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晚上7点半孩子还没有回来,看着已做好的菜,一股酸楚的感觉涌上心头。老公忍不住打了一个电话问几点到家,他说不回来了,已经在吃饭了。我很生气,觉得孩子一点儿都不体谅父母。再过两天孩子就要开学了,一走就是半年,一家三口一块吃饭的时间屈指可数,多么希望能在临走前,一家人利用晚上吃饭的时间聊聊天,可孩子看来不买这个账。
看着昨天去南京出差带回的盐水鸭,一点儿胃口都没有,那可是专门托熟人找了一家老店现做的。以前出差,我很少买东西,因为不喜欢逛街,工作完成就往家赶,从没有特意带点儿当地特产回来。现在孩子上大学了,相聚的时间越来越少,倒是喜欢在出差时买一点儿孩子喜欢的东西送给他。
昨天刚出差回来,今天特意请了一天假,本想好好陪孩子吃一顿午饭。孩子却说,中午不在家吃饭。晚上呢?他说晚上也不在家。我说,昨天专门带回来一只你喜欢吃的盐水鸭,如果不及时吃,放久了影响口感。儿子想了一下说,那我晚上回来吧。
其实在说了要儿子回家吃饭的话以后,我有些后悔。儿子已经20岁了,有他自己的生活,不回家吃饭就不吃呗,我为什么非要求他回来呢?但看到孩子答应晚上在家吃饭,我还是兴致勃勃的准备食材,刚才的内疚变成了做一顿丰盛晚餐的欲望。但希望还是落空了,看着满桌子的菜,心里凉凉的。随手打开手机一看微信,在6点多的时候孩子留言说不回家吃饭了,因为当时在做饭没看到。心里埋怨为什么不打个电话,非要发微信,仔细一想,可能孩子怕听到我失望的声音吧。
看着眼前的饭菜,脑海中猛然浮现出回老家看父母的情景,想起来了自己的母亲。
2010年,工作原因我离开了山东老家,来到了四川,每年回家看望父母就那么一、两次。每次回家时间又紧迫,走亲访友,实际在家待不了几天。记得有一年国庆节回家,原来单位调走的几个同事正好也回来了,就叫在一起聚一下。5年没见了,再次见面倍感亲切,说话喝酒,聊的时间就有些长。这期间母亲来了几次电话,问什么时候回家吃饭。我说,不回去了,跟同事在一起吃。其实,临走前已经和母亲说的很清楚,今天晚上同事聚餐,不在家吃饭。母亲还是一遍遍来电话,最后一次说:“每次回来都见同事,同事怎么那么亲,就不会多陪陪父母吗?”本来一次很有兴致的吃饭,最后吃的心事重重,草草结束就赶紧回家了。
回到家母亲还没有睡觉,脸色不好看。我就说:“今天是原来单位调走的几个同事凑巧回来了,5年没有见过面,就聚了一聚。”
“哦。”母亲的脸色缓和了一点儿。
从此以后再回家,我很少出去见同事、朋友,就是在家陪父母聊天说话。倒是母亲有时会说,谁谁回来了,你不去看看。我一般都说,不去了,经常打电话联系。
经历过苦难的母亲,把吃饭当成很重要的事情,而且还有早起的习惯,几乎每天早上5点就起床,夏天就更早了。每次回家母亲一定不到6点半就过来叫起床吃早饭,这个时间对城市里面的人来说,还在梦中,可我已在母亲的呼唤声中吃早饭了。
老家的电烤火烧一直是我的最爱。记得有一次回家,早上6点母亲就叫我起床吃饭,我有些烦,本来睡的好好的,这么早起床干嘛,又没什么重要事情。母亲说,你爸爸给你买了电烤火烧来,趁热吃吧。我说,等一下,我先睡会儿。母亲说,你吃完了再睡,难得你爸爸的一片心意。我艰难的从床上爬起来,看着想了一年的电烤火烧,竟然一点儿胃口都没有,母亲却在旁边不断的督促多吃点儿。为了让母亲高兴,每次回家都海吃一顿,回来后就疯狂减肥。
离家多年的我,对回家很纠结,不回吧,心里有牵挂,回去吧,那几天在家确实不舒服。我不知道儿子是不是现在也是这个感觉,我是不是成了母亲的样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