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篇》第一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以这句话来开篇,着实有高屋建瓴的效果。于凡在论述时摆出从古至今因战争而损耗的财物之庞大并意欲借此表达战争的重要性。但我认为此举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弊病。因为经济物质的产生于消殆与战争的此消彼长有相近的意味,况且即便在和平年代,国库家产也并不是一定盆满灌满,劳民伤财的事情必定所在多有,我们是不会把财物流失这顶帽子一厢情愿地扣在战争的头上。虽然经济社会是以金钱为基础来发展推进,但战争之惨重更多体现在人类的悲欢离合之中。而这,则不可以在一字千金的孙子兵法中多做文章,它不符合和不适合孙子的主观意图。】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
【意思很简单,即想要理清当下情形与局势,需要讲五事七计在敌我双方逐个进行比较,从而做出战争最初的判断。
这里的五事七计是硬性规定,而这类硬性规定被许多人视为“死板,不知变通”毁人不倦的要求。而殊不知变是不变的基本,变恰恰孕育在不变的真理之中。如若渴望不拘一格,首先达到“墨守成规”才行。】
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道作为五事之首,不无道理。老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就是这个意思。这不禁让我想起内战时我国人民群众拥戴毛泽东那种压倒性的场面;反观蒋,真如张学良讽刺的那样没有头脑没有才干,只知道窝在防空洞里读四书五经还有基督教之类的书。虽然蒋认识到国民党与共产党比起来有这样那样的劣势(比如不得人心),虽然他也在反抗法西斯战争期间探索出不少奇谋妙计,虽然他力求民族独立且一身正气,但基本没有几件事达成,以至内战失败后连一点舆论攻击都抵挡不住,如今为大多数人所不齿,就连他一辈子的正派作风也被污水所掩盖。杨天石曾经研究国民党与中国近代史数十年,做了许多关于为蒋介石平反“冤案”的报告和论文书籍。他说过,蒋是一个善于自我反省的人,他在五十多年的日记里反复自省:一天有三次,早中晚;每周一次,周省;每月一次,月省。这种事情虽然令我们赞不绝口,但是换个角度看,他这么做不就是因为有太多的错误和弊病需要改正吗?这就与诸葛亮六出祁山如出一辙——为什么有六出?不就是六场败仗么!那即便不是这样,如果错误不多,蒋还是要花这么多时间如此频繁地自我反省,这又是为什么?有人说这是细心,学到了“吾日三省吾身”的精髓绝妙。个人真的不以为然,我认为这正好反映了蒋内心深处自卑懦弱而且虚伪的一面。他从心里看不上自己(这点杨天石报告中有过郑证实),他知道他和国民党有很多方面比不上共产党,但是想不出好办法来,想的办法也没几个能实现在蒋的日记里随处可见这样类似的自省,比如白天看见一个女孩,心中闪现出一丝情愫,于是晚上就在日记里写,“见艳心动,记大过!”如此妇人之心何以成就大业一统中华!而毛泽东就有与之截然相反的性格。老话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而毛说过,“成就大事者是没时间没心思去打扫屋子的。”我不赞同也不反对这句话,但与蒋放在一起来看,相形见绌。
再来谈将。
对此杜牧注解,“先王之道,用智为先。信者,使人不惑于刑赏也。仁者,爱人悯物,知勤劳也。勇者决胜乘势,不逡巡也。严者,以威形肃三军也。”贾林注解说,“专任智则贼,遍施仁则儒,固守信则愚,恃勇力则暴,令过严则残。五者兼备,各适其用,方可为将帅。”此句应当如是解。
在严这方面,华杉说,“严,就正好解释了古来名将出兵就老是找茬杀人立威,杀那些自以为有靠山的人。认为自己有靠山的人,在变革整顿或打仗出师的时候最容易被拉出来祭棋,因为整肃这种万众瞩目地位显赫对国家又没有实际价值的人,既能立威,又对国家没什么损失。所以做人,靠什么都不要靠靠山。你的山跟别人的山碰一下,你就粉身碎骨。你以为你是山的一部分,但是一阵风就把你刮跑。如果山倒了,靠在山上的人全得死。所以君子行中道,靠的是自己的独立人格,独立价值安身立命。找靠山,是小人之心,也是小人的命。”我深以为然。】
【首先要纠正一个错误思维。作战比赛的时候,计策就那两下子,双方都读过兵书,每次接仗必然用那些计策,比如我要打哪儿,我一定想方设法骗你是别的地方。你也知道我肯定要骗你,或者知道我可能要让你误以为我要骗你,但其实我没骗你,我就是要打这里。没错,踢球随时都有假动作,但那不是赢球的本质。
