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婚育杂谈成长足迹520亲子成长迹
520亲子成长迹 | 是父母压力大,还是孩子压力大?

520亲子成长迹 | 是父母压力大,还是孩子压力大?

作者: Sam爸很忙 | 来源:发表于2019-06-18 23:19 被阅读24次

2019年6月18日 星期二 晴

520

晚上,21时40分,我隐隐地听到儿子房间传来抽泣的声音;我循声过去,在门口听到洋洋的哭声:“我不要一个人睡……我不要一个人睡……”

我知道,肯定时洋洋妈又强硬对待洋洋了。

我开灯直接走了进去,洋洋见到我,像见到救星一样,哭得更凶了:“爸爸,妈妈骂我,妈妈让我一个人睡……”

我爬上儿子的床,直接面前他侧躺在他身边,然后悉心地问他:“为什么我的儿子又哭了呢?昨天哭,今晚又哭,我总觉得我儿子不是那么爱哭的哦~”

洋洋马上转为抽泣了,但是他还是很委屈:“妈妈骂我,妈妈不乖……”

“原来是妈妈骂你啊!你告诉我,是不是你做了什么坏事让妈妈生气了呢?”我的态度依然很温和。

“我要读书,我要玩……”洋洋更伤心了。

“今晚我要让他把小主持人的功课做了,录象给老师,就四句话——大家好,我是XXX,现在我给大家表演一个节目,叫好朋友……,录了30多次,没有一次认真对待!”看得出妈妈很焦急与生气。

“原来是这样啊!就四句话而已嘛,来,爸爸与你一起表演,好吗?”然后,我就将小主持人的话说了一遍,“现在,轮到我的调皮鬼咯!”

洋洋一开始还是不愿意,但是哭泣已经停止了。

“就四句话,那么简单,你们的同学个个都做好功课睡觉了,你还在这里调皮,浪费了那么多的时间。不过,我相信,我的小朋友最厉害。”

随后,洋洋在床上躺着把主持词说了出来。后来,我要求他站在“讲台”上表演,顺利完成了所有的内容。

接着,洋洋有点撒娇似地提了两个要求:喝奶、听妈妈读书。结果,洋洋妈很坚决拒绝了。这时候,洋洋的情绪又准备发作了。

时间已是22时,完全超时睡觉了。我对洋洋说:“洋洋,今晚太晚了,我们不能读那么多书,你要喝奶,可以,读书的话,由妈妈读一本,只有一本。”

最后,洋洋也是安然入睡了。

事后,我对洋洋妈说:别太要求你儿子,他只是孩子,平平凡凡的孩子!你走入了一个怪圈:平时,将玩具放到隔壁的书房都觉得愧待他!结果,你骂他呢?发脾气呢?你觉得很应该了?!

在这件事情上,我感觉我与洋洋妈对待孩子的态度不太一样,洋洋妈用传统的强权方式让孩子去“就范”,伤害了孩子的天性,未能充分引导、顺势而为。或者洋洋妈的方式是一种原生家庭的方式,用打、骂、强权的形式让自己得到一份安宁,就像公公对我们说一样:洋洋太调皮,要不是你们在,我肯定打他几顿。听到这些话,我肯定能放心让孩子给公公带呢?都是在走极端的方式,长辈或者无法理解我们要求的陪伴方式。其实,责任还是在我们自己身上,很多情况下,我们都是自己陪伴孩子的,为的就是让孩子感受到爱与自由、和善而坚定的氛围。

今天早上,洋洋妈在我的说服下,终于拿起书本去读书了。以下是她的读书笔记(好妈妈不打不骂培养男孩300个细节):

0-6岁:依恋母亲

1.如果父母总是试图通过打骂让男孩"屈服",那他将来就很容易成为一个胆小怕事的人;如果父母能够巧妙地引导男孩做正确的事情,使他们的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这些男孩往往就会表现得非常出色。

2.如果家长坚持给孩子读书,并耐心地与他们沟通,经过后天的训练,男孩大脑的那些缺陷是可以得到弥补的。

备注:男孩大脑缺陷---对猜字谜、组词很反感;天生马马虎虎,不善于认真思考问题,这可能不是他的本意,而是天生如此。

   3.从出生到6岁期间,妈妈的爱和教育会影响男孩的一生。(妈妈务必经常交流、精心培养,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安全感,那么就会使男孩的大脑得到很好的发育及完善,使他获得更多的讲话技巧,孩子以后就会更好地适应社会)

4.0-6岁的孩子理解力有效,说多无益,不需要讲太多的道理,而是需要妈妈更多的耐心与关注。这阶段的男孩会比女孩脆弱,容易哭闹。这阶段的男孩是需要引导的,而不是选择,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总是让6岁以下的男孩在很多的可能中自己去选择,那长大后不会是有主见的人。这阶段妈妈要为孩子制定好每天的生活,有妈妈的安排,男孩就会清楚地参与其中,并获得很大的安全感。

5.0-6岁男孩迷恋自己身体,父母需要引导孩子,可以让他搓揉自己的生殖器,但这是一件只能私下做的事,如果他偏不这样做,那也就随他好了,等长大一点,即使你不说他他也不会这样做。

洋洋妈说:“这几个都发生在我身上了……”

能有自察力,才能有进步。善于学习就是善于进步。

★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

【520亲子成长迹】,一个关注家庭成长的社群,小班制精致群,52人报团儿成班,互为字友,彼此见证成长之路。

孩子有你的陪伴,你有我们的陪伴,加入520,十年之后,我们依然“见字如面”!

我是【520亲子成长迹】发起人Sam爸,一个持续记录者,如果你也在做记录,也想让家庭的成长有迹可循,欢迎扫码加入520,我们一起相伴走拾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520亲子成长迹 | 是父母压力大,还是孩子压力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kdcq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