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孩子们每天线上学习,不用去学校上课,家长几乎都跟孩子形影不离,这就会形成很多矛盾。有个家长跟我说,孩子上网课时一会干点这个、一会干点那个,完全不能集中精神,下了课不认真写作业,总想着玩手机,晚上写不完作业又拖到很晚才能睡觉,睡得太晚早上又起不来床等等等等,家长们对孩子上学的渴望已经达到了顶峰,总是觉得一天都没办法再坚持下去了,发现上学无望后,又数着日子盼望考完试放假。
为什么父母总是觉得孩子这里做得不好、那里做得不好,这跟孩子的行为没有太大的关系,因为他们还是孩子,不可能一天当中一直保持住学习的状态,那才太不正常了,这种矛盾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家长总想要实现对孩子的控制,想要孩子按照自己的思路去行事,要想解决这个家庭矛盾,最主要不是解决孩子的行为问题,而是解决家长的这种控制欲。
解决家长的控制欲是很难的,因为孩子从小长到这么大,都是生活在家长的控制当中,但是随着他们年龄的增大会越来越有自己的想法,家长这时候是应该进行适当放手的,如果还继续想要控制一切,就会产生很大的家庭矛盾,这对于孩子和家长都是必经阶段,孩子的努力反抗也会促使家长不断放手。假设孩子也一直安心被家长所控制,家长是觉得心理舒畅了,别人家孩子都不听话了,我家孩子还这么乖这么懂事,这是好事吗?当然不是,失去自我意识的孩子会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遇到更大的问题,家长不可能永远替孩子解决一切问题,孩子也不可能在离开家长的瞬间就长大成熟。
这时候就要求家长刻意的去寻找跟孩子之间的边界感,随着孩子年龄的不断增大,边界感应该越来越强,家长都希望孩子永远像小时候那样乖巧懂事,但是却是不可能的,如果孩子大了,家长还像小时候一样没有边界感,还要事事关心、事无巨细、什么都要管,只能是孩子和家长一起痛苦,如果家长去建立这种边界感,就会知道孩子的哪些行为需要家长管理,哪些行为家长不要去干预。
首先,家长要想建立边界感,就要把注意力逐渐从孩子身上转移到自己身上。孩子小的时候事事都需要家长的照顾,家长的注意力自然也会一直停留在孩子身上,但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从身体到意识对家长的依赖都会逐渐减少,如果家长还像小时候一样眼睛时刻盯着孩子的一举一动,肯定会觉得哪哪都不对的,这时候家长就应该适当的放手了,把注意力逐渐转移回到自己身上。
一般家长自己活得精彩,孩子的心理也会非常健康,因为孩子就是家长的一面镜子,家长如果每天唱歌、跳舞,孩子一般也会开开心心;家长爱读书,孩子也跟着读书;家长爱运动,孩子也会跟着动起来;当然家长爱打麻将,孩子肯定也跑不了;家长每天捧着手机看,孩子也会离不开手机。那些心理、眼里只有老公和孩子的,活着的重心都是他人,一定是自己活着又累又让别人也很辛苦的。像我自己,每天写文章,我女儿每天也跟着写日记;她爸爸每天在家唱歌,女儿也跟着唱歌。家长把注意力转移到自己身上,变成更好的自己,不但不会使孩子失去依靠,反而会让孩子也活出自己。
当然凡事有“度”,这个注意力的转移是逐渐地、适度地、循序渐进地,而不是不管孩子,就自己玩去了。
第二,家长最好是主动建立边界感。不管家长愿不愿意,最终孩子长大后都会和家长形成边界。家长跟孩子干仗谁会赢?家长想赢,孩子也想赢,最终就是要看孩子想不想让家长赢,如果孩子能够坚持,家长是一点办法都没有的,如果孩子屈服了,家长觉得自己赢了是好事,那就大错特错了,后面会跟着一堆思想上问题需要解决的。
例如,孩子每天回家会把篮球放在床边,因为这样伸手就能拿到,但是家长想让孩子把球放在进屋的鞋柜上,因为球比较脏,在屋里滚来滚去会弄脏床单或者地板。这本身是一件小事,如果孩子听话就会把球放在鞋柜上,但是如果孩子坚持,非要把球拿到屋里,家长是没有办法强迫的,打孩子骂孩子都不至于,使劲说孩子几句,孩子还是不听,家长也没办法,只有自己生气的份了。
这就是家长要被迫建立边界感了,因为管不了而没法再管了,一切都需要战争来解决,不如主动去建立边界感,篮球是孩子的篮球,不是家长的,放在哪里也应该是孩子的事情,因为何时、何地、如何使用篮球,都由孩子决定,家长怕把地板床单弄脏自然也有道理,可以提出意见,但是因此而小题大做就是控制了,不可取。
第三,家长的无边界感会影响孩子的一生。要想改变一个成年人是非常难的,难就难在成年人的大部分性格都是小时候形成的,一个孩子在12岁以前形成的很多性格一辈子都无法改变,大家在不能理解一个人的怪异行为时都会提到“原生家庭”,这一点没错,小时候是一个人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孩子到了12岁以后,他的大部分性格就已经完全形成,以后想要再去改变,不是不能,而是太难了,例如一个成人自卑、胆小、没主见、顺从,想要改变这种性格,让他彻底立起来,基本上是不太可能的,因为这种性格并不是现在形成的,而是小时候养成的。
如果家长没有边界感,性格还非常的强势,孩子在小时候想要反抗就会被瞬间碾压,那么这个孩子长大后基本上逃不出上面说的那几种状态,孩子怕家长、顺从于家长,现在对于家长来说可能觉得不错,孩子听话我能管得住,等到长大以后懦弱无能,家长再想要让他自信闯荡,基本上不太可能,造成孩子这种性格的原因,恰恰是家长对孩子的压制和在孩子小时候对家长的顺从,这就是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
所以厉害的家长往往会培养出懦弱的孩子,这样强势的家长一定要注意,想要孩子独立、自主、自强、自立,必须要早一些建立与孩子的边界感,让孩子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处理事情,也就是说大部分事情都让孩子自己说了算,这样孩子才不会被压制成担心懦弱顺从的性格。
不只是亲子关系,夫妻关系、与同事朋友之间的关系、与老人之间的关系,都应该有一定的边界感,这样才能建立健康的社会关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