利而诱之,乱而取之。李筌注解:“敌贪利必乱,乱则可取之。”道德经里这样写,“咎莫大于欲得,祸莫大于不知足。”下判断做事业,要把握两条原则:趋利和避害。趋利避害的权重应该至少是相当的,五十对五十。但是,往往都成了七比三,甚至九比一。为什么,因为利往往在明处,在眼前,让人激动;而害在暗处,在远处,让人心生侥幸。我们经常看到人去做一些利益极小,而隐患更大的事情。于是原来的利变成了无法弥补的害,后患无穷。
亲而离之。李筌注解,“破其行约,间其君臣,而后改也。”这需要我方军师的奇谋妙计,也需要敌方多疑或有潜在不和的关系,比如项羽和范增。】
《作战篇》第二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孙子讲,如果发兵挑起战争,则需要的资金一日之少千金。千金是什么概念,换算成人民币是多少现在众说纷纭,但共同之处是这个千金是相当多的财物。与其将该篇称之为作战篇,不如改为后勤物资篇更为精确,而这恰恰是作战中十分重要关键且困难的部分。】
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攻城则力屈,指的是春秋战国以及后世千年的攻城战。古代没有飞机,所以只有海陆作战,城便成为最有力的防守建筑与营地。孙子说,攻城战最不可取,攻城人员就有巨大的体力劳损,而且攻城的时间相当长,短则半年长则数年,而此期间的后勤补给问题则至关重要。但是就算是实力雄厚的大国,如若发动攻城之战,也不能将物资问题安排的十分妥当。这就是“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也。”于是孙子讲,“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这是一个否定了所有侥幸心理的观点,也是作战的战士必须懂得的基本道理。下面的一句话颇有意味:“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这就是辨证法的实践了,虽然如今老生常谈,但能有此种思想在那个时代是非常了不起的。做任何事都要先考虑失败,这是我们都会说的一句话,可是到了自己面对问题的时候总抱有侥幸心理,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认为大不了重新来过。这是没错的,但更要辩证地来看。并不是所有的事都可以去试,这世界上有很多的事只留给你一次机会,因为没准备充足而失败,则是自取灭亡。此外道德经里也充斥着类似思想,比如“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等等。其实所有能流传至今的书,虽然年代久远,却一定会有对现在仍然适用的道理和值得借鉴的地方。比如道德经,它里面固然有太多个人理想主义,但我们切莫将其全盘否定。】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近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力屈、财殚,中原、内虚于家,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军罢马,甲胄矢弓,戟盾矛橹,丘牛大车,十去其六。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萁秆一石,当吾二十石。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车战得车十乘以上,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
【所谓“胜敌而益强",指的是相对而言,即敌我双方对比状态下的强弱关系。这一段的核心是“因粮于敌”,就是从敌人那里抢粮食来,或者是抢夺各种可利用的资源。即便不能抢,或者抢不来,或者抢来了也没用,那么也要对敌人的后勤物资进行毁灭性的打击,使得我方“胜地而益强”,敌方就会全线崩溃近乎毁灭。历史上有不少这样的战例,比如东汉末年的官渡之战,在占据不利的情况下,曹操亲率轻骑兵半路拦抄袁绍的物资补给线,焚烧所有粮草,扭转了被动局面。而如今的战争则没有那么简单,不会因为一个后勤保障被摧毁就导致战争的失败,但这种思想仍然没有一点问题,且其可以适用于许多“战场”之上,比如商业战争等等。】
故兵贵胜,不贵久。
故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
【曹操注解说,“久则不利,兵犹火也,不戢将自焚也。”结果他自己在赤壁被一把火给烧的呼天抢地。得意之人必忘形,懂得那么多道理还是无所用之,可见适当适时适度地把持自己是多么难!
