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是站在对方的立场去理解其想法和感受,而不等于同意对方的立场和观点。
共情的定义及力量:共情,又叫通情达理,同感心,同理心等,指设身处地的理解,对方即把自己的脚放进别人的鞋子里,用别人的眼睛看世界。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能够理解对方的情绪,感受和观点,并将之传达给对方,让他有被理解和接纳的感觉。情绪出不来,认知进不去。
共情的方法:认知共情和情绪共情。内容反应加情感反应及耐心倾听孩子,并把他想表达的内容情绪反馈给他,让孩子感受到被理解,被接纳。内容反映描述对方表达的内容(想法需要、期待等)这叫认知共情。
情感反应描述对方在言语信息及非言语信息中表达的情绪感受,这是情绪共情。
共情的步骤:停包括 :1行为层面,停下手头的事情,全身心关注对方。2.认知层面,放下固有认知和偏见。3情绪层面,觉察和接纳自己的情绪。
共情的注意事项:说教、审问、指责、唠叨,都走不进学生的心里。唯有“共情”才能打开心门,真正走进学生心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