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才是自己的避风港,自己才是自己的摆渡人,能真正帮助你的,永远只是你自己。
永远不要把过多的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阅己、悦己、越己。
本书以动物为主人公,反射出人们容易陷入的自我困境,再从心理学的角度,一步步引导自我反思和自我觉察,是一本很有意思的心理学书籍。
书中提出了三个很有意思的心理学状态:儿童自我状态、父母自我状态、成人自我状态。
‘儿童自我状态’,是由我们童年残留的遗迹搭建而成,包含我们小时候体验过的所有情感。你一定知道在刚出生时,我们只具备几种最基本的情感。幼年时,这些基本情感逐渐发展演变成更微妙、更复杂的行为模式,这些行为模式成为自我的核心,融为我们自身的一部分,定义了我们一生的行为。正因为这样,某些特定的情形和场景会激发我们的基本行为模式,让我们自动做出反应,所以我们会和小时候一样去行动和感受。具体的情形和场景因人而异。
处于‘父母自我状态’时,我们表现得正如自己的父母。记住,他们是我们最早接触的人,因此对我们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父母状态’包含了自出生起,我们从父母那里学到的所有价值观和道德观,还包含了对生活的评判标准,让我们借此判断是非对错。这些价值观来自父母,所以父母是最能左右我们行为的人。他们的言行塑造了我们童年的生活,也不可避免地对我们之后的人生产生影响。”
“‘成人自我状态’指我们用理性而不是情绪化的方式来行事。它让我们能应对此时此地正在发生的现实状况。”
“这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意思是,在这个状态下,我们能计划、考虑、决定、行动,我们能理性而合理地行事。处于这个状态时,我们所有的知识和技能都能为自己所用,而不再被脑子里父母过去的声音所驱使,也不会被童年的情绪所围困。相反,我们能思考当下的状况,基于事实来决定要怎么做。”
随着个人年龄增长和心理成熟度的增加,每个人都更多部分的处于以上某个状态,或是说在不同的处境下,会展现出不同状态的特征。但究其根本,就是不断地学习和成长,走向“成人自我状态”。
达到成年人的年龄仿佛是件在不知不觉间就轻而易举的事情,但真正要让心智上升到“成人自我状态”,需要个人不断经历、沉淀和突破。
封面书中那一段话:
“我认为没有人能‘让’我们产生什么感受,除非他们用蛮力胁迫你。说到底,是我们‘选择’了自己的感受。我们‘选择’了愤怒,我们‘选择’了悲伤。”
觉得很有道理,某种程度上来说,你的态度,决定了他人对待你的态度。别总想着从其他人身上找借口,多从自己身上找找理由。
你人生的任何选择和决定,承担结果的都是你自己,可以多听听别人的意见,但没必要一定要按谁安排的路走,每一个选择都会有遗憾,每一条路都不会十分平坦。
最后,附上书上那句很有力量的话:
“我对每一天都有期待,因为每一天都充满了让人激动的新的可能。”
祝你,
祝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