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会有很多选择,不同的选择又会给自己不一样的体会。而这次选择中的一些偶然是我从来没有想去踫触甚至是从心理上抵触的,更没想到当时的艰险也成就了我后来的再一次美丽的旅行。
选择真的会有很多出其不意。
和大家约好利用周末到板房沟,早晨9:00出发前往口子村,与我同车的有赵先生、纪先生,我们曾经结伴去过罗钾,还有一位小胡先生,是一个年轻帅气风趣的小伙子。一路上大家结合小胡先生的高尚职业,抱着调侃的态度给他提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怎么奇葩怎么问,他也是怎么奇葩怎么答,真是问题各种乖张,答案乖张各种,我们四个人一唱一和,三位男士更是相互糟蹋不商量,赵先生不惜拿出童年的伤感故事自我调侃,小胡先生也紧随着拿出自己童年及青年时期与蛇的伤心故事与我们分享快乐。
每每想起,我依然哑然失笑。旅程无论长短,与有趣的人同行,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
到了口子村,我们与其他同伴会合前往水亭村,我们一路驱车行驶在乡间或村落,风景迥异,在一处小村庄,大人们站在树下三三两两互叙家常,一群维吾尔族小朋友在矮墙周边跑上跑下嬉闹着,在快出村的时候,一群骆驼在我们的车前引领奔跑,很有在中东的感觉。
摄影:古丽出了小村庄,我们的车行驶在开满鲜花长满绿草的山谷中,时而又奔跑在田地之间或者扎有篱笆墙的乡间小路,空气清新风景如画,那种感觉真是好极了。
未名花开 未名花开在水亭村吃完具有新疆风味的手抓肉、铁板肉、馕等,我们又带了食物正式开始了今天的行程。
到了马厩,大家或骑上马或徒步,在向导的带领下延着奔腾的河水顺流而上,经过一段行走,感到体力不支于是向导分配给我一匹温顺的座骑,伙伴们一路谈笑风生,让心情在青山绿水的仙境中放松,慢慢浸润,慢慢行走,充分享受着工作之余的轻松与快乐!
汇流而下 城堡 雄浑行走到一处平缓的山坡,一池乳白色的湖水呈现在我们眼前,这就是颜色湖,湖水钙化后呈乳白色,顺流而下形成我们经过的那条奔腾的河流,在湖的左侧,湖水漫过一片浅石滩,犹如一幅微缩水墨,甚是好看。
颜色湖 颜色湖骑在马上涉水而上,站在山坡上,右侧是颜色湖,目光掠过湖水,喀尔里克冰川屹立在远方,左侧的山谷间,弯弯曲曲的河水在草原上静静地流淌,漫山遍野的野花黯然销魂地开放,带着炫耀与自得,有一点湿润便会有一场绵长而盛大的开放,想想,传说中的仙境也不过如此吧。
山间野花 山间野花 山间野花 山间野花 山间野花 摄影:古丽我们一部分人很悠闲自在的骑着马,时不时的马儿不听话,还会训斥几声,个别人徒步走在蓝天白云之下,绿色的草原之间,更有一种闲云野鹤的感觉。到了一处较深的河面,大家都上了马涉水过河,过河的过程各有各的姿态,引来大家笑声一片在山谷中飘荡。在河水的对岸可以清楚的看到喀尔里克冰川高高的耸立在我们的眼前,很是壮观,从冰川上融化的雪水汇成了蜿蜒流淌的河流,成为了哈密的母亲河滋养着几十万人口,让我们不由得对它肃然起敬,也更加增强了要保护冰川的强烈意识。
朴实的牧民 人间仙境 旖旎风光 远方的呼唤顺着山坡一路上行,大家拿出带来的食物开始补充能量,一群群牛羊在草原上自由的吃着草,我们的到来并没有打扰它们的平静,好像一切都与他们无关,自在地体会着一种生命与自然和谐相处生长的快乐!
