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禅

作者: 蔡伟明 | 来源:发表于2019-03-03 08:57 被阅读0次

当我们能够在练习中做到不太容易走神的时候,就可以进入下一步——开放觉知。

在止禅的阶段,如果我的注意力被想法/情绪/疼痛等带走了,需要做的是重新把注意力集中到原来关注的地方。

而在观禅的阶段,我们需要把注意力转向这些对象,带着好奇和接纳的态度去观察,体验这些想法和感受。

观禅有助于看到我们的心灵是怎样制造痛苦的。当内心抵触各种各样的感官体验或者想法时,痛苦就产生了。

在内观的过程中,我们还能够有一个机会重新整合之前被分裂或者被否认的部分。 包括一些想法,情绪不能被家人和外界认可的冲动,或者发生时因为太痛苦而不能被完全体验的创伤性事件的记忆。

我自己在做这一类练习的时候,一个比较重要的经验就是要和这些想法,情绪,事件保持距离。就像在电影院里面看电影一样,你知道你在座位上面,同时你也可以看到屏幕上面发生的一切,两者之间是有距离的,所以不会掉进去,不会被卷入这些漩涡之中。

而在内观的过程中,这些事件,想法,记忆,创伤经历,并不是我们努力回忆出来的。而是他们自动浮现出来的。这很像精神分析里面提到的一个概念叫做潜意识意识跨。精神分析里面提到的一个概念,叫做潜意识意识化。就是原本深埋于我们潜意识里面的这些东西,在内观的过程中,它自己会浮现出来,呈现于意识之中,被我们感知到。

而当这些记忆或生命经验浮现的时候,如何面对他们,这个态度就很重要了。简单点来说,就像徐志摩说的那样: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另外一个我曾喜欢的隐喻就是旅馆。你是这个旅馆的主人,每天有各种各样的生命经验,想法,情感。你是这个旅馆的主人,每天有各种各样的生命经验,想法,情感,回忆等来拜访,犹如一个又一个客人。有些客人你可能比较喜欢,但有些就比较讨厌。然而他们都只是一些过客,你可以欢迎他们的到来,和他们聊聊天,或者只是远远地看着他们。然后过了一段时间,他们自然会离开,然后又迎来一批新的客人。周而复始。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丰富了自己的人生阅历,对生命有了更多的认识。

很多时候我们生命中会遭遇到很多的事情,例如一些被拒绝的时候,工作或者学业的失败,人际关系的冲突,被不道德地攻击,甚至重大的伤害。这些时间对我们的人生是具有破坏性的,还是能够帮助我们成长的,这完全取决于一个人接纳和整合这些内容的状态开放觉知的另外一个好处就是能够丰富我们对此时此刻的生命感受。吃葡萄干练习就是干这个的。

当我们进行过这一类的正念练习之后,我们可以把它应用到生活之中。当我们在生活中品尝,触摸,观看感受或者闻东西的时候,就可以增长我们的体验能力,增长我们的感知力,极大的丰富我们每一天的生活。

前几天曾经有一位朋友问我身体扫描在不同阶段的区别。 其实这个练习可以分成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注意力的训练。主要练的是注意力的定位和转移。几个星期之后就会转入第二个阶段的训练,在每一个身体位置上面,加停留的时间,以便去感受这个位置,此时此刻的感觉。这就进入了观禅的训练里。在内观体系中,身体扫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训练。修炼者需要用几个小时的时间来做一次身体扫描。身体的每一个位置都要进行细致的观照觉知,就好像对身体的每一个部分做大扫除一样。而很多刚开始练习正念的人,基本上是把身体扫描当成了一个催眠的工具,这其实已经离开了身体扫描练习的初衷了。

相关文章

  • 《正念的奇迹》笔记

    短评 ★★★★★ 呼吸,微笑,平躺,跏趺坐,行走,随顺呼吸,静定,鹅卵石,正念日,禅观五蕴,禅观自己与宇宙,禅观骸...

  • ◆ 禅修指引 止禅与观禅印喜法师  明行禅院

    禅 修 指 引 止禅与观禅 各位好!今天我们的主题是止禅与观禅。 禅修有二种类型,一种是止禅也叫做奢摩他,因为巴利...

  • 行者记述_感受生命的恩典_2021.6.11

    我们来聊聊禅法吧,传统的禅法有观禅和止禅,观禅就是观察身,受,心,法,四个层面,我们所说的四念住。 止禅就是练习定...

  • 真正修的只是我执

    观自在菩萨,是心经的第一句话。本文先从禅修角度,解释观自在的禅修原理和禅修方法。 观自在,通过修观,实现自己内心的...

  • 女人禅修,修出内在透出来的美!

    禅修包括寂止禅和内观禅,本文中所说的禅修是指内观禅。禅修就是如实地观照当下生起的任何身心现象,包括身体的疼痛和内心...

  • 如何观想眼前的佛像?

    在我上一篇文章《坐禅时应该想什么》里,我着重介绍了止禅与观禅的不同以及观禅的殊胜,有朋友私信我,希望我写一写观禅的...

  • (打油诗)俗与禅

    一, 半俗如真爱 半禅是错恋 进无名,退不甘 俗禅哪能不纠缠 二, 三千俗尘归一梦, 三万悲欢悟一禅, 观人观心观...

  • 正念之道-安般入门

    安般入门 佛教的禅修方法有两大类,即止禅与观禅。止禅是培育定力的修行法;观禅是培育智慧的修行法。在这两种方法当中,...

  • 《观•禅》

    千年上界千金叶,万古禅风万里空。观人观己观自在,见性见心见如来。

  • 观禅

    观禅 今日有雨今日晴,一塘莲花向空灵。 曲径不是来时路,闻得蛙声深处鸣。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观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etpu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