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青春散文成长励志
《群山之巅》读后感

《群山之巅》读后感

作者: 醉藤 | 来源:发表于2019-05-18 14:26 被阅读102次
《群山之巅》读后感

第一次读迟子建作家的作品,作者笔下的北国风光,让我觉得震撼。《群山之巅》给人一种悲凉之感,没有主角光环,却感觉人人都是主角,尽管里面都是小人物居多,但是每个人物都刻画得很鲜明。

很多时候,看小说看着看着会有有些许的困意,但是这本书我就想一口气读完,却存在一种矛盾心理,有点不舍得那么快就读完,总觉得细嚼慢咽才是对这本书该有的态度,囫囵吞枣过于不适。

第一出场的是辛七杂,他借着太阳光点烟的场景让我记忆深刻。一开始我就能体会到他的孤独。他是孤独啊,打小母亲离他而去,他母亲还是个不被看好的日本女人;父亲被人说是逃兵,也没被周围的人善待过。而他从小就被灌输留着日本人的血液,不该被传承的思想,所以他下定决心不生子,王秀满才做了结扎去找他。王秀满虽说不是花容月貌,但是这个女人体贴实在啊,能给辛七杂足够的温存。

只是可惜王秀满不得善终,被心疼宠溺的养子辛欣来一刀砍下,身首异处。妻离子散,辛七杂又是孤身一人,尽管父亲还在,可是隔着巨大的鸿沟,无法逾越。

辛七杂是真男人,安雪儿被辛欣来强暴了,他心有愧疚,但是从来没去请求安雪儿的原谅,就算他为了弥补安雪儿,所做的行为举止都是让人那么心疼。

他爱上了别的女人,可是想到自己的结发妻子,他没有做过越矩之事。直到他妻子去世多年,才和他心爱的女人走在一起。

他心里还是很淳朴善良的,尽管单四嫂频频向他示好,然而因为辛欣来强奸安雪儿的时候,单四嫂就在隔壁,但是出于私心她没有施以援手。辛七杂认为单四嫂冷血,心狠。他不认同这种品性,那说明辛七杂的品性至少与冷血是背道而驰的。

辛开溜也是一个可怜的人物,但是从某方面而讲他又是可敬的。因为被日本兵抓去做苦力,万幸中逃了出来,入了队伍,可是又阴差阳错地和队伍失散了,和日本女子秋山爱子相遇,从此他的心里再也容不下其他的女人。被说娶了日本女人,被说是逃兵,被传言带了绿帽子;秋山爱子消失后,辛开溜他很煎熬,更是孤独。但是他心有不甘,为了证明他自己,他帮助辛欣来躲避警方人员和村里其他人员的长时间搜查和追捕。事实证明他却是有一定的能耐,辛欣来一躲就是好几年。

辛开溜从小就在一个极度贫穷的家里度日,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哭丧吃了油灯被折磨得死去活来。当时社会人呈病态的狠心吝啬表现得淋漓尽致。

辛欣来是书中比较突出的反面人物,他无知又毒辣,蹲了两次监狱,一次是被冤枉的,表露了当时有关单位因为私利而不择手段的腐朽。但是他强奸安雪儿,一刀砍下含辛茹苦将他抚养长大的王秀满却是不争的事实,他就像是没有进化完整的畜生。就算最后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也没能挽回他放下的罪行,甚至连忏悔都没来得及。可悲,可恨,可怜。

火葬,对于一直为自己存棺材本的老人来说无疑是难以接受的。他们一直都是想着百年之后在棺材里子孙后代为其送行,和家乡的泥土为伴,在家乡的风吹日晒遗体慢慢腐烂,留下一具骷髅听穿林打竹声,听雪落大地声,听子孙后代唠嗑欢笑或是谩骂打架声,当然,还有人世间实实在在的悲叹声。可是,他们有感这一切却要被突如其来的火葬政策给抹去,那种自戕等死之态让人心有余悸。

每读一本书,就是一场短途旅行,无论是何体会,都是一种经历,值得珍惜。

相关文章

  • 《群山之巅》|一个比书名有趣的故事

    群山之巅有彩云 ——读《群山之巅》有感 1. 起先,从室友手里接...

  • 《群山之巅》读后感

    几经波折终于看完了迟子建的《群山之巅》,“一世界的鹅毛大雪,谁又听见谁的呼唤”,安雪儿的再次受辱让我感到无比震撼。...

  • 《群山之巅》读后感

    第一次读迟子建作家的作品,作者笔下的北国风光,让我觉得震撼。《群山之巅》给人一种悲凉之感,没有主角光环,却感觉人人...

  • 人性之光穿透黑暗:群山之巅

    人性之光穿透黑暗:群山之巅 ——迟子建长篇小说新作《群山之巅》 《群山之巅》写到最末安雪儿在空旷的雪漠中呼救时,作...

  • 群山之巅

    轻轻合上《群山之巅》后,脑海中仍不时想起那句道尽人世苍凉的话语“一世界的鹅毛大雪,谁又能听见谁的呼唤!”这也是我读...

  • 群山之巅

    站在山脚,我常常想,山的顶峰是怎样的;处于人生的起点,我常常想,人生的尽头是怎样的。 我曾以为山的峰巅不过只是一抔...

  • 群山之巅

    踏上致群山之巅 轻举双手,闭上双眼,感受风从手中溜走 婉如清泉搓洗蚕丝帕,洗尽了污垢斑杂 心灵仿佛得到了洗涤,灵魂...

  • 群山之巅

    那高耸的山峰上, 有一个老妇 在传说的山洞中 想念着城市里的我 神圣的道观里 有一个隐士 在冷冷的秋风里 牵挂着胡...

  • 群山之巅

    昨天拜读了迟子建的长篇小说《群山之巅》,在那个北国世界,面对那片养育过她的黑土地,作者怀着悲悯,贴近民众,贴近苦难...

  • 群山之巅

    认识迟子建,始于《额尔古纳河右岸》,多年过去,当初阅读的体验依然清晰,遥远的大兴安岭,神秘的鄂温克民族,纯真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群山之巅》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fltz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