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观是一项有意思的活动。
用活动一词有些不太恰当,却是实实在在的心的活动,有想法、有波动,其他的能量活动等这里不多说。
和冥想一样,开始的几分钟,心似乎更加的纷乱,越是想静下来,念头却是更多,甚至更清晰。
慢慢的发现,真的是“安内必先攘外”,心的活动还是源于外部存在的问题,并且大多数是烦扰的事情,喜悦开心的也有,但是占比很少。
长久以来一直都是用“冷眼看人生,静心过生活”的模式活着,现在想来,大错特错。
首先两者存在对立面和矛盾交叉面,冷眼旁观本身已不是正见的态度,所见自然会有先入为主和个人主观臆断,那看到的最终又是什么呢?
基于此,能静下心来过生活吗?
那么,这个心又是什么心呢?
是先入为主的心?
是主观臆断的心?
是刚刚过去那一刻的心?
还是现在扔在判断的心?
所以,这样的模式下生活,只能在世俗的偏见里纠结、挣扎、烦恼、妄念、颠倒...
喜欢周国平的这句话:“做自己的冷眼旁观者和批评者,这是一种修养,它可以使我们保持清醒,避免落入自命不凡或者顾影自怜的可笑可悲的境地。”
这同样是一种内视内省内听,凡事先从自身找原因,以一种端正的态度和严格的高度查寻根源,开展自我批评,破除“我的”一切。
破除“我执的烦恼”,心性自然展现光明,身心喜悦随之而来。
做自己的冷眼旁观者和批评者,需要大的勇气,因为要正视自己的缺点并且需要自己进行修正,这将是一个痛苦的过程,走过去,天地清明。
问题是,有多少人能够有意识或者愿意停歇一会,去做自己的冷眼旁观者和批评者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