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岁前孩子的成长,父母不可错过!

作者: 顺崎自然 | 来源:发表于2016-11-23 00:17 被阅读166次

今天看着1岁多的儿子,动不动就发脾气,很是来气,他大伯无意间说了句,三岁看大啊,好似大脑被重击了一下,对啊,他马上就快两岁了,还有一年多就满三岁,是不是就性格定性了啊,心里很是着急,总想马上纠正他的一切错误,让他变成自己理想中,或者大家眼中的好孩子。

可现实哪有那么容易啊,首先他还不会说话,沟通就成了问题,于是,我们就给自己找各种理由,说,等他会说话了再说吧。

这句等他。。。什么什么时候再说吧,真的很可怕,就像刚生出来,又等他满月再说吧,等满月后又等来会爬再说吧,等会爬又会等会走,等会走了又等会说,。。。就这样等等等下去,其实好多习惯就都已养成了。

在心理学上说,小孩子再半岁以上就开始比较有自主意识了,又慢慢开始辨别别人说话的意思,很多事情可双当时就阻止或者作出正确的引导。

比如现在他还不会说话,像他今天这样爱丢碗,当时如果不能劝解,只能把他及时带离“案发地点”

这时他可能会很激动,手动脚动的会反抗,先不管他。

把他放一边,等他安静后,先从另一件事把它情绪调离后,慢慢缓和后跟他说为什么刚才他要那样做的道理,眼睛一定要温和的看着他, 不要带着责骂,他多少会听进去的。

今天我这样去试了,感觉宝宝是听进去了,不像之前那样再反抗不停,很乖的听我说话

后面如果你发现他听了你的话,一定要及时的表扬他,说,你看,这样不是很好吗?你真的是妈妈的乖孩子哟,适时的再抱他一下,亲他一下,让他感觉到爱,感觉到真诚,他就真的会越来越听你的了

这是我今天的感悟,教孩子一定不要急,适时的要站在孩子的立场想问题,毕竟他跟我们大人的思维不一样,他会想得很简单,试着先去理解他,最好的教育还是父母平时生活的示范作用。

下面引用一篇“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文章,让你更多的重视小孩子的教育问题,不要以为孩子越小越不重视,或者等自己忙好了等孩子上小学了再去管孩子,那就迟了啊。

正如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所说,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就能够很好地解决问题。3岁和7岁,正是婴幼儿成长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抓住这两个关键点,就能够使孩子的教育取得很好的效果。父母应该在3岁和7岁这两个节骨眼上多下工夫,多在孩子的教育上投入精力,以保证孩子有一个光辉的未来。

中国自古就有这样一句话:“3岁看大,7岁看老”,它简单明了地概括了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从3岁的孩子的心理特点、个性倾向,就能看到这个孩子青少年时期的心理与个性形象的雏形;而从7岁的孩子身上,你能看到他中年以后的成就和功业。

3岁和7岁在古代虽然只是一个概数,但是却已被现代科技证明是非常有道理的。

伦敦精神病学研究所教授卡斯比曾经做了这样的一份报告,报告称,通过3岁幼童的言行就可预示他们成年后的性格。这一报告为“3岁看大”的说法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曾经引起世界性的轰动。

1980年,卡斯比教授同伦敦国王学院的精神病学家对1000名3岁幼儿进行了面试,根据面试结果,这些幼儿被分为充满自信、良好适应、沉默寡言、自我约束和坐立不安5大类。

2003年,当那些孩子26岁时,卡斯比等精神病学家再次与他们进行了面谈,并且通过这些人的朋友和亲戚进行了详细地调查,结果如下:

当年被认为“充满自信”的幼儿占28%。小时候他们十分活泼和热心,为外向型性格。成年后,他们开朗、坚强、果断,领导欲较强。

40%的幼儿被归为“良好适应”类。当年他们就表现得自信、自制,不容易心烦意乱。到26岁时,他们的性格依然如此。

当年被列入“沉默寡言”类的幼儿占8%,是比例最低的一类。如今,他们要比一般人更倾向于隐瞒自己的感情,不愿意去影响他人,不敢从事任何可能导致自己受伤的事情。

10%的幼儿被列入“坐立不安”类,主要表现为行为消极,注意力分散等。如今,与其他人相比,这些人更容易苦恼和愤怒。熟悉他们的人对其评价多为:不现实、心胸狭窄、容易紧张和产生对抗情绪。

还有14%的“自我约束”型的幼儿长大后的性格基本和小时候一模一样。

由此可见,3岁是孩子成长的一个重要阶段,儿童心理专家和教育家们把从出生到3岁这个阶段称为婴幼儿期,这个阶段是儿童生理和心理发育最迅速的时期。另外,他们还发现了下面的成长规律:

1. 性格:孩子成年后的性格基本上在3岁之前就已经定型,3岁之后变化不大;

2. 智商:儿童的脑细胞组织在3岁之前就已经完成60%,这时期的儿童脑部具有很强的吸收能力;

3. 学习:3岁之前是儿童的感觉、记忆和思维的形成过程中最为敏感的时期,3岁之前的学习活动将事半功倍。

4. 身高:3岁之前是孩子身高发展最为关键的阶段,3岁之前对身高造成的损害将永远无法弥补。

儿童心理专家和教育家们把从3~7岁这个阶段称为学前期。所谓“7岁看老”是指在7岁时幼儿的个性倾向开始形成,7岁之后,基本上就难以重新塑造了。

当然,一个人的性格到成年又改变的情况也并非完全不可能,但毕竟很少,而且需要耗费巨大的精力去改变,因此,这就要求父母抓好早教,让孩子在起跑线上就具备征战一生的能力和资本。

卡斯比教授曾经强调说:在0~3岁,父母的期望、行为和一些生活标准会被孩子内化为自己的期望和规则系统。也就是说,此时父母的行为准则就是模板,它直接决定了孩子一生所依据的行为准则。父母不但要在这个时期关注孩子的行为,同时还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我们每一位家长的共同心愿。现在,大多数家长都比较重视早教,但是更多的人只着重于对孩子知识、能力的培养,并没有看到孩子心理模式的发展,也不关注孩子性格的形成过程,致使早教走向了相反的方向,拔苗助长。

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的一生是一个完整的心理发展过程。这个过程从出生开始,到去世结束。在这个发展过程中,0~7岁的心理发展情况尤其重要,它就如一座大厦的基础部分,直接决定了大厦的风格和高矮程度。父母如果能够抓住这一关键时期,给孩子进行很好的教育,就能够给孩子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人为“80后妈妈”,专门推送一些育儿的经验,如您正有需要,请关注我,微信号“非纯棉布生活”现改为“周氏育儿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7岁前孩子的成长,父母不可错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mvmp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