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如梦令2

作者: 海滨公园 | 来源:发表于2023-02-18 07:08 被阅读0次
夜读:如梦令2

李清照的这一首词令,在南宋人黄升的《花庵词选》中题为“酒兴”。赏玩词意,不难得知,这是为回忆一次愉快的郊游而作。词人命舟备酒,畅游于清溪,因沉酣而竟不知日之夕矣。沉沉暮霭中,回舟误入曲港横塘藕花深处,然后于慌乱中穿过荷丛,莲花枝叶摇荡,惊起了水塘栖息的鸥鹭。

夜读:如梦令2

作者在词中不是流水账式地写她如何前往,又如何到家,在哪里玩,怎么玩,只在字里行间把经过作了交代。作者也并没有写“我玩得多么高兴呀”之类,而只用了“常记”、“沉醉”、“兴尽”、“晚”几个字,就把她游赏的欢快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词人李清照善于剪裁,仅仅截取了醉归途中、误入荷塘、惊飞水鸟这几组“镜头”,稍加点染,就写出了她这次郊游中不同一般、最难以忘怀之处,使读者如临其境,如闻其声。总之,这首小词,虽然并无深意,但写得简练、生动而传神。至今细细读来,诗情画意,暮色人影,荷韵酒香,仍是那么引人入胜。

另外,一个有文化的女子,到郊野游玩,还喝得大醉,这在今天也是不多见的,何况在封建礼教重压之下的宋代,那就更为稀罕了。这也表现了李清照性格中浪漫洒脱、任情豪放、不受拘束的一面。

现存李清照《如梦令》词有两首,都是记游赏之作,都写了酒醉、花美,清新别致。“常记”两句起笔平淡,自然和谐,把读者自然而然地引到了她所创造的词境。“常记”明确表示追述,地点在“溪亭 ”,时间是“日暮 ”,作者饮宴以后,已经醉得连回去的路径都辨识不出了。

“ 沉醉”二字却露了作者心底的欢愉,“不知归路”也曲折传出作者流连忘返的情致,看起来,这是一次给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十分愉快的游赏。

果然,接写的“兴尽”两句,就把这种意兴递进了一层,兴尽方才回舟,那么,兴未尽呢?恰恰表明兴致之高,不想回舟。

而“误入”一句,行文流畅自然,毫无斧凿痕迹,同前面的“不知归路”相呼应,显示了主人公的忘情心态。盛放的荷花丛中正有一叶扁舟摇荡。舟上是游兴未尽的少年才女,这样的美景,一下子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一连两个“争渡 ”,表达了主人公急于从迷途中找寻出路的焦灼心情。正是由于“ 争渡”,所以又“惊起一滩鸥鹭”,把停栖在洲渚上的水鸟都吓飞了。至此,词戛然而止,言尽而意未尽,耐人寻味。

李清照的这首小令,用词简练,只选取了几个片断,把移动的风景和作者怡然的心情融合在一起,写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时的好心情,让人不由想随她一道荷丛荡舟,沉醉不归,正所谓“少年情怀自是得”。这首令词,不事雕琢,有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自然之美。

相关文章

  • 夜读:如梦令2

    起首两句“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如何理解?颇有争议。盖推以事理逻辑:既然是“浓睡不消残酒”,“浓睡”时如何...

  • 夜读:如梦令2

    李清照的这一首词令,在南宋人黄升的《花庵词选》中题为“酒兴”。赏玩词意,不难得知,这是为回忆一次愉快的郊游而作。词...

  • 夜读:如梦令1

    恰逢周末,晚上在大唐不夜城长安十二时辰唐宴餐厅欢聚,畅叙共饮,微醺归来,已经是夜色深沉,万家灯火次第亮起。料峭春夜...

  • 夜读:如梦令1

    近来气温骤降,雨声淅淅沥沥,此番情景,宜读易安居士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昨天夜里雨点虽然稀疏,但是风却...

  • 夜读:如梦令3

    一个“试”字,将词人关心花事却又害怕听到花落的消息、不忍亲见落花却又想知道究竟的矛盾心理,表达得贴切入微,曲折有致...

  • 夜读书2

    读汪曾祺老爷子的散文每每被其折服,生活百态,柴米油盐皆成文章!夜深了,老爷子的《 做饭》读的正爽,明明晚饭已经吃饱...

  • 夜读·宋词(2)

    “于书无所不读,家储文籍侔秘府”,这是《宋史》对宋初作家钱惟演的概括,爱读书、爱藏书、爱编书、爱写书,近乎痴...

  • 夜读·唐诗(2)

    唐初三、四十年间,唐太宗喜欢宫体诗,写的诗也多为风花雪月之作,有很明显的齐梁诗风痕迹。士大夫们争相效仿,以绮...

  • 夜读故事(2)

    成为同桌之后,他们两就成为了形影不离的好同学,两人一起出没在教室,食堂,运动场,互相监督,互相鼓励学习。此外,他的...

  • 夜读:忆秦娥2

    这首《忆秦娥》的上阙,写春天的夜晚,女主人公惊醒于箫声,因望明月而思远方的夫君,见柳色而忆惜别之情景。“箫声咽,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夜读:如梦令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eimk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