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亲子纪录片《镜子》第二集深度解读(二)

作者: ff3b5c637158 | 来源:发表于2018-10-24 22:18 被阅读0次

    原创: 姚一敏内家心理学2017-05-26

    注:《镜子》是一部反应亲子问题的记录片,我们【内家心理学训练小组】也组织了一场学习讨论。纪录片本身存在的意义不否定,我们更多的,是从一个专业的角度去看,这些孩子,和其背后的家庭,真正的问题是什么?片中心理机构的做法,哪些可取?哪些是有偏颇的?

     全片共三集,本文是第二集的内容解读,包含了夏阳和家明,问题的完整剖析和解决方案。(上网搜索“亲子纪录片《镜子》”即可观看完整视频。)

    《镜子》第二集

     (以下文字部分,无特别注明的,均为一敏老师讲解。)

    (咨询师和泽清爸爸妈妈的访谈)

    这个方向错了,怎么会是孩子提出来你么哪里需要调整呢?你们俩夫妻呢?方向错了啊!并且做到这一步了,现在该直接指出来,他们哪些行为有问题,哪些行为得改,得直接说了

    就从视频中给出的这一点点信息,我们就可以告诉他:“妈妈被打,你作为父亲这样做,就是不对,父亲就是缺失的,错位的!孩子该教训的,就得教训啊,你都不护着妈妈,什么事情都交给妈妈去做,这个家庭和你无关吗?你做甩手掌柜啊?男孩子,这么对待妈妈,和妈妈扯在一起这么久,你都不管,这是为人父吗?”直接逼他这个点,逼他到死角之后,再告诉他到底是什么心理原因。

     要很确认的告诉他们问题在哪里,“就是这个点,这个点你会让孩子怎样,会让孩子无边无际的欺负妈妈,会让孩子认为你们是没用的,会让孩子不尊重妈妈,会让孩子觉得妈妈是很贱的,因为爸爸都不帮你,我就玩个游戏,你一会送饭、一会送汤的,这不是犯贱是什么?所以,改什么?改掉你这些恶劣行为,不要在孩子面前犯贱了,那妈妈不犯贱的前提是什么?前提是爸爸要尊重妈妈,爸爸要把妈妈放在妈妈该有的位置上,如果爸爸都不作为妈妈后面的支撑力的话,不作为妈妈的支持的话,妈妈有什么力量?”


    (图为家明爸爸听到这段话时的表情)

    家明爸爸:“他要做一个流浪歌手,要做一个背包客到四川去,你同意吗?家长们,你们说一说,你们的想法是怎么样的?对于一个16岁的孩子,……大家认可吗?”

    所以,你看,他这段话,已经在煽动底下的听众,“大家认可吗?”,不要给他这种机会,他这样煽动了,别的家长就算不回应,但内心有认可了,你就得处理这些问题啊,不处理不行。所以,你看,实际在带场的时候,得注意这些。

    咨询师:“家明想要做一个画家,一个流浪歌手,一个背包客,是你给的,我很确定的告诉你,是你给的”

     你看这爸爸的表情,哭笑不得。心里会觉得:“这老师咋回事?我最讨厌我孩子这样,我还给我孩子这个?”,这就是在搬标准答案。

    其实,这段话可以怎么说?“家明为什么想去做流浪歌手?因为你把他限定死了,因为你不给他任何选择了,所以,你给他再好的选择,再好的东西,他都不要,他一定选择一个你最不希望他达成的方向去做”,对不对?这样说,说的他心服口服。但是,直接说,“这是你给的”,就不一样,差别在于,要能看到,孩子每一个点,和父母之间怎么产生关联的,父母怎么造成孩子有这个想法的,咱们能看到这个点

    注:家明的心声,句句戳心,视频里体会更有感觉,但截取压缩后还是太大,上传不了,只能打字呈现

    家明:“.....他们从来没给我机会干嘛..说话像逗小孩子一样..我只想告诉他们,我从来都不怕痛,我本来就是一个坚强的人.我想让他们看到我可以,所以我就一直想出去,我想让自己变得坚强,想让自己遇到困难..他们一直说我就是在他们底下长大的,你说我怎么不想出去?…….都按他们的来,我永远都没有自己的想法,那又有什么用?什么都要他们同意……

    所以,如果是这个家长,我会给他放一部电影,叫《荒野生存》,讲一个男孩子到处出去流浪,就是不肯回家,最后死在路上。他的父母都是中产阶级,很有钱,他在他大学毕业的那一刻,把他所有的证书都烧掉了,他做完所有的让他父母满意的之后,他烧掉这些证书,然后出去流浪。就会是家明这种心态。

    让家长先看,先读懂孩子,为什么想去做流浪歌手,这个心理背景

    第一个,父母说的话,从来不算数啊。另外一个,就要家明按照他们的方向去走,这是孩子最憎恨的方式。

     这一整段,就是孩子的心声,孩子的心声很容易出来啊。这些是重点啊,这些是孩子的诉求啊,这些是最最重要的东西啊。

    其实,从这些话里面,恰恰知道,家明的父母,是没有自己的想法的。他的父母,是没有自己的人格的,只有社会人格,真正的问题在这里!

