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以斯拉记与哈该书】主日学

【以斯拉记与哈该书】主日学

作者: 4485c3cdfdf9 | 来源:发表于2018-01-10 20:51 被阅读0次

CBCGL2018年1~4月成人主日学:以斯拉记与哈该书

课程简介:

配合教会建堂工程,本课程重述过去以色列人建造第二圣殿的历史经过,其中虽充满困难却不乏神的奇妙带领;哈该属于建殿时期的先知,信息旨在责备、劝勉当时的以色列百姓,挑旺他们起来建造神的家。透过对希伯来文、历史背景、文学手法与犹太传统的认识,帮助愿进深研读圣经的基督徒明白二卷精义要旨,被先知性的话语挑旺,并且应用在现今生活中、实践神的心意。

课程目标:

1. 逐章研读以斯拉记与哈该书,以明白以色列人在被掳时期重建圣殿的历史经过。
2. 透过信息教导,明白神对教会与个人的心意,并在生活中实践。

课程时间与地点:

11:30 ~ 12:30  @ A215(欢呼团契房)

授课老师:

郭士恩、陈囿余、吴鸿铭、孙长健


第一课:神救赎的百姓归回

一、前言

初读以斯拉记的人,可能会觉得摸不着头绪。不仅因为其中的历史遥远,尽是些古老沉痛、不着边际的往事,更可能因为它叙事乏味,不像其他如撒母耳记上下那类的历史书卷生动有趣;那看似无济于事的一长串名单,就更别提了。然而,真是如此吗?如果经过正确的解经,你会发现,这其实是肤浅的观点。只要我们肯下功夫研经,必定会目睹经文令人惊艳之美,并了解神透过以斯拉记向神子民启示的旨意。首先,让我们先来看这卷书的历史背景。

以斯拉记时代背景

二、历史背景

以斯拉记和哈该书都必须从以色列民「被掳及归回」的时代背景来查考。北国以色列在公元前722年沦于亚述手中,十个支派被逐出境,剩下南国犹大。公元前586年,尼布甲尼撒王率领巴比伦大军攻进圣城,焚毁圣殿及宫殿,掳掠烧杀,一片狼藉,正如耶利米哀歌所描述的。一切看似毫无希望,但若仔细查看,就会发现有一个盼望在这变局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

耶利米、以赛亚等先知早已预告将有「被掳」的事情发生。然而,耶利米曾预言七十年满了以后以色列人将重回故土;以赛亚书四十章也预告,日后藉波斯王古列之手,必有「归回」,可比拟为另一次的「出埃及」。以西结在他伟大的枯骨异象中,预告有一天,必再有一国、一王「藉我仆人大衛」来治理。但以理的窗户开向耶路撒冷,指出历史终结时,人子终必得胜。

三、书卷内容

以斯拉记是由几份资料构成,主要可分为两类:个人回顾及文献资料。个人回顾,通常被称为「以斯拉的回忆录」,主要为七至十章的内容,它使得整卷书非常生动,尤其是以第一人称叙述的部分(如八31「神的手保佑我们」),让我们清晰看到以斯拉的个性和动机。其余的资料则是来自文献,包括古列王的谕令(一2-4)、四至七章中波斯王的诏书、圣殿器皿的清单(一9-11),以及长串的名单(二1-66、十18-44),这些都是构成历史真相的背景要素。本卷书的文体,是以叙述体、史料和个人回忆三种混合而成,让读者可以从多样的角度来理解归回时所发生的大事件。

本书在结构上处处可见精心的安排,如下表的大纲(参考Euan Dodds著作):

以斯拉记全书结构

四、经文与解释

1. 耶利米的预言应验(一1


1波斯王古列元年,耶和华为要应验藉耶利米口所说的话,就激动波斯王古列的心,使他下诏通告全国说:


先知耶利米的预言:「这全地必然荒凉,令人惊骇。这些国民要服事巴比伦王七十年。七十年满了以后,我必刑罚巴比伦王和那国民,并迦勒底人之地,因他们的罪孽使那地永远荒凉。这是耶和华说的。」(耶廿五11-12)「耶和华如此说:为巴比伦所定的七十年满了以后,我要眷顾你们,向你们成就我的恩言,使你们仍回此地。」(耶廿九10)其他关于归回的预言与经文(赛四十一2、赛四十一25、赛四十四28、赛四十五1、赛四十五13、代下36:21、但9:2、亚1:12)。

这个谕令在历史上称作「居鲁士文书」或「居鲁士圆柱」,是古代的一个泥制圆筒,现已破裂为几件碎片,以居鲁士大帝的名义由古代阿卡德语楔形文字所写成,在美索不达米亚的巴比伦遗迹中出土,现存于大英博物馆。它写成的年代约为公元前6世纪。

使他下诏通告全国说,原文应该是”so that he made a proclamation throughout allhis kingdom and alsoput it in writing(ESV)”,这谕令有写下来,这件事很重要,在后面第六章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这个重要性。

2. 下诏归回重建圣殿(一2-4)


