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看上去简单,但又不简单。
有人说:“阅历会让人成长。”
有人说:“读书写作会让人成长。”
还有人说:“不断思考才会让人成长。”
他们说得都没错,能让人成长的原因有很多。
据我粗浅的观察,大多数普通人的心智成长都基于生活的变化。
有变化,甚至是有困难的时候,我们的心智才开始高速运行。而平时,我们大多都享受这风平浪静的欢愉,无暇去追求心智的成长。
因为一切成长都伴随着阵痛和之后的美好。
这也是我的状态,只有遇到事儿了,我的大脑才开始加速运行。可能因为它长时间工作效率不高,突然需要它高度配合的时候,经常衔接不上。
这时候我才能深刻体会到那句话:“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这个准备,并不只是简单的技能和知识,我想,更重要的是我们的思维方式。
是当我们面对生活,如何思考、如何表达、如何辨识、如何阅读。
在《哲学与人生》中,傅佩荣先生提出四种思想方法:逻辑、语言分析、现象学、诠释学。
逻辑:
是思考的基础规则,这种规则训练能帮助我们面对一件事情或一个表达时,不仅能辨别是非,还能判断它形式上是非合乎逻辑规则。
尤其当自己说话的时候,为了保证逻辑的有效性,尽量避免用绝对性的词汇,而是用一些不确定词,比如:大概、也许、差不多、好像等等。
这也是在我写学术论文时所要注意的最基础的逻辑规则。
语言分析:
我们要确保自己语言运用的有效性,即表达时要清晰明确,并且具有文化价值。
虽然有时语言能表达的东西有限,但是如何运用语言、如何有效表达是追求成长的必经之路。
现象学:
是辨物的策略,用于分辨一样东西或一个人到底是什么。
当我们面对一个人,先不要给出结论,而是先作一个客观描述。然后试着将他的外在条件层层剥离,最后所留下的内在特质才是这个人的本质真相。
而往往看清一个人本质,可能需要一个点或者一个契机。
当我们了解这个人的本质时,就能掌握他改变的方向。
诠释学:
是阅读的途径。
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一定要学会问自己:“它究竟在说什么?它是想说这个吗?我所理解的是他想要表达的吗?”。
最后,我们在阅读过后,要自己给出的思考和个人见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