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拿到了驾照
今年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暑假期间历经千辛万苦,基本上快被教练吵傻了,然而我发挥厚脸皮和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精神,任凭教练激动到血压飙升、骂到磨破嘴皮子,我全当没听见,终于拿到了C1的驾照。
2.我的生命差点被定格在年末
从1月份到12月上旬,我基本上一直坚持不停息的事情是做核酸,有相当一部分时间每天都被要求要做hs检测。
在下半年有几次,被本地的微信公众号暗示可能会被静态管理,于是加入了去超市抢购的行动中,至今家中吃的大米还是那时候的疯狂购物硕果。
在12月中旬大概是12月13日左右,我不可避免地被感染了,发高烧,而且到药店居然买不到退烧药,吃的是家中9月份就已经过期的扑热息痛片,一直到现在还时不时头疼咳嗽,如今回想起来,真险呀,差点挂了,今年对我影响最大的事情是病毒差点要了我的小命。
3.今年的大部分时间我用来读哲学书
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也许是感到本身智慧的缺乏,需要让自己头脑清醒一点,所以发疯似的一心一意只想读哲学书。
今年我读过的哲学书有:叔本华的《读书与书籍》、邓晓芒等人翻译的《西方哲学史》、傅佩荣老师的《一本书读懂西方哲学史》、苏埃德 斯潘赛的《视读 启蒙运动》、《与哲人一起思考哲学》等。
读这些哲学书时,我读得相当仔细认真,不仅在书中用红笔勾勾画画,写了简短的眉批,而且做了大量的读书笔记和摘抄。
对中国的古典哲学,尤其是《道德经》和《商君书》、《韩非子》等,也做了认真地阅读和摘抄。
4..对意识流小说情有独钟
今年我读过的意识流小说有: 伍尔夫的《到灯塔去》、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读完了前三大卷。
对我影响最大的书是《追忆似水年华》,普鲁斯特让我明白原来有才华可以随心所欲地写文章,想到哪就写到哪,想写啥就写啥。
只要肚里有货可以随便写,没必要非要拘泥于大众常人的写法,只要肚子里有才华,有文采,想咋写就咋写,想写什么就写什么,随便下笔洋洋洒洒,千言万语不到底。
花了将近50元买了一门厚厚的意识流大部头小说《尤利西斯》,买回来就往书柜一放,居然没有看,让它默默在书柜里睡大觉,真是白瞎了这40多个大洋,抽时间我还是要攻克它的。
5.推荐几本今年阅读体验很好的书
2022年我读过的感觉很不错的书,有下面这些:
刘军强老师的《写作是门手艺》,我认为它观点新颖,颇有见地,值得阅读。
《哈佛非虚构写作课,怎样讲好一个故事》对想写作的人来说也非常值得阅读和借鉴。
向田邦子的《隔壁的女人》、《宛如阿修罗》等,她的书描写细腻,读之有新奇的阅读体验。
王小波的《黄金时代》、《沉默的大多数》,它们太精彩了,值得一读再读,而且像鲁迅先生的书一样在将来绝对会成为经典,流传很久。
今年还读了老舍先生的作品有:《月牙儿》、《我这一辈子》、《正红旗下》等,老舍先生很有才,只可惜去世的太早,不然还会有精品传世。
另外,刘亮程先生的《一个人的村庄》也有不不同的阅读体验,很另类的散文,据说最先发现李娟的就是他,真是慧眼识英才。
李娟的《遥远的向日葵地》和毛姆的《面纱》是两本我很喜欢的小说,对它们我做了深入的阅读,我在百家号仅有两篇文章,就是写它们的读后感。
张爱玲的《小团圆》是她晚年的作品,和以前的风格迥然不同,也许在她的内心深处想和妈妈,爱人胡兰成等亲友团聚,然而至死却未能见上一面,小团圆是她终身的遗憾和精彩。
毛姆的《人生的枷锁》,波伏娃的《第二性》,《欧亨利短篇小说集》,《细节如何轻松影响他人》,以及荒诞派戏剧《等待戈多》,都值得一读再读。
6.阅读体验不是很好的书
贾平凹的《废都》我是看完了,感觉就那么一回事,据说它出版之初引起了不少轰动,但和《查泰莱夫人的情人》比起来,它差的可不是一点半点,那意境、那韵味、那思想远远追不上后者。
阿来的《尘埃落定》也读完了,可能男性读者会喜欢更喜欢它一些,在我看来它远远不如《废都》,不会再看了,没啥意思,在思想和写法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米兰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也读完了,小说充满了深奥和哲理,很惭愧,我没有读懂,未来我也许还会再读的。
对一本书的阅读体验正如吃某样食物,有人喜辣,有人喜甜,每位食客的感觉皆会不同。囿于个人阅历和知识所限,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以上只是我个人的浅薄之见,未免鄙俗浅陋,望见谅,只接受反驳与辩论,不接受人身攻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