     这些话我们都看在眼里啊,所有的人都看在眼里啊,为什么父母就不懂呢?父母没有自己的心声,没有自己的人格,没有自己的良知的声音,就像S你之前一样,你完全没有自己的想法,只有这个老师、那个大师的想法,如果你只有这些人的想法,你听到你的孩子这样说,你要怎么办?你只能是抓狂,是完全不知道怎么办的!

     因为他自己没有想法啊,他不知道有自己的想法的感受是怎么样,他不知道人为什么要有想法,他不知道人为什么要叛逆,他不知道人为什么有康庄大道不走,你非要走崎岖小路,他不知道,他理解不了,他理解不了时,怎么做都做不到位,问题在这里。

     家明爸爸,他觉得上大学很重要,但是,他没办法理解一个人要怎样才能把这个东西变成自己的重要,这个是他没办法理解的,这才是问题所在。

     他没办法理解,家明为什么不把社会的重要变成自己的重要?为什么康庄大道家明就是不选?他爸爸没有这个想法,他当年为了活着,拼命的活着,没有可选。所以,他爸爸在这个社会上是没有自我的,恰恰是没有自我的,知道吗?

     把他爸爸这个点破掉之后,你再告诉他“你就像一头驴一样,不停的在拉磨”,跟你讲,会说到他心里去。这些点没破的时候说,时机点不到,不能说啊。

    他不知道人需要有表达的欲望,他不知道虽然结果你已经知道,但人要把话说完,人要被理解。他爸爸不懂这些啊,因为他爸爸没有这些体验。

    所以,这么说吧,就从他爸爸听课的状态,我们就可以知道,他爸爸不会认真听别人说话的,所以,老师怎么说,你说你的,我先想着能不能反驳你,先想着能不能跟你不一样,而不是先思考,老师为什么这么说,所以,问题在这里,听明白了吗?

    解决这个点,有个方法是什么?把家明的这一段,让他看个100遍,认真听、认真看,看到他自己哭为止,可能会有效。

    对于家明,我们还要思考的是,父母为什么这么对他?想到父母那个点,要想对点。为什么小孩的想法,他不让他出来?讲白了,就是父母没有自己的想法。

    老师在带你们的时候,我是要求你们的想法要出来,我是想尽办法、用尽各种方式,让你们的想法,你们内心的声音要出来,有没有发现?为什么?因为我知道,你们内心的声音出来后会是什么结果,因为我知道,把你们良知唤醒之后,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因为我知道,不停的把你们良知的声音唤醒,不停的把你们内心真实的东西唤醒之后,你们会走上正道。我知道,我只需要不停的唤醒你们内心最真实的一部分之后,你们不会伤害别人、也不会伤害自己,恰恰相反,你们会跟人更好的相处。恰恰你们的心会更柔软,更容易倾听。

    而如果我把你们的心声都截断之后,你们脑袋就是撕裂的,当一个人脑袋是撕裂的时候,他就会用撕裂的方式对待别人,因为他脑袋很容易充斥的都是正确的道理,所以,他就会用道理教导别人,用道理和别人相处,就类似于纳粹时期一样,脑袋里装的都是别人的想法,当他脑袋里装的都是别人的想法的时候,他就可以对自己、对别人残忍。

    当我们有自己的心声的时候,我们内心的声音出来之后,你忍心看别人受苦吗?你忍心看别人受伤吗?你忍心看别人痛苦吗?你一定不忍心。明白吗?

    一个没有自己声音的人,他不知道有自己的声音有什么好处,他甚至会觉得,你有自己的声音是一种扰乱,是一种干扰,是让自己更痛苦,知道吗?

    但是,我是走过自己心声出来的人,我知道,你的痛苦是暂时的,我希望你们再真实一点、再真实一点,心声出来再多一点,再多一点,多到,到后面,你一定可以用自己的心声来判断这个世界。就像S现在,自己的想法越来越多,越来越多,她会不断的去分析,她会去怀疑,包括上次看我那个案例,她就会怀疑,说:“老师,你不是教我们不能这么做吗?你为什么这么做?”,我相当高兴,她敢去质疑了,知道吗?她会有想法,她自己会分析了,会觉得:“诶,老师,你前面那么讲的,这篇里为什么这么做?”所以,如果老师言行不一,你们会立刻就知道了。

    这不就是你们的自我分辨能力吗?这个才是人世间最最珍贵的啊,是良知的声音。所以,咱们教的是良知学、心学,咱们一直要的是这个东西。这个东西出不来很麻烦。

    这个视频里面,错过这么多东西!拍出来了啊,但是,很抱歉,就是没有做到!因为他们自己也是没有自己的声音的,只是用一种标准化的做法,军训的做法,最终,他们还是要这些孩子像个机器人一样。他们会害怕这些孩子的心声,知道吗?

     他们实际是害怕这些孩子的心声,就觉得孩子就会犯错,会误入歧途,实际上不会的。实际上人被人理解、被人同理的时候,他一定想回归社会的。他是想回归,想跟更多人在一起,跟更多人接触的,他恰恰要的是这些东西。人是被隔离之后,他才会自我放逐的。这是根本!