我们有句俗话,常说记者这样,“笔下有财产万千,笔下有人命关天,笔下有是非曲直,笔下有毁誉忠奸。”无论手里的是枪是笔还是钱,你的举措都关乎他人的财产和生命安全,这就是“故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的意思—我们要有责任感和敬畏之心。】
《谋攻篇》第三
孙子曰: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
【全是保全的意思,而且有两层意思。一个是保全己方,即作战进攻要注重保护我方人员,在损失甚微的情况下获得胜利;二是保全我方情况下也保全敌方,即要是敌军在财物损耗很少的情况下值其投降,从而获得利益最大化,这就难了。但即便是难,也不能连考虑都不考虑。】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上文所说的保全敌方似乎很荒唐,但这句给了解释。如何保全呢?即不战而屈人之兵。意思是不用作战就能使敌人投降,我就获得最大利益。而这,是比百战百胜层次更高,更加理想,也更困难。还是那句话,固然难,但仍要予以思考与谋划,别输在懒这个字上面。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轒輼,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堙,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
于凡说,这里的伐谋伐交是用计谋取胜和利用外交取胜;华杉说,不是说打仗要用计谋,是要破坏敌方的计谋。意思虽不同,其中核心思想是一样的。
这里说明一点,伐谋是比伐交更高一个层次。因为伐交会有许多缺点弊端,比如意见观念不同、胜利果实的分配、责任问题的承担等,如果能够靠自己或者己方势力组织拿下胜利的话不要引来外来势力。俗话说请神容易送神难,如果像东汉末年何进那样把董卓这样的凶神请来,后果之严重有目共睹。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华杉说,孙子这里总结的谋攻,就是谋全,全利原则,自己不损伤,敌方资产也不破坏,全取其利。要全取其利,要做到“三非”:非战,非攻,非久。
这里延伸一点。孙子的思想,做任何事情之前要先考虑风险,再考虑代价,再考虑利益。在处事方面,常见情况却是“见利忘弊”,结果是“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见小利而亡命。这是利益的诱惑。还有一种容易使人犯错误的东西是焦虑。为什么呢?人一焦虑,就想有所动作,更何况战场中处于生死存亡之际的统帅将领,没有一刻不处于焦虑中。频繁动作,反复折腾就违背了孙子的“非久”原则,这也是“百战百胜非战之善者也”的原因—打了一百次都没让对方投降,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失败。那要怎么去避免呢?就是以失败为假设前提来考虑问题,所有的思考分析判断谋划决策都是围绕避免失败,较少代价来进行,立于不败之地,然后一战而定。而我们习惯的思维方式是以成功为前提,导致很多问题都被自己的思维弊端挡在身后,出现问题了又说“谁能知道会发生这种事”。】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是比“敌则能战之”更加困难的事。当处于下风劣势的局面,能够逃跑躲避敌方乱箭般的进攻是相当不容易的,如果全身而退那么也能像打胜仗的战役一样名垂千古。逃也有另一层意思,就是输。华杉说,人性的特点是要赢,但现实是很可能要输,我们要懂得认输。柏杨先生说,不要认为弯下膝盖就是懦弱,他很有可能是为了更高的跳跃。是的,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心理素质很重要。】
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
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这里着重说一下“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孙子讲的知胜之道,非制胜之道,这就是孙子“胜可知而不可为”的思想,不指望靠战场上的运气与奇谋妙计来获胜,而是在必胜条件下一站而定。所以第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动手前要知道能不能赢。但如果像神仙一样每次行动前都知道能不能赢,那天底下哪有败仗可言。华杉说,知道必胜是很难的,但必败是很清楚的。这就契合了孙子“先胜而后求战”的思想,先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然后再发起进攻。】
故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于凡说,知彼知己之中,知彼比知己更重要,因为知彼把敌人玩弄于掌股之上才能稳操胜券。而华杉说,知己知彼,我们关注的往往是知彼,认为知己是理所当然的,但现实并不是这样,现实问题往往是不知己。唐太宗说,“今之将臣,虽未能知彼,苟能知己,则安有不利乎?”
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吧。】
《形篇》第四
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有余,攻则不足。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
【孙子说,自古善于作战的人,首先使自己不可被战胜,然后等待敌人可以被战胜的时机。”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该作何解?即,自己不可被敌人战胜则在于自己,敌人可以被我方打败则在于敌方。于是善于作战的人,只能使自己不可以被战胜,不能使敌人居于必败之地。
许多人对其不以为然,但事实就是如此。不管是真刀实枪地打仗还是进行一些现代科技化商业经济战,无一例外。你或许在平时对敌军或市场行情的观察有所发现和计策,认为所有的一切尽在掌握之中,如果真的开战则胜券在握。如果真这样想,那么蠢的就是你。不管是什么样的对手,即便残弱,都不能够让你有丝毫的侥幸,因为你根本不会明白这种示弱是否是敌军的诡道之计。把敌人想的简单愚蠢,自己才是最愚蠢的一方。既然能够有勇气与你开战,绝对不是毫无准备就进犯。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是将军或将领或领导者所必有的心理素质。侥幸的心理往往是失败的导火索,等到爆炸后一切都追悔莫及。
因为胜可知而不可为,故我们只能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如何先为不可胜?即,“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有余,攻则不足。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是的,自保而全胜,这么多的理论和思路,都是为了利益最大化,切勿有自损八百伤敌一千还觉得占便宜的想法。一个不争取全胜的战士不是好战士!
