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蔚蓝

作者: 银蕨之约 | 来源:发表于2018-06-07 18:45 被阅读2063次

    可能生命一开始就孕育在液体中的缘故吧,喜欢水就是人的天性,人的一生也就离不开水。

    小的时候见水就兴奋,大一点儿了哪怕挨打挨骂都要偷着去河里、水井里玩水、游泳。

    及至大了,因为生长在西北,对于大海心里渴望,但还是想象不出它真正的模样。

    可是心里总有海的情结。那是电影《南海风云》勾起的心思,其中的插曲《西沙,我可爱的家乡》是贫乏年代美妙的旋律。后来又有了广为传唱的《大海啊我的故乡》,哼着哼着,就把自己带到了歌曲的意境,好像大海就是自己的摇篮。

    1988年中央电视台播出的6集政论片《河殇》激荡了我年青的心。片子最后深情地呼唤,中华民族要面向海洋,拥抱蓝色文明。置身内陆的我心潮澎湃,对大海更加神往。

    因为是只身闯海南,由于对前景的担忧和胡乱猜想,也由于几天火车、汽车的奔波,到了海安便一头扎进码头票房跟着人群购票上船,到了琼州海峡才定下心来,第一次的见海没有一点儿仪式感和激动的情绪。只是在心里问,这就到了海上?不过,接下来的日子,海南的椰风海韵还是深深地感染了我,蔚蓝色的海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不长的下海经历是我人生美好的记忆之一。

    从海口坐船去广州却让我领教了大海的厉害。开始还在甲板上兴奋地吹着海风看着浪花远眺大海深处的轮船。回到船舱就不行了,不敢动,到后来都不敢站着,只有乖乖地爬在床上。一动,肚子里就要汹涌。船在黑茫茫的海里晃了一夜。

    没想到,第一次下海游泳竟是在迪拜波斯湾。那是与淡水完全不同的感受。水重,胳膊腿都费劲,尤其不能嘴里含水,海水太咸了,含在嘴里受不了。感觉很小的浪到了你身边就力量很大,会把你推出很远。用游淡水的经验游海水是不行的。就是海上看似安全平静的浮潜也是有风险的。在泰国的浮潜,有小风浪袭来,也让我人仰马翻,喝了两口海水,幸亏有绳子和救生衣。人在海里真不如蚍蜉。

    与海打交道渐渐多了,对海的认识也就多了。海是活的,比之草原;海是深邃的,比之高山。天空是广阔的,广阔的失去了边际,不如海的广阔能够让我们感触。感觉大海是一位高深的哲人。

    翻过崇山峻岭,越过丘陵平原,来到大海的身边,你也会有类似江河入海、游子回家的感觉。

    会不会就是有科学家提出的生命来源于海洋的缘故呢?我们的基因中是不是有海的味道?大人们见到海,怎么就有孩子见到泥啊水啊之类的天然的亲切的感觉?

    对于纯内陆的国家,我总感觉它们有点可怜,好像整个是一个没有门和窗的屋子。怪不得有点儿实力的国家都要千方百计地给自己弄出海口呢。

    看着地球仪, 我想把眼睛睁大一点,眼光放远一点。按说,这星球应该是一个海洋的世界,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我们实际上是被大海包裹着的。人类对海洋的认知和利用还远远不够,人类目前只探索到海底世界的5%。相比陆地,海洋还是一个多么神奇巨大的有更多未知的所在?

    说到对海洋的认识,十五世纪以来的航海探险令人心惊胆战又迷醉神往。哥伦布、麦哲伦靠着吨位很小的帆船发现美洲大陆,实现环球航行,现在想想那是多么了不起的壮举!可惜了郑和下西洋只是声势浩大的走秀。还有《鲁滨逊漂流记》中的鲁滨逊,我情愿相信他是一个真实的存在。多么精彩的时代,那是海洋世纪的开始,是海上瑰丽传说的开篇。

    海洋是流动的、博大的、自在的、高贵的,如果没有海洋,生命的庇护也将消亡。海洋也给了人类精神的供养,多少美妙的童话传说都在海洋里传扬。

    蓝色的海洋,勇士的战场、生命的滥觞。中国人啊,再不要错过一个新的海洋世纪的辉煌。

    《我爱这蓝色的海洋》的旋律萦绕在我的耳畔,浩淼的蔚蓝在我心头荡漾。身居黄土高坡,魂牵梦绕是蓝色的海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有蔚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mvgs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