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接纳

作者: 蔡伟明 | 来源:发表于2019-03-03 08:58 被阅读0次

    卡巴金的正念推出了一段时间之后,曾经被佛教徒强烈的抵制。原因是美国的海军陆战队把正念纳入他们的提升士兵战斗力的训练内容之一。 因为正念可以帮助这些战士在执行任务的时候更加专注集中。很多商业机构也把正念纳入到他们的员工训练内容之一,目的是为了提升工作效率。但在佛教徒眼里,这是与佛教宗旨背道而驰的。

    所以近年来正念体系做出的一个修正,就是强化了慈悲的概念,以及相关练习的分量。

    佛教中经常讲“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就是说佛菩萨会永远平等的、没有分别的、毫无条件的利益一切众生,是真正的大慈悲。其实这与道家讲的“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意思都差不多。缘就是条件,无缘就是没有任何条件;慈就是慈爱众生,并给与其快乐。

    比较常见的形式是想象一个对象或者群体,然后把爱和关心发送给他。通常用:愿你快乐,愿你平安,愿你远离苦难……这一类的句子,强化这种感觉。有点祈祷的意思。

    什么是“同体大悲”呢?同体就是众生跟我是一个身体,他的痛苦就是我的痛苦,他的快乐就是我的快乐;悲就是拔苦,怜悯众生,同感其苦,并愿意帮助众生从痛苦中解脱出来。如果不理解这一段,就当是一种超强的共情能力好了。

    慈悲接纳的练习一般分为三种。包括慈心禅、自我慈悲和平静技术。那刚才介绍的就是慈心禅。

    自我慈悲主要是用来应对在练习过程中,人们通常会陷入自我批评的模式之中,或者陷入情绪、痛苦记忆之中的时候,如何照顾好自己。常用的技术是PM表。

    平静练习能够增强我们的接纳能力,应对挑战性体验的能力,以及在情绪风暴中培养稳定性。

    结语

    那三大类的练习:集中注意(止禅)、开放觉知(观禅)和慈悲接纳就介绍到这里了。至于在生活中,或者咨询中,如何灵活运用,就要靠自己多加练习,寻找平衡点了。

    一般来说,头脑停不下来,迷失在思绪中时,止禅会很有帮助;应对情绪漩涡、创伤事件冲击、自我批评时,慈悲接纳的练习是优先选择。而在平静时,内观可以让我们对问题产生顿悟,让潜意识里面压抑的碎片浮现,帮助我们整合各种各样的想法、情绪和记忆(类似观察性自我的作用)。

    其实,三个部分的练习,也是对应正念的三大核心:用接纳的态度(慈悲接纳),觉察当下(集中注意),一切身心感受(开放觉知)。

    专注力的训练,帮助我们和当下保持联系;开放觉知,拓宽和加深我们的意思范围,知道在某个时刻什么正在真实的发生;而慈悲练习,让我们用接纳的态度,应对所有浮现的身心体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慈悲接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ptpu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