2波斯王古列如此说:耶和华天上的神已将天下万国赐给我,又嘱咐我在犹大的耶路撒冷为他建造殿宇。3在你们中间凡作他子民的,可以上犹大的耶路撒冷,在耶路撒冷重建耶和华─以色列神的殿(只有他是神)。愿神与这人同在。4凡剩下的人,无论寄居何处,那地的人要用金银、财物、牲畜帮助他,另外也要为耶路撒冷神的殿甘心献上礼物。


在前面提到的「居鲁士文书」当中,考古学家也发现了古列王也对其他国家发出了类似的谕令,他同样尊荣那国的神,并允许他们归回本地建造神殿。在那些谕令的文字中显示出,古列王是依循一个相当一致的宗教宽容政策,只是对象和说法不同。

神的护理在此表达得非常清楚。虽然古列王好像一视同仁地对所有国家的人民都祭出宗教宽容的政策,并允许他们回家,但在以斯拉记作者的眼中,这也早在神的计划当中。透过一个异邦异教的王,神的命令向以色列人发出:归回圣城,重建圣殿。

第4节较模糊,但原文和处境可判断出「剩下的人」(remainders)是指那些决定留在巴比伦,不回去重建圣殿的人,与「那地的人」相同。家有妻小或年岁已大的长者,多半经不起遥远路途的迁徙。如果从以斯帖记来看,我们也不难发现,有不少的犹太人还散住在波斯的各个不同省份。「他」就是要启程回去建殿的人,所以留下来不走的人,要用财物,尽他所能的帮助要离开的人。

3. 心被激动,启程建殿(一5-6


5于是,犹大和便雅悯的族长、祭司、利未人,就是一切被神激动他心的人,都起来要上耶路撒冷去建造耶和华的殿。6他们四围的人就拿银器、金子、财物、牲畜、珍宝帮助他们(原文是坚固他们的手),另外还有甘心献的礼物。


作者念兹在兹的,就是要将一切的事情与圣经关联起来,因此这里提到犹大和便雅悯的族长、祭司、利未人,这些人都是政治、宗教的领袖,因此就显出它与被掳前的国家有关连。这里作者再次强调「归回」是神的工作,是神采取主动,感动了一切愿意回去建殿的人。

一章6节(呼应第4节),与神以往的作为有衔接性。以色列人在摩西带领下离开埃及时,从埃及人手中得到许多金银财宝,又在建造会幕的时候甘心献上为礼物。以色列人得来的财物多到经文说他们「掠夺」了埃及人(出十二36)。归回就好像在一次的出埃及,正如以赛亚书中的观点。

这里的神学重点是:神过去如何引领子民出离埃及,现在也会引领祂的子民自巴比伦归回,彰显出祂的信实永远不变。

4. 圣殿器皿,悉数归还(一7-11)


7古列王也将耶和华殿的器皿拿出来,这器皿是尼布甲尼撒从耶路撒冷掠来、放在自己神之庙中的。8波斯王古列派库官米提利达将这器皿拿出来,按数交给犹大的首领设巴萨。9器皿的数目记在下面:金盘三十个,银盘一千个,刀二十九把,10金碗三十个,银碗之次的四百一十个,别样的器皿一千件。11金银器皿共有五千四百件。被掳的人从巴比伦上耶路撒冷的时候,设巴萨将这一切都带上来。


设巴萨的身分有多种争议,在五章14、16节提到,古列指派他为省长,并进一步指出,由他来建立圣殿的根基。有人认为这是同一人的两个名字,设巴萨为在朝廷时所用,所罗巴伯为个人私下所用,这个是比较有可能的推论。

这个器皿清单全部加起来,也没有总数5400件那么多,有许多人尝试解释。或许9-10只列出了最重要的器皿,而不是所有的器皿。或者作者在使用文献时,只抄录了一部分的清单,然后就直接抄录总数。

五、总结

最后一句经文提到「被掳的人从巴比伦上耶路撒冷」,虽然是平铺直叙,很简明的句子,但却表达了一个深远的涵义:终止被掳,开始返回家乡,这是再一次的出埃及,是以色列历史的重要时刻。但这回不像出埃及的故事,归回的旅途没有留下任何记载,也没有描述民众的心情,这些都要等到以斯拉自己也返回时才读得到。虽然没有伴随着那么多神迹,但却也能看出是神暗中的护理。

以色列人的被掳和归回都发生在历史之中,神是掌管历史的神,祂透过历史的事件对当时的以色列人说话,如今也对我们说话。不只如此,祂现在仍然在这个世代中工作,如果我们仔细聆听,就会发现祂的作为,听见祂在这时代传递的话语。

六、思想问题

透过先知的预言和历史的应验,神向人彰显祂的信实和全能。读了本段圣经,你对于神的信实有何体会?神的信实又在你的生命当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參考書目

1. 費爾(Bob Full),葛熙樂譯。《以斯拉記、哈該書》。校園。2013。

2. F.  Charles Fensham,  The books of Ezra and Nehemiah(NICOT). Grand Rapids: Eerdmans, 1983.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以斯拉记与哈该书】主日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jonn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