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今天的几个感悟:
1、处在底层的人,为什么始终无法翻身?
处在底层的人,认知无法突破,不爱学习,没有成长性思维,觉得一切都是不可改变的,爱幻想,从不考虑当下,所有的精力、时间都花费在无意义的争论、内耗和八卦上。
在这种前提下,是注定不可能翻身的。
想要改变和翻身,首先要做的就是突破认知的桎梏,要开始主动关注当下,不要再幻想未来和纠结过去。
只有当下才是唯一值得考虑的事,过多把时间精力用在过去和未来,是没有意义的。
2、人想要改变,首先要做的就是走出自己的舒适区,不要被眼前的一切禁锢了双眼和大脑。
那么到底如何做才能走出舒适区,应该怎么做,有没有具体的方法和措施?
艾玛·玛德琳在《走出舒适区》中提到了很多方法和措施,其中提到,一个人之所以不敢走出自己的舒适区,主要跟某种恐惧有关。
这种恐惧,曾经让你有过不愉快的体验,所以,当你想要改变时,想到了这些不愉快的体验,恐惧感就会袭来,让人开始选择逃避。
那么,走出舒适区最关键的要素是什么呢?
书中提到了两个方法:
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让自己开始有意识地改变看问题的角度;
每天做一些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培养自己性格和思维上的韧性,不要过分恐惧;
训练自己用30天去培养自己面对恐惧的勇气,同时,面对恐惧时应该具备足够强大的韧性。
只要这个目标对你来说有一定难度,无论这件事是否有意义,坚决去执行和做到,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这个能力,最终可以培养起自己面对任何困难都能坦然面对的心态。
具体如何做?
你可以列出一个30天计划,比如每天跟5个陌生人打招呼,每天跑3公里,坚持30天等等。
凡是自己觉得对你来说有一定困难的事情,都可以列出来,制作一个表格,每天都去审视自己,慢慢挑战自己。
人之所以始终无法走出舒适区,归根到底就是因为恐惧,害怕当下这件事给自己带来不确定性。
就像我想开始做自媒体,想做一个有人设的IP,其中的很多关键步骤,为什么不去做呢?
因为恐惧,害怕不确定性,不知道这件事会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结果。
假如做了这些步骤和方法,没有给自己带来想要的结局,没有带来应该有的成绩,那该怎么办,会不会让我陷入更加焦虑和迷茫的状态中。
因为这些不确定性,索性就什么也不做,至少给自己保留了一丝幻想,觉得自己通过这些方法,有改变的可能性。
不会有担心做了,没出成绩,最终迎来更差的状态,要好的多。
所以,有了想法,不要管对或者错,先去尝试,只有尝试了、下场了、弄脏手了,才能知道接下来到底如何走。
不要一开始就给自己设限,也不要期望一开始就制定非常完美的计划。
3、我们要争取做一个生产内容的人,而不是天天消费内容的人。
互联网时代,几乎所有人都对内容有需求,不管是视频、文字、图片还是沟通。
但是,更多人都是在消费内容,只有极少数人在生产内容。
很显然,消费内容是最轻松的,我只需要打开手机或者电脑,看几个视频,看几篇文章,读几本电子书,看几场直播等等,就能让我身心得到满足。
但是这些事做完,就真的满足了,其实仅仅是满足了当下的需求,对于内心,对于精神,并未如此。
每天都去消费内容,即时消费即时满足,是很容易的,但是如果想要生产内容,做一个延迟满足的人,就显得不那么轻松。
为什么会这样?
一方面是因为人的大脑特性——节能,任何一件事都想着尽可能去做到尽量少地消耗能量,毕竟大脑消耗能量很高。
当一个人开始思考,开始产出一些想法时,大脑对于能量的需求是非常高的,如果长时间消耗能量,大脑的管控机制就会打开,控制大脑对能量的消耗过快,这时候就会出现精力涣散、困顿、疲乏等现象出现。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人的懒惰心理所致。
每个人都希望做点轻松的事,因为只有这样才更符合人类的生物本能。
任何高能耗思考的事,大脑都会严格管控。
美团创始人王兴曾经说过:人为了避免思考,可以做出任何事。
其实就是这个道理。
很多人为了改变自己,就会想尽量用同一个方式去不断重复,想着不让大脑过度思考,让习惯驱使自己行动,只期望用大量重复劳动,去改变自己和让自己的技能提升更快,但是却忽略了反馈和修正。
有句话讲到,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去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战术上,大量重复,天天勤奋。
而战略上,不愿意做出改变,不愿意深入思考,只会在自己当前认知下去充分做事,不愿意思考这件事到底对还是错。
如果不改变这种不愿意思考的事情,那么做的再多,一旦方向错了,可能再多都白搭。
人都希望用身体上的劳累来感动自己,觉得自己勤奋了这么多,为什么就是改变不了?
实际上,就是缺乏有效的思考,不愿意在思考上投入时间和精力,总想着按照自己舒适的方式来进行,这怎么可能做得好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