在使自己不可胜之后,切忌因为焦虑的情绪和外界的挑衅因素而盲目地频繁动作,这会把本来不可被战胜的军队搞得漏洞百出,而且缺乏原有的战斗力,必然遭到敌人的突袭。这时等待则是一个将军最有用的心理素质,也是全军的基本素养。要等待!等待时机一战而定。】
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故举秋毫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
【孙子说,一场很多人都知道的胜利,并不是最好的;一场人人都夸耀的胜利,也并不是最好的。在我们心目中,如一场人人称道的胜利必定会流传千古,但这样的胜利究竟是怎么回事,导致孙子对此评价为“非善之善者也”?如果对古往今来的战争有所涉猎就不难发现,这种人人称善的战争几乎都是靠有智慧的优秀将领或者智囊团依靠奇谋妙计带领颓势的军队兵力少于敌人数倍或者数十倍的情况下反败为胜,例如韩信著名的背水一战。但风险太大。】
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故善战者之胜也, 无奇胜,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不忒者,其所措必胜,胜已败者也。
【孙子接着说,真正善于作战的,是战胜易于被战胜的敌人,也就是先胜而后求战,胜已败者也。于凡解释说,这种胜利主要靠战前的准备,从来不依求于纷飞战场里的奇谋妙计取得侥幸之胜。准备是很重要的,不仅准备自己,也要准备敌人,即根据五事七计布置将帅和指挥,使用多少兵力什么样的兵种,分析敌人以往作战规律预备不同战略措施,还要猜测预判敌人“出奇”的情形与方法从而进行全面的准备。开始作战后,在等待敌之可胜的时机时根据局势的变化而适当地造势,争取做到制人而不制于人,把握主动,先下手为强,要么进行持续骚扰战劳损敌军物资和精力或者乘虚而入一举击破,取得胜利。
但这种战争都是不起眼的,因为没有“巧”在其中。我们为什么喜欢听评书或者看侦探小说,因为里面有太多的“巧”勾引你眼球,那些天下曰善的胜利也是如此。而这种从来没有什么波澜壮阔,只是按部就班地顺利取得胜利,故不忒,但必胜。】
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
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故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称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形也。
【“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形也。”点出该篇的精髓。是的,军队作战等其他类型的战役都需要把静止转化为运动,运动就有动量,有动量就有力量。但,动不是乱动,是于千仞之溪伺机而动的动,是又准备有目的的动,是先胜后战的动。惟其如此,不足以称之为形也。】
《势篇》第五
孙子曰: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
【孙子说,治理很多人就像治理几个人,就需要靠“分数”,即分层治理;与很多人战斗就像与几个人战斗,则要靠“形名”,即信息号令。所以这篇第一句就是讲管理,组织架构问题。】
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兵之所加,如以投卵者,虚实是也。
【这句话是说,敌人如果打过来而我们不会被打败,则靠奇正;我们如果打击敌人像石头打鸡蛋一样容易,则靠虚实。虚实两字在后面的虚实篇有详细解释,现在只说奇正。】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复生,四时是也。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
【孙子说,凡是作战的,依靠“正”来合兵,依靠“奇”来取胜。奇这个字的读音究竟是qi还是ji,众说纷纭。但核心思想是一样的,我们也不是“术业有专攻”,学要学精髓,细枝末节大可不必多费心思。
后面一系列的排比句就是说明奇的重要性和实用性,翻译过来比较枯燥,那该作何解释?