    孩子对着镜头这样哭诉,这句句戳心啊,这每一句话都是他内心最真实的诉求啊,对不对?人家已经说的很明白,“我的话父母都不听完,父母认为我不行,我就要去挑战,要去挑战所有的困难”,为什么?你父母再否定他吗?再认为他不行,再认为他没胆吗?这就是你父母,非要用自己的方式把孩子往绝路上逼,因为父母是没有心的,父母是分裂的,这才是重点!

    孩子对自己的描述是非常准确的,他的暴躁是怎么来的?就这么来的,他描述相当准确。

    这段视频让父母看到了要怎么做?当然,我们知道他们内心是分裂的,要怎么样?父母也是个孩子,也是个受伤的孩子,所以,父母,一定要疗愈他自己受伤的部分。父母如果不被疗愈的话,他真做不到。他真做不到什么?做不到尊重孩子的想法,做不到倾听孩子的心声。到后面,就会走入另一个极端了,就变成: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就变成纵容了。

     根本原因,依然是他们没有自己的想法,没有自己的心声,所以,父母不被疗愈,不被沟通、清理,他会做不到正确的、合适的、理性的爱的表达方式。

    讲“孩子的问题都是父母的问题,父母改变孩子才会改变”,要讲到这里,才行啊。不然,他自己的心声没有出来,你不停的修正父母的想法,你给了他一套理念之后,他又多了一套紧箍咒,仅此而已!比如,像S,学了赵大师的课,再一个李大师、一个王大师,最后就一堆大师在脑袋里打仗,最后,我在哪里?还有T,养孩子的方式都是照书养,照着大师的话养,最后变成什么?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各种相互矛盾。

    咨询师:“千万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人生只有这一条路吗?……”

    这个解读有问题,“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设定为人生必须要竞争,并且必须要提前准备,提前竞争,把竞争的概念过早的引用到教育领域里面,其实,真正的问题应该是在这里。他讲的这个是偷换概念。

    咨询师:“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镜子,我们怎么从孩子身上,看到我们这个家庭,看到我们父母?”

    孩子是一面镜子,没错,但孩子那面镜子反应出来的世界仍然是一个失真的世界,是不是?因为孩子看到的父母的那个面向,是失真的,是孩子的角度,不完整。所以,我们心理咨询师也不能只听孩子的一面之词。

    我们做咨询师,确实要跳出所有的东西,我们不能光听孩子的一面之词,更不能光听父母的一面之词,我们要跳到一个很高的高度去看所有的问题,所以,咨询师一定要站在这个角度看问题。


    所以,其实我们要做的是什么?是唤醒大人曾经的感受,就像我今天说Q,其实,Q沟通沟到后来,是要唤醒她曾经想要的那些东西,曾经的追求,曾经的梦想,把这些唤醒,她自己的声音才会出来。不然她老是陷入一团迷雾当中,那迷雾是什么?父母是爱我的,我还爱着之前那男友。就类似于我们重新回到这个年纪,重新回看自己内心当中那个声音出来的那个时刻

    内在声音出来,有这么一个途径。

    当然,我现在调,有时不这么调,比如调S,我可以直接识别出她内心的东西是什么,所以,我直接引发她那个东西。

    大家学到现在,有些人快两年了嘛,你们这一路的体验,已经很珍贵了,话说回来,我还真不在意你们技术学到了多少,而是这两年,你们在这里走过的过程。当哪一天,你们有意向想去帮助别人的时候,一定会帮到位。

    这一路的体验,这个体验是最珍贵的,这个体验会让你有识别能力,会让你知道什么事情该怎么做,但是,你们能不能做到,那是另外一回事,只要你们有心去做,早晚能做到。

    你们先要知道,那样的世界是什么样的?身心合一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内心被唤醒的世界是什么样的,你们先知道,先体验到。并且老师也给你们一套方法、一套技术,给你们指导所有的途径,这些途径都告诉了。

    那未来有一天,当你奋起的时候,你想往那个方向去做,就会很快达到。话说回来,这也是一直以来,我的学习方式。先去感受那个状态,不停的去感受、不停的去感受,先去体验,当有一天,我需要用到的时候,自然就会了,不需要去学习。

    说实话,有些技术,我也没学过啊。但给我一些概念,给我一些东西,因为我自己体验这么多,又做过这么多个案,就一看就懂啊,就能直接用上啊。

    所以,咱们走的这份体验是最真实的,是最骗不了人的。也就是当你内心的声音出来的时候,这个部分是最珍贵的。

    现在心理治疗有个最无力的点就在这里,他们大部分不知道怎么唤醒内心的良知,知道吗?不知道怎么唤醒,最无力的在这里!而我们督导小组,最重要的,最珍贵的,也正是这里!

    (未完待续,第三集的深度解读,敬请期待!)

    预约心理咨询或者了解督导小组

    请联系丽丽      电话:18674008676

    内家心理学习交流群:469506371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央视亲子纪录片《镜子》第二集深度解读(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erft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