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陪伴营|读《世说新语》(9)王夷甫70/40

作者: 山谷野百合 | 来源:发表于2022-11-09 19:32 被阅读0次
    王夷甫父乂,为平北将军,有公事,使行人论,不得。时夷甫在京师,命驾见仆射羊祜、尚书山涛。夷甫时总角,姿才秀异,叙致既快,事加有理,涛甚奇之。既退,看之不辍,乃叹曰:“生儿不当如王夷甫邪?”羊祜曰:“乱天下者,必此子也。”

    王夷甫年少时神采脱俗、口才出众,得到山涛的赞叹,却被羊祜看出是误国之人。只能说羊祜看人眼光独到,王夷甫在朝廷得到重用,一度坐到宰相,最后却落得被活埋的下场,还背上了“误国”的骂名,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清谈名士

    王衍(256年~311年),字夷甫,琅邪郡临沂县人,也就是现在的山东临沂人。西晋末年重臣,也是当时久负盛名的清谈名士,还是曹魏幽州刺史王雄的孙子、平北将军王乂的儿子、司徒王戎的堂弟。

    王毅甫注重风度,喜欢谈玄,这和魏晋时期的社会背景有关,曹魏和司马家族争夺皇权,大臣们便以谈玄的态度来静观事态,玄学——即老子和庄子学说,在这样一种形势下应运而生,成为人们的一种信念和信仰。

    一反儒学的正而八经的风格,清谈名士都喜欢穿宽大舒适的衣服,显出潇洒不羁的风度,想以此来突破这压抑的、封闭的氛围,获得一种精神上的自由。

    王夷甫家境优越,小时候饱读诗书,所以凭借自己的一副好口才在崇尚清谈的氛围中脱颖而出。

    一次游玩回来,有人问他的感想,他说:“能和这些文思敏捷的朋友们一起畅所欲言,真是痛快啊。”谈吐不俗、再加上相貌俊秀出众,他当之无愧获得了晋朝当时清谈名士的赞誉。

    误国之臣

    说到误国,则要说他在其位不谋其政了。身为宰相,带领军队被奴隶出身的石勒打败俘虏时,他还在用演说家的口才说他没有参预政事,而且要支持石勒称帝。

    这一副贪生怕死不担当的样子,让石勒大为恼火:“我是个大老粗,你给我说半天虚头巴脑的东西,只是为了撇清自己,苟且偷生,你从政几十年官至宰相,居然敢说自己没参与政事?真可惜了你这一副好嘴皮子!”于是命令下官推倒一堵墙将他活埋。

    只能说王夷甫把一副口才全用在自保上,甚至在“八王之乱”中也一直官居高位,他当了官只是为了让自己生活得更好,却没有为国事着想,在临死前悔恨不已。

    清谈并没有错,谢安就是清谈家,但他在自己的职位上尽心尽力,而王夷甫之所以被冠上“清谈误国”的骂名,就是体现在他只说不做,带坏了社会风气,让无数粉丝的价值观也严重跑偏,注重表面浮华不办实事。

    读了王夷甫最大的感受就是:除了听一个人说什么,更要看他做什么。

    网图侵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年陪伴营|读《世说新语》(9)王夷甫70/40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ipot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