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教育不能媚俗而要脱俗

作者: 倪绍旺 | 来源:发表于2018-08-24 06:04 被阅读513次
    神圣|教育不能媚俗而要脱俗

      求是网曾经发表一篇题为《文艺不能为了媚俗而降格》短评,文章说,文艺是提升文明高度的铺路石,滋养心灵的补养品,在塑造人的语义里扮演重要角色。文艺如何引领当下受众,凸显为民服务功能,回归滋养心灵、塑造灵魂的使命是待解命题。破“茧”而出,方法或有许多,唯一可确定的是文艺不可为媚俗而降格。失去价值、格调、品位的引领,沦为铜臭奴隶的文艺无法在真善美的诉求里滋养心灵。文艺失去指引心灵归依的作用,在粗俗娱乐里沦陷为浅薄的代言。浅薄持续发声,文艺为民服务必将失去价值的厚度。

        文章讲的是文艺,我看文化也能如此讲,教育也能如此谈,尤其是教育必须脱俗,特别不能媚俗自降身价!

        余光中写过给他的孩子的信,其中有一段《希望你不要媚俗》特别感人,让人分别为圣:

        你是个独立的人,无人能抹杀你的独立性,除非你向世俗妥协。

        要学会欣赏真,要在重重面具下看到真。

    世上圆滑标准的人很多,但出类拔萃的人极少。而往往出类拔萃又隐藏在卑琐狂荡之下。

          在形式上我们无法与既定的世俗争斗,而在内心我们都是自己的国王。

        如果你的脸上出现谄媚的笑容,我将会羞愧地掩面而去。

      世俗的许多东西虽耀眼却无价值,不要把自己置于大众的天平上,不然你会因此无所适从,人云亦云。

        教育本身应该是独立和脱俗的,教育应该是知识分子独立从事的事业,知识分子——无论是什么时代的知识分子,都被时代赋予了一个神圣的使命。这个使命就是:代表先进性,做时代的精英。当然,知识分子虽是世俗中的一员,但更应是根植于时代的召唤和需要而又超越现世的人群。只有这样,知识分子也才算得上时代的脊梁,能为时代并超越现实发出站立潮头的声音,为民族领航,帮同胞启蒙!

      很多人说,教育没有脊梁,其实是知识分子脊梁没有挺起,头颅没有昂起。陶行知不媚俗,才有一双知识分子的脚,裤管高高挽起,和晓庄学校师生们的一双双同样装扮的脚一起踏进农田,去完成初始阶段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大胆而洒脱的壮举;鲁迅不媚俗,才能以泰山北斗的形象走进当年的北大、北京女师大、厦门大学、中山大学师生们的心灵,成为人人景仰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好教育及好学校总能给人一种超越功利、现实及世俗利益的“神圣感”,无论是走进国内外那些底蕴深厚的“百年老校”,还是那些尽管办学历史不长,但总有着一种“超凡脱俗”味儿的学府,扑面而来的气息,一定令人有种与众不同的“超验感”。

        林敏校长说,教育不应沦为“常规与平庸”,教育要挣脱日常生活及生存的“压力”,去不断寻找自己前行的超验“神圣感”,一种源之于现实,但又不局限于自身所处的感性世界,一种扎根于日常经验,但又超越每天生活的压力,赋予自身行为更大意义及创设更富想象与创意空间的探索追求,如此做了,便会产生这种“神圣感”,这应是我们教育人所追寻的最好境界。

      教育是一个严肃的问题,是不能混入媚俗因子的,因为教育承担着一个国家、民族未来人才培养的重任。教育的媚俗已经使得教育的精神价值岌岌可危,导致的后果是这个古老的民族悠久的文化及其内涵将被直接掩埋,民族的文化记忆将被作深层次的涂改,让那些优秀的文化渐渐从人们的视野里消失,当无数的教育者在媚俗中迷失方向的时候,当无数学生在媚俗中失去继承传统文化的理想的时候,我们教育出的产品就将是一些抽空了个体生命精神的新一代的“躯壳”,这时候,我们不禁要问,我们的教育,到底是应该致力于提高学生,乃至于全体国民素质,还是可以屈尊降贵,放弃立场,极尽媚俗之能事?

      苏霍姆林斯基告诫说:“学校的任务不仅仅在于授予学生从事劳动及合乎要求的社会活动所必备的知识,而且也在于给每个人以个人精神生活的幸福。没有丰满的内在精神世界,没有劳动和创造的快乐,没有个人的尊严感、荣誉感和自豪感,就不可能有幸福。”

        教育不能媚俗降格,知识分子必须抬头挺胸的追寻教育的神圣感,活出圣洁的模样,滋养灵魂,引导归正,夯实本有的价值厚度,让教育成为教育,让教师成为教师!

    神圣|教育不能媚俗而要脱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神圣|教育不能媚俗而要脱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jiv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