我个人根据许多说法的道理并总结了一下,概括来说就是,“你做敌人猜测你可能所做的动作就是正,你做敌人猜不到的动作就是奇。”补充一点,敌人的思想是随时都会变化的,我方的奇正也可能会相互转换甚至此消彼长。这需要经验!没那么容易。
《战争论》里说,"社交高手之所以能够言行举止合乎礼仪,是因为他已经习惯了随机应变的判断。只有富有作战经验的指挥官才能在各种问题上,在战争的脉搏跳动中,恰当地做出决断和处理。"是的,学习孙子兵法不会让你在所有的战争和社会的纷争中游刃有余得心应手,它只能给你一定的道理,为你指明做事的方向,让你增加智慧和能力,但这毕竟是高屋建瓴之作,毕竟是空泛的规律而已。在生活的实际问题中,切勿忽略历练之中蕴藏的经验。有了经验,有了能力和智慧,方可全胜也。两者缺一不可。】
激水之疾 ,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是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势如弓弩,节如发机。
【什么是势?即漂石的激水。什么是节,即鸷鸟的形势。这都是很难把握的,而这才是克敌制胜的关键时机。于凡说,这样的时机就与物理学上的临界值一样难以把握。过了,石头就冲跑了,无法漂起来。这就牵扯到一个很俗却又很少有人能够做到的事情,即把握住合适的“度”。正如孔夫子的中庸之道,中就是不走极端,庸就是不唱高调。既不缺,也不过,唯有坚实的毅力和宏大的肚量才能对此有所突破,凡夫俗子是做不到的。而且一旦有了这时机的庇佑,就可以像有鸷鸟飞猛的劲头一鼓作气将敌人打败,一战而定。】
纷纷纭纭,斗乱而不可乱也;浑浑沌沌,形圆而不可败也。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治乱,数也;勇怯,势也;强弱,形也。
故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以利动之,以卒待之。
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
【这段的核心就一句,”求之于势,不责于人。”即人本身的能力或硬性条件不是决定胜负的因素,在于“势”,靠智慧造出来的“势”。还是得靠脑子!】
《虚实篇》第六
孙子曰: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
【佚就是逸,即安逸。意思是,凡是先一步到达战地的军队是安逸轻松的,而晚了一步的军队必定会劳乏困顿。里面蕴含一个意思,就是先下手为强。但是我们也听过一些与之背道而驰却十分铿锵有力的话语,譬如后发制人。那么到底谁对呢?有位被称为神童的外国数学家曾论证过这样一个论题:在没有偏袒性没有偶然性的公平对弈比赛中,先手一定获得最后的胜利。这位伟大的数学家用了上百道公式把该题论完,而这,也成了我们宝贵的经验财富。是的,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但是要注意,这是在没有偏袒性,没有偶然性的情况下。什么是偏袒性,即敌我双方军事实力相当;那什么是偶然性,即敌我双方不会犯任何错误。可能吗?不可能,所以才会有后发制人这种情况出现。但即便如此,先手就是在一定程度上有“致于人”的优势,所以就不难理解为何天龙八部里那位老僧忍痛砸断脚趾也要争得先手,即使这优势转瞬即逝。】
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
【唐太宗李卫公问对里这样写道,朕观诸兵书,无出孙武;孙武十三篇,无出虚实。虚实篇之所以如此吸引眼球,很大程度上在于这句话:致人而不致于人。战场商场政治场包括所有的竞争,它都是通用的。但这句话有两层意思,华杉解释,让敌人来而不是到敌人那里去。讲得通,有根据也有道理。比如球赛,主场就是比客场有优势。于凡说,要控制住敌人而不要被敌人控制。这样范围就广了许多,应用领域就远超于军事战争或一般竞技,而这也正好符合我们所需要所利用的道理。那么怎么做呢?
如果要让敌人过来进入我所埋伏的陷阱,就要拿诱饵勾引他。如果不要让敌人做某件事,就要设置阻碍危害他曹操说,“攻其所必爱,出其所必趋,则使敌不得不项救也。” 。这与计篇的诡道如出一辙,可以一并参悟。】
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故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我不欲战,画地而守之,敌不得与我战者,乖其所之也。
【两军交战,到底怎么样才能致人?即我做什么动作敌人都不知道。这就是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这里要强调一点,不知道与不能的结果看似一样,但本质完全不同。孙子是讲究全胜与极限的,这种思想值得我们探究思考并利用。】
故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而敌寡;能以众击寡者,则吾之所与战者,约矣。吾所与战之地不可知,不可知,则敌所备者多;敌所备者多,则吾所与战者,寡矣。
故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寡者,备人者也;众者,使人备己者也。
故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不知战地,不知战日,则左不能救右,右不能救左,前不能救后,后不能救前,而况远者数十里,近者数里乎?
