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我们在讲数学模型的时候,提到过决策树模型。这个模型是我们在做决策的时候非常有效的模型,可以提高我们做决策的效率和概率。但是这是非常理智,非常能够克制自己本能的人才能应用的方法。大多数人做决策的时候,基本上还是凭感觉。
而这种感觉其实也是有迹可循的。《思考,快与慢》的作者丹尼尔·卡尼曼因为提出了前景理论,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而这个理论也是行为经济学的基石,这个基石其实是来自心理学。
前景理论本身其实并不复杂,但是因为这个无法理解的名字,所以让这个理论看上去好像很难以理解。前景理论的英文是prospect theory,,直译成了“前景理论”,我自己更喜欢把它称为“行为预测理论”,这个理论可以预测人在不确定状况下会做出什么样的行为。
这个理论主要讲了5件事情。
1.在损失的时候,因为反射效应,人会偏向风险,愿意赌一把。
比如现在恐怖分子劫持了300个人质。
现在有两套营救方案。
方案A:200人会死去
方案B:1/3的概率救出所有人,2/3的概率所有人死去。
这时候你会选择哪个方案呢,大概你也会选B,会在面对失去的时候仍会偏向风险,愿意赌一把。
这也是很多赌徒为什么越输越想赌的原因。比如说你现在有50万块钱已经输了40万,最后一把有1/5的概率,赢回40万,4/5的概率,输掉最后也得10万,大多数都会选择赌一把。
2.在收益的时候,因为确定效应,人会厌恶风险,变得比较保守。
同样是这个案例,300人质被劫持。
两套方案:
方案C:救出100人。
方案D:1/3的概率救出所有人,2/3的概率都有人死去。
这时候你会选哪个方案呢?大概率会选C,因为面对确定性的时候,人会厌恶风险变得保守。
比如说你现在赌钱,已经赢了10万,现在有1/5的概率赢得40万,4/5的概率,输掉这10万。大多数人可能会拿着10万走人。
但是仔细看你就会发现,上面两次提供的方案完全是一样的,但是你却做出了完全相反的选择。
3.在收益实在太小,可以忽略不计的时候,人又会偏向风险。
比如说,现在我要送你一个礼物。一个是两元现金,另外一个是一张彩票,有可能中几百万,你会选哪个呢?很可能会选彩票,因为两元钱太少了,根本不care,可能会用这个不在意的东西去试一下。
4.损失厌恶:比起收益损失给人带来的情绪更强烈,所以人都有厌恶损失的偏好。要破解损失厌恶,可以通过语义效应的方式把损失描述成收益。
其实上面的反射效应就是损失厌恶的一种体现,通过改变方案的描述,就能够激发人们对损失的厌恶感,从而影响人们的选择。
5.对比效应。人主观感受到的收益和损失,其实是相对的,幸福和痛苦都是来自于比较。
别人拿6万你拿7万,和别人拿9万你拿8万,你会选哪一个呢?多半会选择前者。
其实在这个理论提出的很早之前,查理芒格的误判心理学提到的人类的部分倾向,就已经反映了前景理论提到的思想。在后面讲误判心理学的时候也会再次提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