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亲子纪录片《镜子》第一集深度解读(二)

作者: ff3b5c637158 | 来源:发表于2018-10-22 18:52 被阅读47次

    原创: 姚一敏 内家心理学 2017-05-23

    注:《镜子》是一部反应亲子问题的记录片,我们【内家心理学训练小组】也组织了一场学习讨论。纪录片本身存在的意义不否定,我们更多的,是从一个专业的角度去看,这些孩子,和其背后的家庭,真正的问题是什么?片中心理机构的做法,哪些可取?哪些是有偏颇的?

     全片共三集,本文是第一集的内容剖析,先看视频。(上网搜索“亲子纪录片《镜子》”即可观看完整视频。)

    (片中的一个孩子——家明,他爸爸坐在车上时的心理活动)

    父亲的话是很典型的哈,大部分父亲都会这么说话,但其实这种话都会让人绝望的

    这段对话,孩子的诉求,是要自由,他立刻“那怎么得了?”,一句话孩子和他就已经没办法往下说了。

    第一个,孩子要做自由人?到底什么是自由?为什么要自由?说真的,孩子自己其实也不清楚,但只是因为孩子和他在一起难受,怎么难受?从这一句话就听的出来,因为没有任何一句话能跟你往下说的,一个观点都没办法往下表达的,直接被你截断掉,直接被你主导掉。那孩子怎么可能觉得有自由?其实,有时自由是什么?有时自由只是被理解,没有被理解的时候,你给他天大的自由,那也不叫自由

    “要尽快改变思想……”这个家长,真的是在调教机器人,但是,他完全不知道他的调教机器人已经完全失败,他还在非常坚定、非常顽固的按照这套程序继续调教他的机器人。

    “网络对他消极影响也是有的,他上那个什么背包客(网站)…….”你看,他将原因归结为网络,归结为背包客群对他的影响,所以,他一直想要他断掉网络。

    这就是没好好想过:孩子的诉求是什么?为什么孩子会上网?为什么背包客的东西对他会很有影响?再反过来说,如果孩子非要去做背包客,你硬生生的给他断掉,其实也是不可能的。

    所以,孩子已经长大了,但是,这些父母不知道孩子已经长大了

    14岁,在父母心中,可能真是孩子忽的一下就长大了。因为9岁的小孩和14、15岁的小孩其实完全不一样,对吧?但有时,父母真的是反应不过来。在他的印象当中,本来就好好的啊。但其实,几年已经过去了,几年,孩子的内在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比如说,9岁的小孩,你天天说“网络不行啊,网络对你有影响”,你把网络切断掉,孩子好像就变得乖了。你对9岁的孩子可以,但15岁的小孩已经不行了。就是什么?父母已经跟不上了。你不能说父母这套方式以前是没有用的哦,他以前是有效,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一定是失效。

    就像J对她儿子的那套方式,现在还有效,她现在比较抓狂而已,孩子现在4岁半了,但等到他十几岁的时候,他就可以自己出去跑啊、上网啊、自己交女朋友啊,你会崩溃,若没有提前调整,基本你的命运从孩子十四、五岁开始,急转直下,绝对是这样。

    不然,你以为这些父母,哪个父母都傻啊?只是突然间反映不过来了。只是,那些父母天天忙,天天忙,突然有一天,孩子说不上学了,不肯去了,你反应不过来,知道吗?

    就比如:J现在如果去找份工作,每天很忙,孩子照样教,每天晚上回来,孩子好像都在睡觉,早上起来,孩子也去上学,但到14、15岁时,问题突然爆发了,你会以为很突然,会以为“以前都很乖啊,以前都没有做错啊”,其实,父母问题是在这里。

    (教育机构人员,进入“问题孩子”家明的卧室瞬间)

    这人的对话模式是有问题的。你凭什么直接闯入孩子的房间?并且闯入孩子的房间后,你要他冷静,“不冷静,他们就会控制你”。这不对啊,你们几个人,突然侵入到人家的界限里面,你们是陌生人,他这样的反应是正常的啊。我们在视频里看,孩子反应这么大,好像孩子有极大的问题,但实际上,孩子对陌生人这样防御,是对的啊。你控制他,你凭什么?16岁的孩子,就没有资格拥有自己的领地吗?16岁的孩子,对自己的人生安全就没有自我捍卫的权利吗?这是有问题的啊。

    从本质上讲,这些人都是极其霸道的人,这样的人,如何能调好孩子?