以吾度之,越人之兵虽多,亦奚益于胜败哉?故曰:胜可为也。敌虽众,可使无斗。
【这几段都在论证为何致人而不至于人。这里仅仅以古代军事战争中人员分配与利用为例,而今用武之地,则所在多有。】
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计,作之而知动静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
【这段个人认为应是前一篇形篇的内容,但无伤大雅。我们还是要分析句意与方法道理。
简单翻译一下就是,战前策划后得知敌我双方的优势劣汰。如何做?五事七计,就是计篇中的庙算。战前分析是基础,知彼知己,维稳最重要。
其次作,就是试探性动作。搏击擂台上两人总是会打一些空拳,或战场上的一些佯装进攻又假装失败的锐卒之行动,就是这个道理。
形就是现出原形。通过策与作,敌人的虚实我已经了如指掌,那么他在这场战斗中是死是活,是胜是败,我胸有成竹。
角该如何解释呢?杜牧注解说,“角,量也。以我之有余,角量敌人之有余;以我之不足,角量敌人之不足。”通过策、作、形分析了敌人死生之地,那么最后要干什么呢?当然是开打!通过角,看破敌人的虚实之处,以实攻其虚,一战而定。】
故形兵之极,至于无形。无形,则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因形而错胜于众,众不能知;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故其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
【孙子说,形兵的最高极限,就是无形。什么是无形呢?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即很深的间谍都窥探不到,敌人帐下的智囊都无法谋划出应对办法。
接下来的这句颇有深意。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怎么解释呢?就是别人都知道我是靠什么打败他的,但不知道我是怎样靠这个打败他的。所谓“学我者生,像我者死”就是这个道理。因为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我们学东西,觉得别人做的好的,就想学,于是模仿着练习,最后把这取胜的套路背的滚瓜烂熟,以为自学成才了,实际不然。为什么呢?因为这世界上最普遍的规律就是变。有不变的吗。有!唯一不变的就是变。这是周易的智慧。易中天说,智慧比知识更重要。很多人不以为然,觉得学的多懂的就多就能达到熟能生巧的境界。那如果真是这样为什么这个世界还有书呆子?】
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最后一句读起来颇有味道。谓之神~ 神是什么境界?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能达到吧。有人会说了,孙子兵法还真是一本理想化兵书。其实不然。我们如果不明白极限之美,有怎么会追求更优秀的自己?知足常乐是不错,但这是战场!是竞争!胜者为王 败者为寇!不想输就必须做到完美!】
故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日有短长,月有死生。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在变,唯一不变的就是变。】
《军争篇》第七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交和而舍,莫难于军争。
【何氏注解说:“和门相对,将合战争利,兵家难事也。” 曹操注解说:“从始受命,至于交合,军争难也。” 张预注解说:“与人相对而争利,天下之至难也。”
就是说,难!
毛泽东说:“一上了战场,兵法全忘了。” 这是一个原因,但还有更重要的,就是:你懂的,别人也懂;你会的,别人也会;你做的,别人也做,可能比你做得还好。】
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
【以迂为直,以患为利。这两句是典型的老子《道德经》里的思想,类似于“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之类的句子。那么这里为什么要这样讲?因为两点之间直线最短,但未必最快。
这是以迂为直,那么以患为利怎么解释?孙子兵法中有这么一句话,“不知军争之害者,不能尽知军争之利也。” 害和利是相对的,也是相辅相成,更是此消彼长的。“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天下人都知道美是美的,这就变成恶了。是的,如果我们看不到事物的弊端和潜在的危害,那么就觉得如果一帆风顺是理所应当的结果,必然没有“利”的概念了。人都是这样,趋利避害,但往往只懂得趋利,很少着眼于避害,结果利得不到,害接踵而至。殊不知避害就是趋利,而趋利并非避害。
如果害来不及或无法避开怎么办?千万不要慌!没有人是神仙,都会犯错误。那么就要明白这个道理,你会犯错误,别人也会。这时候要能认输,认栽。前面我输了,我认了。那么在新形势下就该想想怎么办,切莫一味的考虑如何把前面的给捞回来,还下老本去捞,结果必然是输得精光。