悠闲自得温顺的座骑 母亲河
山上的天就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刚才心情还徜徉在蓝天白云间,转眼就下起了冰雹,小小的冰雹颗粒宛如粒粒珍珠般散落在绿色的草地上,大家个个开心地或拍照或录影,记录着突如其来的惊喜。
大珠小珠落玉盘大约半小时后,云开雾散,山顶上又恢复了画一般的美丽,我们也开始了继续行走。沿途风景千变万化,多姿多彩,行走其中,让我们体验到了"隔山不同天,一天有四季"的奇妙感觉。
旅行,无论长短,总是会有一些预想之外的喜悦抑或是奇迹、惊奇甚至是惊险同我们不期而遇,而这些不期而遇却在之后的许多日子里会让我想起。
奇花异草 貌似鸡蛋花翻过绿意葱茏的山顶,大块的山石中生长着鲜花绿草,与前面经过的风景截然不同,也让大家叹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千万年地球的变迁,远远地望去,前方的山脉似乎很是平整,然而越走越艰难,脚底下满是各种形状的石块,并且寸草不生,大家深一脚浅一脚的,马在这样的环境中也是胆战心惊,不愿意往前走一步,大家此刻对这一段总是走不完的恶劣环境也越来越怀疑。陈飞女真不愧是转业女战士,个别人在陈飞女的引领下用武侠小说中才能见到的速度飞奔而去,将我们远远地甩在了后面。
石缝中的奇花 石缝中的奇花 生命的力量 生命的力量此刻海拔大约3800左右。
我和古丽以及几位男士等8人继续保持着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坚持在路上,边走边给花儿们拍照。
胡先生和我的摄影包 摄影:古丽其实此刻,我们已经意识到了路线的错误,向导也是一言不发将我们带到了马再也不能前行的地方然后带着所有马匹返回了。翻过陡峭的干山,我和古丽回首望去,自己都佩服自己居然从如此高而危险的山上走了下来,再向前看去又是一座山峰在等着我们超越。
从冰川旁的山顶下来留念 刚从最高峰走下来终于明白,翻山越岭其实就是当你翻过一座山后,还有一座座山峰在前方默默地等着你看着你,并且带着一丝坏笑在你极其疲惫不堪的时刻挑衅你的底线。
天渐渐的进入暮色,而距离我们的目的地还有几个小时的路程,陈飞女一行也在远处向我们呼喊引导方向,大家此时此刻最大的意愿就是一定要在天黑前下山。我们三三两两靠一部手机的手电功能照亮,还要保证其他手机的电量能够满足与山下人员的联系。
生活从来不会给我们充分的时间去做准备,当遇到许多突如其来时,只能向前走,因为你没有退路。
与陈飞女们汇合后,飞女说下山路只有一条非常狭窄布满了碎石的陡峭小路,非常危险,恐怕靠我们目前的状况很难下去,大家商议着如何在保障人员安全的情况下尽快下山,此刻山顶上只有移动信号,还要找合适的位置,所以有移动号的手机也像宝贝一样让大家分外珍惜它的一切。
时间似乎很慢很慢,而一点点的光亮已被暗夜大口大口的吞没,放眼望去,四面漆黑一片,突然有凉风刮过的山顶温度也逐渐下降,每一个人都觉得这种凉爽太奢侈,奢侈的全身寒冷。
我的大约重3公斤多的摄影包今天默默地在小胡先生的身上几乎粘了大半天,寒冷的环境下,小胡先生得意地表达了目前此包挡风的价值,赵先生瑟瑟发抖地向胡先生毫不保留地倾诉着自己的哀愁,希望能将摄影包转占到自己的身上,以安慰那颗冰冷的心脏或后背。胡先生经过一番絮叨后终于将包挎在了别人的身上,紧接着赵先生毫不伪装地说了句:真暖和!大家都快笑喷。
后来摄影包里的围巾、纱巾都围在了男士们的脖子上,并且留下了宝贵的具有纪念意义的影像资料,一次机会再看到这张照片,我们都笑倒一片。
相机今天虽然没有充分利用,但是在环境的变化多端中,摄影包的功能却被深入挖掘,发挥了一岗双责的功效,不但能为相机撑起一把保护伞,同时也成了大家取暖挡风的法宝,谁得谁受益,背在身前心好背在身后背暖。
夏天的夜晚估计在山顶是最安静的了,相信这个时间里每一个人的心里比夜还安静,只是为了缓解压力,大家还是相互调侃着,有人说想想城里现在40多度的高温真温暖;还有人说下山后回到家里再也不开空调了,要盖好被子睡在床上……
偶然抬头,映入眼帘的画面让我有一种惊艳的感觉,夜幕上犹如一颗硕大的宝石揉碎在夜空,化作一朵朵花绽放,繁星闪烁,银河系璀璨夺目,北斗七星镶嵌在黑色的幕布上,充满了梦幻般的神秘,看似离我们很近,却是遥不可及的距离。
这一刻,我可以嗅到夜空的美。
在经过漫长的等待后,山下的接应人员身形骄健地沿着山路登上了山顶,并且带着食物和水,赵先生满足地得到一件厚实的衣服,大家在几个向导的带领下开始下山,带着我的维吾尔族小伙子始终用手机给我照着脚下的路,一直拽着我的胳膊,唯恐我有闪失,后来一直都希望能够有机会要郑重的谢谢他!
下山的路其实与其说是路,还不如说我们是在陡峭的山壁上慢慢的挪动身体,严重的恐高症也在漆黑一片中因为视野的局限性减轻了许多。
如果说山顶上的寒冷、漫长的等待是一种煎熬,那么长达4个多小时的下山过程则是一种身体、心理甚至是对个人涵养的极限挑战。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下山的全过程呈“Z”字型,而且脚下的路其实都是石块,在一些狭窄的拐弯处是要扶着周边的大石块缓慢前进的,脚下还会不时地踩到松散的石块上,一不小心就会打滑。其中一个村民向导在我们的必经之路上毫无顾忌地奔跑着,长在石间的雪莲花高傲地怒放,而我们却是提心吊胆地小心翼翼地挪动着每一步,每个人的膝关节都已经呈现出极不舒服的状态,时不时会停下缓解膝关节的压力。小胡先生在这种状态依然发挥着正能量,说我们下山后他一定要请大家都去吃火锅,这个是我们徘徊在海拔4000多米的山顶时他就许下的朴素愿望,不断地重复着鼓励着我们一路下山。其实在我身后,我听到他给纪先生说“我现在太痛苦”。后来下山后回到市区大约7点多钟,24小时的火锅店都关门了,三位先生去吃了30元的豪华牛肉面。
下山后我们估算了一下当天爬山40多公里,小胡先生说根据换算,相当于400公里,大约等于我们徒步到了吐鲁番吃了一个拌面就回来了。
我们不得不佩服自己,甚至崇拜。
美丽的板房沟事过境迁,现在想想,如果没有向导的错误,所有的美丽景致应该是此生不会遇见的,而这些遇见也像一次精神的洗礼,锻造了每一位同行者……
友情提示:本文为原创作品,所有图片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