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①一边修行一边写作,写作与修行互相促进。修行功夫可以促进写作水平提高,写久了就觉醒了。
修行和写作就是非常缓慢的过程,尤其是开始的十年,是打基础阶段,进步缓慢,而且常常会退步。十年之后会相对比较顺利。
②每个人都希望别人理解自己,那是因为我们自己不了解自己。正因为我们自己不了解自己,所以才渴望别人理解。事实上让别人理解自己,几乎不可能实现。如果我们真正了解自己,就不会希望别人理解。
许多人的文章错误百出,很明显,但是自己却浑然不觉,甚至别人指出了,依然改不掉。可见人认识自己有多难。
看清自己的缺点不容易,看清自己的优点同样很难。有时候看别人反而更清楚。
适当接受别人的意见,把别人的眼睛当成自己的眼睛。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同时每个人都可以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地方。包容接纳别人的看法是很明智的。
智者喜欢赞同,聪明人习惯反驳。
③什么是修行功夫?不仅仅是明白一些深奥的道理,更是能够看到别人容易忽视的细节。
能够想到别人想不到的,是智慧。能够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同样是智慧。
智慧是一种认识(心态,境界)。一旦拥有智慧,你不管做什么都会和以前大不一样。
许多问题其实很简单,很容易解决。但是因为我们的头脑太复杂,所以简单的问题也变得复杂。
修行就是让我们头脑更简单,甚至可以完全休息,这样就可以看清一切问题,解决一切问题。
看不清正是因为我们有头脑。如果没有头脑,我们任何事情都能看清楚。
智者(圣人)就是没有头脑的人。
④头脑习惯比较,比较产生相对的“完美”和“缺陷”。如果超越头脑,不比较,则一切都是绝对完美,根本不会有缺陷。
修行就是超越头脑的过程。超越头脑就是智慧和觉醒,没有超越就是愚昧和迷惑。
不修行就会困惑,不产生智慧就会产生烦恼。我们的头脑从来不会休息,睡觉也不休息。所以如果不能超越头脑(小我),它就会一直给你制造烦恼,怎么也无法消除。
以头脑(小我)来对治烦恼,越治烦恼越盛。
超越小我,不会有烦恼,当然也不用对治。
普通人的烦恼,对于智者来说是很简单的问题,解决起来很简单。但是普通人做不到简单,因此烦恼还是烦恼,不能转化成智慧。
⑤自己完美,就能遇到完美的人。自己不完美,看谁都不会完美。完美或者不完美,完全取决于自己的心态。
相信自己,就会相信别人,然后得到别人的信任。
能够鼓励自己,就能够鼓励别人,然后受到别人的鼓励。
我们得到的一切都是自己曾经付出的。我们付出的也是自己曾经得到的。
爱自己,就能爱别人,同时得到别人的爱。
得不到别人的爱,是因为我们没有爱别人。不能爱别人,是因为我们不能爱自己。
自信,爱自己,会形成良性循环。不自信,不爱自己,会形成恶性循环。
有些人可以通过修行突破恶性循环,但是更多人一辈子都在恶性循环(轮回),并且把这种恶性循环遗传给下一代。
幸福的家庭代代幸福,不幸的家庭代代不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