华杉说,人生之路,成长之路,本来就是弯弯曲曲,进进退退,没有一帆风顺直的。弯路也是路,冤枉钱也是钱。不走弯路,就没有路。不花冤枉钱,就花不了对的钱。】
军争为利,军争为危。
【意思是,对于有能力有准备的人,军争是有利的,对于能力不足毫无准备的人,军争是危险的。
老话说,三百六十行 行行出状元。这些状元,必定是其中某一行或者某些相关的行类的精英,他们对其他领域也必定是门外汉。人的精力非常有限,即便一天仅仅睡四五个小时却丝毫不疲劳的人,所能够工作的时间也是非常有限,何况许多体质不好的人。很多初涉大学的学生甚至初涉社会的青年,迫于综合素质过低,学生时代都是为了考试而考试,为了学习而学习,变成没有主见没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不合格产品。面对周遭的形形色色,总是应接不暇,盲目跟从,更别谈什么行业自主选择与钻研,实为中国教育的悲哀。】
举军而争利则不及,委军而争利则辎重捐。是故卷甲而趋,日夜不处,倍道兼行,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将军,劲者先,疲者后,其法十一而至;五十里而争利,则蹶上将军,其法半至;三十里而争利,则三分之二至。是故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
【军争的潜在危害之大,孙子列举了几种可能来表述,其结果大多是亡。
是的,对于兵法,或者其他领域的谋略规划,若一味追求如何得利取胜,往往无功而返,甚有铩羽而归。孙子教我们,要想从军争中取得优势,必须要有的谋划是考虑军争的危害和潜在的弊病。如前所述,能考虑到危险,就考虑避免,而避害就是趋利。】
故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豫交;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
【此即“不知军争之害者,不能尽知军争之利也。”】
故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和为变者也。
【“兵以诈立”,与计篇中“兵者,诡道也”,虚实篇中“作之而知动静之理”,都是一个道理。孙子虽然讲诈,诡道,但这绝不是他的战争观,这也绝不可以是我们的价值观。
以利动,怎么解释?华杉说,不是见利而动,是有利才动。也就是说,有利需要你敏锐的嗅觉,嗅觉比视觉发现的东西往往更真实,也更巨大;而你看见的利益别人也会看见,说不定还是别人给你挖的坑,就不保险了。有利才动很难,不仅在于它需要多年的实战经验积累后的成熟思维,更大程度上需要稳重的心态。我们行动的原因,很多时候都是因为焦虑、压力、贪欲或愤怒,而不是真正的有利。老话说,心态决定命运,不无道理。】
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掠乡分众,廓地分利,悬权而动。先知迂直之计者胜,此军争之法也。
【疾如风。李筌注解说,“进退也。其来无迹,其退至疾也。” 所以,一是进攻,二是撤退,均要迅速。拖拖拉拉,后患无穷。
徐如林。曹操注解说,“不见利也。” 意思是,当没有得知敌人“死生之地”之前,所有的行动要徐徐展开,步步为营,因为这不是进攻也不是撤退,而是在探索。
侵掠如火。与疾如风相似。
不动如山。曹操注解说,“守也。”这是讲防守,军队不动的时候就像山一样,不可撼动。不只是军队,独立的个人也是这样。行为处事稳如泰山,面对挑战毫无惧色,大难临头从容不迫,就算是装的,那也是了不起,不管谁都会为之动容。
此谓风林火山阴雷震!】
《军政》曰:“言不相闻,故为之金鼓;视不相见,故为之旌旗。”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人之耳目也。人既专一,则勇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独退,此用众之法也。故夜战多金鼓,昼战多旌旗,所以变人之耳目也。
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无邀正正之旗,无击堂堂之阵,此治变者也。
【治气,士气;治心,心态;治力,体力;治变,虚实。以我方之精锐攻击敌方之虚空,用兵之法的基本原则。】
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从,锐卒勿攻,饵兵勿食,归师勿遏,围师遗阙,穷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
《九变篇》第八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圮地无舍,衢地交合,绝地无留,围地则谋,死地则战。涂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故将通于九变之地利者,知用兵矣;将不通于九变之利者,虽知地形,不能得地之利者矣。治兵不知九变之术,虽知五利,不能得人之用矣。
【涂有所不由。
涂通途,意思是道路,该句意即有的路是不能走的。反过来说,就是有的路是可以走的。什么样的路不可以走,什么样的又能走呢?
