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战争史上,最经典最奇妙的快速夜袭战之一,是李愬雪夜入蔡州奇袭战。
唐代安史之乱后,潘镇割据一方。唐元和九年,淮西兵遂烧舞阳,犯叶、襄城,惊动洛阳,放兵四劫。唐宪宗决定对危害多年的淮西藩镇用兵。
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唐将李愬雪夜袭蔡州,活捉割据大藩吴元济。
唐诗人刘禹锡曾作《平蔡州三首》,“忽惊元和十二载,重见天宝承平时”。
李愬雪夜入蔡州活捉吴元济,被传诵千百年的“近城有鹅鸭池,愬令击之以混军声”真实存在吗?
一、击鹅鸭以混军声不可能
第一,自唐元和九年冬季,饬诸道兵进讨淮西,到了十二年秋月,淮西平藩近三年,消耗了巨额军费粮饷,馈运疲敝,兵民困苦。
唐中央政府不堪重负,而淮西藩镇亦疲于奔命。成德镇(今河北正定)方面也打了一年多。整个削藩战线环绕成德边境数千里,唐军各部相距遥远,缺乏统一指挥,后勤补给线漫长,运输粮饷消耗大半牲口。
吴元济拒守的蔡州城四周,唐朝官军同淮西军作战,犬牙交错,人民逃离,土地荒废。蔡州平叛不久,唐李嘉祐写下来《送评事十九叔入秦》诗:
“蔡州新战罢,郢路去人稀。唯餘播迁客,只伴鷓鴣飞。”蔡州地区人们被迫远走他乡,不会有百姓在城外喂养成群的鹅鸭。
而在《新唐书·吴元济传》:“至斫草根以给者。民苦饥,相与四溃,元济亦啬其食,不复禁,诸将争纳之。”军民缺乏粮食匮乏,野菜根都吃了,蔡州哪有粮食养鹅鸭?
即便有鹅鸭,蔡州的鱼鳖鸟兽都食尽了,饿急眼的军民早吃了。
第二,古代夜晚奇袭战,越静悄悄地越好,连马蹄都包裹,为何轰赶鹅鸭?更不会打水惊扰鹅鸭。
二、李愬行军声响如何掩盖
通往蔡州的道路难辨,唐军几十年没走过,士卒们都很恐惧,但又不得不听令,人人都觉得此去必死无疑。
《旧唐书·列传第八十三》记载,吴元济降将李祐等人为前锋,而淮西平藩胜利后,唐朝立的平淮西碑明确说“命李佑领突骑三千以为乡导”,由归附唐中央的吴军将领带路必然绕开水泽池塘。
奇袭部队夜间路过一片水塘,惊起一群晚间歇息的大雁和野鸭子。宋人杨万里在江南常州一带观察到野鸭的集群性和警惕性,作诗《净午亭午望》:“野鸭成群忽惊起,定知城背有船来。”
极易受惊的野鹅鸭们高声鸣叫以示警告,健壮些的野鹅野鸭甚至喙啄扑击士兵。
李愬为避免惊动蔡州的吴元济军被发现,迫不得已,只好去轰赶候鸟。
吴元济军近期也发现有路过的候鸟,军民长期缺乏粮食,当地人或早起打猎补充食物不足,常惊扰而起夜间歇息的野鹅野鸭。
因而蔡州城内守卒,畏寒睡着,拥絮熟寐,有几个更夫,微闻声浪,都以为鹅鸭遇到捕杀喧扰,巡城兵卒了望几下继续睡觉。
直到李愬军尽集城下,令突骑凿墙为坎,逐节攀援,猱升而上,直达城楼,吴元济束手就擒。
三、宋代后频现蔡州鹅鸭声
唐代王建赠李愬仆射诗云:“和雪翻营一夜行,神旗冻定马无声。”诗中描写了人雪搅和一体一夜行,寒冷的天气冻僵无法飘扬的旗子,唯独没有写雪夜池塘鹅鸭声。
后晋和北宋时期,诗歌中才有遇到鹅鸭池塘,轰赶打鹅鸭之说。这和唐代喜爱养鹅吃鹅晚唐斗鹅风靡以及北宋经济发展有关。
唐代诗人吕温一首“我非好鹅癖,尔乏鸣雁姿”描绘出自然养鹅的方式和鹅体态洁美。肥胖的鹅鸭在唐人心里是美好的象征。
唐人喜食鹅,有诗“春暖江南景气新,子鹅炙美就中珍”、“生长鱼虾供晚馔,噶鹅鸭放春声”。
晚唐僖宗喜欢斗鸡、斗鹅、蹴鞠等,唐代鹅的价格约是每只二三千钱,唐末斗鹅的价格高达五十万钱。
唐代斗鹅多为中上等阶层,鹅价昂贵,民间养殖鹅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拉动作用。
到了北宋经济更加发展,水稻种植非常普遍,江南池塘无不养殖鹅鸭,有“嫩草正芳鹅鸭斗,浅潮初落蟹鱼肥”,鹅鸭数量之多像闹市。
从北宋开始,史籍及诗歌中频现鹅鸭混军声,把李愬迫不得已的办法赞美成军事史上的典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