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望已久的16年除夕夜,就这样成为了过去。一直认为,只有除夕,才是一年真正的结束,过了除夕,才是新一年的开始,所以,尽管元月已经基本过去,我的思绪还一直停留在旧年里。
真正的年味在乡下。
进入腊月,外出务工的乡亲们就开始陆续归家,整个村子才渐有人气,杀年猪,办年货,好不热闹。
那些童年的玩伴如今也都已人到中年,再碰面时,却依然聊的小时候。他们,从事着各种工作,顽强地生存于祖国的各个城市,他们在各个角落艰苦创业,吃着不为人知的苦,受着难以想象的累,然而,每年年底回家来,却都有着最好的精气神。
昨天我到家,就有乡亲来看父亲,他们和父亲聊在外地的生活,谈他们的生意,我在旁边静静地听。有时候,我会有一些恍惚,我好像在听人讲述一部创业史。所有的艰难辛苦,在他们的话语里显得是那么风轻云淡,我被他们乐观积极的心态感染。我甚至觉得他们是那么的伟大。渺小如我,我所谓的艰难,于他们来说,是多么的不值一提。
平时回家,也听奶奶和母亲说一些乡下人乡下事,一直以来,都被乡亲们极强的生存能力感动,不管什么地方,他们都敢留下足迹,而且生意做的都有成绩。就连去年8月在拉萨,竟也碰到老乡在那里做饮食生意。
过年,可能是乡亲们最觉得应该休息和放松的理由,所以,村子里来来往往的人就好多,凑在一起谈谈这一年的见闻感受,相互嘘寒问暖,看起来格外亲热。每当这个时候,我就感觉特别温暖,虽然我只是一个局外的观者。这种场景在城里是很少有的。
我也一直觉得,乡下的人还是没有泯灭那种纯朴,所以,回到乡下,人会特别安详,放松。
老乡们挣钱不容易,但是感觉他们对人对事都有那么一种豁达,这一点,很多城里人真的有所不及。他们遇事,不会想的太多,不会优柔寡断,只想能做不能做?遇人,不会简单用好人坏人去概括,感觉在他们的心里没有坏人,存在的,都有合理性,他们有一颗宽厚的包容心。
而且,乡下人特别重情重义。平时过来看父亲的人很多,哪怕只是简单的聊聊天说说话,父亲也会很高兴,我经常会感叹父亲的好人缘。
除夕这天,依然有乡亲过来,背来自家种的莲藕,奶奶硬是要给钱,觉得他们种这些东西也不容易。但老乡觉得不可思议,这算什么事嘛?还能收钱?
乡亲们是特别重视年节的,在如今到处都在喊叫年味渐逝的情况下,老家的人,关于过年的事情一件也不能少,糊对联,贴门神,挂灯笼,那是必须。近些年,家家还放烟花。有时候我想,一些习俗的传承,可能还得靠这些农村人。
除夕之夜的烟花,可能是乡亲们最好的释放。整个村子是黑的,没有路灯,但是,燃烧的烟花能照亮半个天空,一家放花每家甚至邻村都能看到。每当这个时候,我就会想,烟花之下,有多少双期待的眼睛?他们是不是在为过去一年的收获而感到安慰和踏实?还是又在对新的一年满怀憧憬?
此刻,凌晨三点,除夕对于乡亲们来说还没过去,因为,他们还沉浸在自己简单的幸福里,新的一年,对乡亲们来说,也还没有开始,他们新年的开始,是在正月里,那一张张奔向祖国四面八方的车票里……
夜已极静。听见房后有人边走路边聊天的动静,那是除夕夜,老乡去老乡家串门的声音……
除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