    这孩子,他最讨厌的、最讨厌最讨厌的,就是被控制,你们还这样做。

    其实,父母已经把孩子判定为非常有问题的孩子了,父母这个时候,当然很心痛,孩子大吼大叫,他当然很心痛,他心痛的不得了,确实是。但反过来说,我看过那种个案,父母亲手把孩子送进精神病院,但实际上,这孩子是没问题的,孩子只是在怒吼,只是在怒吼着说:“爸爸妈妈,你们一点都不理解我,我没有病,我要的不是这个,我要的只是你们听我好好说话!”。父母哭啊,好心痛啊,“我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好可怜啊,被医生控制着,被送进医院,关到精神病院啊。你说这些孩子,不恨死父母才见鬼了。

    哪个人愿意这样被控制?

    真的心痛,为人父母谁不心痛?可是,这其实就是一场控制与反控制的游戏啦。如果父母更强势一点的话,这孩子最后就妥协了,就乖乖的,不反抗了。对不对?

    现在很流行,试图用这种军事训练的方法,把孩子给调整过来。

    其实,我当时接待过一个孩子,他去过这种地方,真的是自愿去的,他去过之后,觉得这里是不对劲的,他和爸妈讲,那里是不对劲的,他不想再去了。

    “十分钟之后如果你还铺(床)不好……刚才也有言在先哈,搞不好,继续”

    像这种所谓的有言在先,这种叫有言在先啊?这种有言在先,别人根本没有同意的机会,是“你必须照着做”,用非常霸道的方式在调整孩子,其实,这个孩子我还真的挺佩服他,有股硬气,这样的孩子,反而有得调,只要你入了他的心的时候,他会迅速改变。


    现在一听就知道,是有问题的哈。问题在哪里?

    学生:他们家都听他儿子的啊,父母从小娇惯他,不娇惯他,他敢这样吗?

    老师:那不就是嘛。这里面缺位的是什么?父亲权威的缺位,父亲在家里是没有地位、没有声音、不敢主导的,这个父亲虽说看起来很有能力,开的奥迪车,但内心…….

    这个家里,一开始就看出是错位的,孩子住在家里,把老爹老娘赶出去,才这么小,那以后稍微大一点,等到孩子可以独立,父母老了,父母的悲惨命运才刚刚开始。到时就是“孩子不孝啊,我养的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现在不管老子了”,就纯粹是父母自己造成的了。

    L:我在想,除了家庭,是社会也有问题,社会如果不是高考华山一条道,这些孩子也不会这样。

    老师:根本原因一定是家里出了问题,社会永远是这样,这个社会是丛林法则,永远是充满竞争的,社会不会因为你善良,不会因为你可爱,而就不残酷,就算没有高考华山一条道,你的人生,也必须跟这些人竞争,对不对?你要在非高考之外,再杀出一条途径来,更难。

    苦永远都在,如果你认为是社会需要改变的话,你已经走弯路了。因为社会永远有不完善的地方,永远有他残忍的一面,你寄托于社会的改变,那是不现实的。能做到的改变,说实话,还是自己改变。这里面,我们能做到的,最小单位的改变,就是自己家庭的改变。你从家庭里面出来,没有给孩子打下一个好的心理基础的话,是,就算没有高考的竞争激烈,去到别的竞争激烈的地方,你扛得住吗?去到企业也一样啊,生存没有难度吗?更难啊。像心理咨询师行业,门槛极低啊,拿个证都能做,但你试试看,能存活下来的能有几个?存活下来的概率比高考的概率还要低,并且低很多很多,熬的住吗?这个社会,一定是二八法则的。

    现在说回这部片子,首先,你看,他们过来接,这已经本末倒置了

    这父母,跟孩子的沟通,已经完全阻断掉了,并且父母对孩子,是一点点能力都没有,完全影响不了孩子。他们居然敢这样去介入一个人的家庭!从系统角度来讲,这是非常粗暴的做法。你是咨询师啊,或者说你是外来干预的人,你来干预这个家庭,你直接这样简单粗暴!也就是他所有的方法,都是简单粗暴的。

    很明显,这个教育机构就认为他自己的方法就是对的,所有的人都得按照他的来,他甚至比这家庭的父母都是更准确的,你都得跟我学,都得怎样。这其实是严重不尊重这个系统,就像我跟你们说的:我们作为一个咨询师,在这个家庭系统,是最末位的,是要完全尊重这个家庭系统的。孩子不过来,你还派人过来接啊,还派几个大汉过来压着,这样弄肯定有问题啊。

    最应该处理的,是先把父母训练成有能力管教孩子。

    这父母,首先和孩子已经完全没有沟通了,所以,要先建立沟通啊。建立沟通,父母首先要怎么样?父母先要放下自己作为父母的偏执,放下“我是对的,孩子有问题”这个想法,父母先要打开心。打开心这个东西没有去做,你跟他讲“所有的问题都是父母的问题”,肯定无效啊。

    (未完待续)

    预约心理咨询或者了解督导小组

    请联系丽丽      电话:18674008676

    内家心理学习交流群:469506371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央视亲子纪录片《镜子》第一集深度解读(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qtnz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