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反:
要点:在英语中从正面来说的,可能在汉语中要从反面来叙述更加恰当,有些时候英语的反说可能要处理成汉语的正说才符合习惯。
栗子1:
I have read your articles, but I expected to meet an older man.
原译:我读过你的文章,我料想会见到一个年纪更大的人。
改译:我读过你的文章,但没料想你会这样年轻。
分析:对比可以看出,如果机械地套用“正译”,译文后半部分语义不清,反着着笔并加以相应的转换,得到的译文更加通顺达意。
栗子2:
“Mine!Mine!”They would shout at the pretty rainbows that are down to the earth, seeming never very far away.
译文:他们会冲着那从天际弯弯地挂向地面的,看来好像伸手可及的美丽彩虹大声呼喊:“哎呀!哎呀!”
分析:句中never very far away,若直译为“离得不太远”就很不深刻,大欠文采,远不如“伸手可及”形象鲜明。
虚实:
要点:所谓“虚”与“实”并非指虚词与实词。虚实转换是指词汇抽象概念与具体意义的相互转换。英式的抽象思维和汉式的具象思维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
栗子2:
Wisdom prepares for the worst, but folly leaves the worst for the day it comes.
译文:聪明人防患于未然,愚蠢者临渴掘井。
分析:抽象名词wisdom和folly对于习惯于抽象思维的英美读者来说,词义明确,措辞简练;但对于习惯具象思维的中国读者来说将这些抽象名词所表达的抽象概念具体化,才符合汉语读者的思维习惯和汉语遣词造句的行文习惯。
整理自《英汉翻译基础教程》P19-20。
本文内容同时载于个人翻译日记公众号:transhare翻译(微信号:transhare123),你会是下一位碎碎念之友吗,可以告诉我:你为何与翻译杠上了吗?Transhare君会认真对待每位碎碎念之友的碎碎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