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主要讲两个概念,耐心和为自己而活。
耐心在维基百科里面的意思是:能够忍耐困难情况的能力。比如当面临延迟的耐力、容忍挑衅而没有表现出生气、在压力甚至是长期的困难时面前表现出宽容。
我们时常被教导要有耐心,作为一种常见的好的品质,我们很多时候都是像对待小学学的古诗一样,知道这个词的意思和来源。但是觉得和自己没有什么交集。可能需要很多很多年才发现这个词这个道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现在的社会普遍比较浮躁,几乎所有人都想急于求成、一夜暴富,一步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这个心态起码说明是积极向上的,但是那么多人(假设80%)想去追求前10%甚至是5%的人过的生活。那么肯定有很多人是不可能做到的。而且想成功不是很容易的,成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只有比绝大多数别人做的好,做的精、贡献大才可以。所以从概率上来说,有很多人是不可能成功的,或者起码早期的时候是不会成功的。那么在早期的路上,我们几乎都会遇到很多很多的困难,只有将一个一个的困难击破,才能有机会取得最后的胜利。那么问题来了,当你没有耐心急于求成的时候,你很难让自己坚持去做这件事情或者你的心理会失衡,让自己做事的效率下降。当出现上述两点,基本上就宣告失败了。
如果是有耐心,相信自己做的事情是对的,那么你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不会轻易地放弃,还是坚持的做下去,在反复的做的过程中,你的想法和能力会不断地升级,直到你的能力已经能够将大部分的困难解决,这样你离成功会更近。注意这里不是说有了耐心就可以成功,而是说想成功,必须有耐心。耐心是成功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第二个是为了自己而活,这也是人生的大智慧。我们一辈子只有那么多长时间,可是比较悲哀的是大部分的人是为了别人而活着,他们追求的东西其实是别人喜欢的,别人羡慕的。他们为了得到别人的羡慕和欣赏,所以就拼命的去追求这些东西,从而成功的活在了别人的眼里,或者说是活在了别人的期待里。比如有的人买房子、买豪车,只是为了让别人听起来觉得自己好厉害等。人生下来是几乎没有认知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逐渐在父母和别人的帮助下构建自己的认知体系,这让我们有一种安全感。当我们成年后基本的认知体系构建完成后,我们需要去自己独立的思考和生活。但是由于习惯了父母和社会这些“权威”的声音,我们会在思考过程中倾向于迎合别人的观点。这样让我们觉得有安全感和认同感。当别人对自己有期望的时候,我们会更倾向于满足对方的期望,而忘了自己的内心深处的感受。所以我们习惯了服从、迎合、融入。而没有了自己的个性、想法。但是这样培养出来是平庸的人,只能过平庸的人生。所以要允许自己有自己特立独行的思想,可以和大多数人不一样,去成为一个第一无二的你。
网友评论
https://www.jianshu.com/c/a487a69c2f13
已收录你的文章,期待你更多佳作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