久。

    叔孙穆子认为鲁国已经是小国,在大国的夹缝中生存,在地图上可以看到鲁国夹在齐国、晋国、楚国三个大国中间,这个时候向霸主纳贡不及时都有可能被征讨,此时如果重建三军,触怒了大国,行得通吗?

     春秋形势图

    季武子结果自然没有听从,建立了中军。从此齐国和楚国世代征讨鲁国,鲁襄公、鲁昭公都被迫朝贡楚国。周王室变成了摆设,新的霸主成为诸侯国朝贡的对象。

    中途炒饭去。吃过早饭继续。

    鲁语下·第三则

    鲁襄公十一年,晋悼公讨伐郑国,秦人讨伐晋国以救郑国。鲁襄公十四年,晋国派六卿率领各诸侯国的大夫讨伐秦国,结果到了泾渭分明的泾水,没有人想率先渡河!诸侯的团结可见一斑。

    晋国叔向看不下去了,会见叔孙穆子说诸侯因为秦国不恭而讨伐秦国,如今到了泾河就停止了,对于讨伐秦国这件事有什么好处?

    叔孙穆子,名豹,说我的事就是读《匏有苦叶》,其它的不知道。《诗经·邶风》中有《匏有苦叶》一篇,“匏有苦叶,济有深涉。深则厉,浅则揭。”葫芦瓜有苦味叶,济水边有深渡口。深就垂衣缓缓过,浅就提裙快快走。

    两人分开后,叔向召见掌舟的官员和司马,说发苦的葫芦没法吃,可以挖空用来渡河而已。鲁国叔孙念这首诗,表示将要渡河了!你们马上准备舟船开道,不一起出发的入刑。

    于是乎,鲁国军队以莒国部队先过河,诸侯跟着!

    诗以言志!未必是这首诗歌的本义,拿来表明志向而已。

    读《国语》,《诗经》被提到的次数很多,很想读啊!

    打完,收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红书房#《国语集解》笔记77:威信就是威胁的可信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ehjj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