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整理屋子,总不由得想起一句话“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由于不太清楚典故的由来,顺手问了一下度娘。
先是在《后汉书》中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原文如下:
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也。祖河东太守。蕃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蕃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蕃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这个故事就这么结束,然而并没有后人熟悉的后半句呀,于是度娘告诉了我另一半的故事:
清朝文学家刘蓉,在散文《习惯说》中记述了他年轻时的一件事。蓉少时,读书养晦堂之西偏一室。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室有洼,经尺,浸淫日广。每履之,足苦踬焉。既久而遂安之。一日,父来室中,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命童子取土平之。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如土忽隆起者,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已而复然。又久而后安之。噫!习之中人甚矣哉!足之履平地,而不与洼适也,及其久,则洼者若平,至使久而即乎其故,则反窒焉而不宁。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
原来这句话是刘蓉他爹说的,并且人家的原文是:“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
这两位有着远大理想的年轻人,虽隔了几个世纪,心意却以这样一种方式相通了。而后人便也就杜撰出了“一层不扫,何以扫天下”的语句。
普通人家,虽然没多大的江山社稷要传承,住得舒服才是最接地气的生活方式。
收拾屋子的家务在大部分家庭里,都由母亲承担,似乎屋子乱是常态,而整齐了是应该的,却没有考虑过母亲面对堆积如山的书报杂志、一地玩具、一床待折叠的衣物时的抓狂。
不擅长整理与归纳的孩子,往往看着母亲在忙着整理,兴奋得想帮忙,却三番五次被母亲“吼”着,“呆一边去,刚整理好别像只蚂蚱似的乱蹦上来”……
好不容易整理完毕,没过几天依然屋子里会得像被贼光顾过似的。
面对这样的无限循环,想必每位母亲都只会有数不清道不尽的烦恼吧。如果让蚂蚱一样在身边乱蹦的孩子们一起加入整理屋子的队伍,又该怎么引导呢?
“生活收纳要从理清思路开始,选择出自己的必须品,再用适合自己的方式收纳”——这是本书作者铃木尚子告诉我们的思路。
屏幕快照 2018-11-22 20.39.50.png
对孩子们来说,收纳、收拾自己的屋子是一件怎么样的事?无头绪、麻烦、讨厌?虽然孩子并不擅长收拾房间,也会想着逃避,重要的是要和孩子一起梳理、讨论适合自己家的收纳方法的同时,一边让孩子养成随取随收,物归原处的习惯。
让孩子自己思考,自己决断
如果玩耍后在妈妈的帮助下,收拾玩具已经超过十分钟,作者建议,那就真的是玩具太多了,需要清理了。
布猴子少了一只眼睛,可是这是幼儿园第一次靠竞争得到的奖品;这个小纸船很已变了形,却是第一次独立折叠出来的成品;这个蓝胖子的小风扇虽然旧了掉了漆可还能用……面对着满满一储备箱从小累积到大的玩具,是继续保留?还是保留一部分?保留哪些?这些左右为难的问题,不妨让孩子自己决定。成年人看到的物件也许只看到它的缺点,却无法真正地感同身受这件玩具、物件背后的故事。也许每个物件都带有他难忘的回忆,何不让他选择把最难忘的留下,实在已经记不清楚的好好和它说再见呢?
让孩子自己规划
一般家庭里,孩子都会有自己的房间,他们的一亩三分地,往往非但他们自己找不着东西,父母更是无从下手。既然如此,何不大大方方与孩子讨论,他的大柜子里,从上到下,可以怎么安放他的衣服、背包、书籍、鞋子。常用的放哪里,这个季节用不到的移到哪里。也许会不记得,小收纳合上做标就好了。
让孩子自己完成
收拾东西需要思考,需要下决定,需要规划,最后一步的行动环节,还需要坚持。一起收拾东西时,母亲总会不自觉地干预孩子们的决定。
当初这么喜欢的怎么说不要就不要了呢?
这个很贵的,别扔了吧……
如果你也和我一样正好犯了作者提出的这个错误,作者的建议是“孩子的地盘孩子作主”,适当建议就好了,过多的干预只会让孩子对收拾再也提不起兴趣,因为那是家长在指挥孩子干活,而不是孩子自己有兴趣地收拾。
别唠叨了,把决定权交给孩子,一起动手,哪怕一起累瘫在美丽的房间里,也会是个美好的回忆吧。
(本文作者来自朝闻道写作社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