曹操注解说,“险隘之地,所不当从;不得已从之,故为变。”
这里牵扯到一个问题,即对要不要走这条路这个判断的处理。华杉说,任何决策的背后,都是决策者的个人需求。这种需求,可能是个人和集团利益,可能是个人抱负,可能是某种情绪,可能是某类心结,某种心理阴影。对此,一定要从他个人自己的角度,去分析他的决策。而我们做决策的时候,要有“无我”的意识,把自己的个人因素、情绪因素从中剥离出来,才能客观,才有保障。
军有所不击。
曹操注解说,“军虽可击,以地险难入,留之失前利,若得之。则利薄。困穷之兵,必死战也。”即如果敌军虽小,但据险地死战,吃掉没有多大鲤鱼,而且代价很大,那就不要打。
这句话看起来简单,一听就懂,但对照一下自己,就发现没有一天是做到的。没有做到酒有所不喝,烟有所不抽,事有所不干。怎么办呢?停下忙碌又迷失的脚步,看看自己,看看世界,好好计划一下,到底要什么。
地有所不争。
曹操注解说,“小利之地,方争得而失之,则不争也。”就是,如果这个地方活着这个东西这个名誉头衔金钱刚争到手里就可能面临被反抢的巨大危险,那么还是不要争的好。
我补充一点。争,人生必争。但要合理地争,即莫引发不必要的纷争;头脑清晰地争,即莫一时冲动去争;步步为营地争,稳扎稳打地争,即不要让竞争者钻你的空档偷一把;踏踏实实地争;即争到手之后不要留尾巴。】
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
【曹操注解说,“在利思害,在害思利,当难行权也。”
在害该不该思利呢?就拿危机这个词来说。危机,危险和机会,大家都这么说。是不是就契合这个意思呢? 不是!身处逆境之际,勿有一丝侥幸,否则万劫不复! 曹操的意思,不是这样断句。“在利思害。在害思利?当难行权也!”】
是故屈诸侯者以害,役诸侯者以业,趋诸侯者以利。
【屈诸侯者以害。
曹操注解,“害其所恶也。” 探清对方害怕什么,恐惧什么,然后用它让对方屈服于自己。对于我们自己呢?看清自己害怕什么,恐惧什么,一方面试着予以克服,另一方面不要将弱点暴露出去。若把柄弱点被敌人拿到手里,那可是很难受的。
役诸侯者以业。
曹操注解,“业,事也。使其烦劳。如彼入我出,彼出我入也。”
即主动发动一些使其他国家劳民伤财又不得不做的事情。例如二战后的美国,通过发动外太空拦截远程洲际弹道导弹的项目,跟苏联烧钱,最后苏联只得解体。
趋诸侯者以利。
曹操注解,“令自来也。” 即放出诱饵来勾引敌人,使其陷入我方布置的圈套中。
这三条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即必须有实力。没有实力,很多事无法做。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这是不能不知道的。】
故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千万不要心存侥幸自己不会遭受厄运和打击,必须严阵以待,时刻戒备,以防万一。否则大祸临头却慌了手脚,那可是神仙也救你不活。】
故将有五危:必死,可杀也;必生,可虏也;忿速,可侮也;廉洁,可辱也;爱民,可烦也。凡此五者,将之过也,用兵之灾也。覆军杀将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
【必死可杀也。
曹操注解,“勇而无虑,必欲死斗,不可曲挠,可以奇伏中之。” 曹操的注解十分精确。“奇伏”,对付勇者是最有效的手段。
吴起说,“凡人之论将,常观于勇;勇之于将,乃数分之一耳。夫勇者必轻合,轻合而不知利,未可将也。”这是另一种解读,我深以为然。勇在将的五条基本素质里排第四,即智信仁勇严。为将者,首先看智,没有智,均不录取。
必生可虏也。
曹操注解说,“见利畏怯不进也。”
孟氏注解说,“将之怯弱,志必生返,意不亲战,士卒不精,上下犹豫,可急击而取之。”
因为贪生怕死,唯唯诺诺,心生畏惧,那么肯定会顾虑太多,也必然做不到随机应变。故此时“急击”,是最有效的方法。而“奇伏”,就不那么适用了。
忿速可侮也。
曹操注解说,“疾急之人,可忿怒侮而致之也。” 忿速,就是性子急,易怒的人。对付这种人,“激将法”适用。这里说句题外话。就因为这样的人很多,激将法才得以流传至今。
廉洁可辱也。
这里的廉洁不是不贪污,是洁身自好,爱惜羽毛和名声,容不得污点。那么就要使劲给他造谣生事,掀起舆论狂潮,使其思想斗争不断,最后不战而屈人之兵。
爱民可烦也。十分爱护手下的人,要不断伤其臂膀,使其心痛,进而忿速暴怒,丧失理智,一举可攻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