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867042/9daaf4d11cfa056e.png)
第三十五章
执大象,天下往。 往而不害,安平太。乐(yuè)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直 译 :
执大象,(执掌大道,);天下往。(天下可以任由自己随意来往。);往而不害,(来往而不会遇到危害,);安平太。(确保安全太平。);乐与饵,(音乐和美食,);过客止。(能让路过的客人止住脚步。);道之出口,(可是,当道从口中说出来时,);淡乎其无味。(寡淡得几乎没有一点味道。);视之不足见,(看着它不足以全见到。);听之不足闻,(听着它不足以全闻到。);用之不足既。(用着它不足以全用尽。)。
柔弱胜过刚强。鱼不可以脱离深潭,国家的锐利武器不可以拿来威示人民。
一个行道者,一个明道人,在任何时候,不管处理什么样的事,都必须用柔弱的态度来对待,不可以采取强硬的方式,使用刚暴的手腕。唯有用柔,才能使事物向好的方向发展。
为什么柔能克刚,弱能胜强?因为人本性的力量,无可比拟。柔弱属于善性,性静,与本性相应。刚强属于恶性,性躁,与本性背离。人需要恢复本性,伸张善性,就必需克制恶性,使心慢慢归于平静。除去恶性的最好方法,就是令自心柔弱。柔则不生刚,弱则不逞强。如果以强制强,以刚对刚,必然会导致人与事两败俱伤的不利局面。而且,柔弱是唯一对治刚强的克星。当刚强得到了控制,恶性就开始俯首帖耳,停止施害。当柔弱占据了上风,善性正好发挥作用,弃恶扬善。对于一般人而言,这是非常难以接受的现实,需要在理念上突破陈旧的思想模式,同时在行为上也面临着巨大挑战。
鱼不可以脱离深潭,讲的意思是人不能离开低下的位置,心不可以高高在上。鱼离开了水,将无法存活,人离开了低下,将会失去本性。说得重一点,低下在很多时候都有利于人的生活与生存质量,甚至与人的生命攸关。多少人为了抬高自己,打肿脸来充当胖子;多少人自以为强干,痛失了大好时机;多少人为了一口恶气,造成了终身遗恨;还有多少人因为一时冲动,丢掉了宝贵生命。刻守低下,保持冷静,对人生或命运的经历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治国上来讲,一个国家的锐利武器不可以拿来对付人民。如果将苛刻的律政强加给人民,必然激起怨愤情绪,遭到人民的强烈反抗。到了一定时候,国家就会出现动乱或者被推翻的危险。上若以利器对人,下必于隐患埋之。
我们反复讲过,“国”字在《道德经》中另有玄义,代表我。虽然从相上看似在指国家,但实质上指的还是每个人的那个我。治国就是治我,我治好了国定当无忧!《道德经》是针对普通老百姓讲的,不是统治者的专利。如果没有行道聚德、求证大道的重要意义,仅仅讲的是治理国家,那么,岂不是意味着任何学习《道德经》的人,都可以对国王指手画脚么?或者,凡是精通《道德经》的人,都可以去争夺王位吗?人作为高级动物,连生活的方向和最终目标都不清楚,这又算什么?如果一个人只为的是吃饱喝好,贪图享乐,抱着发达的头脑做糊涂的事情,是不是比低级动物更可悲?
利器,真正指的是我们每个人心中潜藏的矛头。这些东西,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拿出来在人前威示。这样做,就像鱼从水中跳到了岸上,要么遭遇危险,要么死路一条。
人心中的锐利武器,只能将它深藏起来,用柔弱的言行以及平和的生活方式,来慢慢熔化和消毁它,要不然,放在这里永远都像定时炸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