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有诗词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若用这句话来形容叶嘉莹的一生,真的是再贴切不过了。
如今已97岁高龄的叶先生,依然为传播诗词事业而奔忙。她一头银发,闪耀着迷人的光彩;她的服饰,简单却又精致。而那种因为诗词浸洇而散发出来的由内而外的美,更令人平添几分倾慕。
她站在诗词的讲台上,就是一首有声的诗,一幅流动的画,一帧最美的风景。可以说,她站在哪里,哪里就是诗词的国度。
关于叶先生近百年的传奇人生,我觉得,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部分:
1.书香门第,诗心长种
叶先生出生于名门望族,身上流淌的,是叶赫那拉氏的血脉。
这个家族里,旧学底子深厚。其曾外祖母在晚年时,就曾经自刻过诗集。父亲是北大毕业的高材生,母亲也知书达理。伯父吟诵成性,视她如己出。就连伯母、姨母,也都时常拿《唐诗三百首》,用心来教她。
家里藏书丰厚,有三大间的书房。举目之处,到处是书。
正如犹太人为了让孩子爱上读书时,先是在书上面滴几滴蜂蜜让他们舔,寓意着书甜如蜜。有这样的家庭氛围,有长辈们的言传身教,小嘉莹一出生,便注定了要被诗情所浸染。
潜移默化的影响,让诗心犹如一颗种子,悄悄地根植于她的心田。
小时候,那庭院深深的住宅,清幽而宁静。几从修竹,几盆鲜花,曾引得她诗兴大发。小小年纪,便能作出极富韵味的诗句。
在以后的岁月里,无论有怎样的遭遇,它们,都与先生相伴相随,不离不弃。
2.历经劫难,幸有诗词
如果有人觉得,有如此优渥家境的叶先生,她的人生之路,一定是锦衣玉食,顺遂平安的吧。然而,事实恰恰相反。先生的一生,命运多舛,经历了许多常人难以忍受的苦痛和折磨。
在她17岁那年,考取了辅仁大学国文系,能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这是人生的一大幸事。但也是在这一年,她母亲因患病死在了手术台上。这对于花季少女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
在极度悲伤的状态下,她将哀思托付于诗词,一口气写下了八首哭母诗,真是字字泪,句句痛。
因为有诗词作为情感宣泄的出口,她很快得以自我疗愈。那时,父亲还在外地,她带着两个弟弟,在伯父母的照料下,坚强度日。
后来,她有幸师从顾随先生。顾先生学贯中西,讲课不拘一格,旁征博引,让叶嘉莹受益匪浅。而她对诗词的悟性之高,也让顾先生十分欣赏。这种高山流水遇知音的美妙感受,让师徒二人建立起了忘年之谊,时常诗词唱和。
可惜,当叶嘉莹后来离开北平,师徒二人便无缘再相见。这也成了她一生的痛。
虽然,在诗词的世界里,叶先生阅尽了爱情的美好模样,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她的情感世界却是一片荒芜。
她经人介绍嫁给了赵钟荪,一个了解并不深的男子。后来,因为时局的关系,不得不跟随丈夫去了台湾。
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生活已是十分不易。不久,丈夫又因思想问题被捕。第二年,叶嘉莹也因为白色恐怖而入狱,彼时,女儿才一周岁。为了孩子,她不懈努力,不久总算被释放。
失去了工作和住所,母女俩寄人篱下,尝尽了心酸。丈夫被关押三年后出狱,却性情大变,时常对叶嘉莹施以家暴。
在那样的境遇下,叶先生也曾心灰意冷,甚至连死的心都有。还是诗词,给了她灵魂的慰藉。只要自己不绝望,不放弃,总能走出那片沙漠。
那个时期的叶嘉莹,自创了一个名词叫“弱德之美”。先生所说的“弱”,并非是懦弱,逆来顺受,而是一种外表柔弱,内心坚强的表现。
作为一个从旧时代出来的女子,虽然接受过高等教育,她还是守着封建礼教的约束。即使与丈夫之间并无爱情,甚至还要遭遇家暴,她也只是忍着。但在隐忍的背后,则是她的柔韧,不逃避,不退缩。因为,还有自己所热爱的事业,有诗词作为心灵的寄托。
她的才华,足以让自己拥有立身的本钱。无论是在台湾,还是后来去往美国、加拿大,她所开设的诗词课程,永远是最受欢迎的。通过她的努力,有不少老外也因此爱上了中华诗词,沉浸在这种美好之中。
过了知天命之年,正当生活向她展露了笑颜之际,命运,再一次给了她重击。她的大女儿和女婿,因为车祸竟双双离世。
命运是何其残酷,少年丧母已属不幸,中年丧女,又是怎样一种剜心的痛啊。叶先生几近晕厥。
这一次,她还是将自己关在屋子里,不想让亲友跟着伤心难受。何况,有些伤痛,只能自己独自舔舐。她一口气写了十首哭女诗,哀恸的心情才慢慢的恢复平静。
生活,曾一次次对她露出狰狞的面目,但因为有诗词作为精神的依托,她才能将这些苦难一一化解,云淡风轻的笑对人生。
3.回国讲学,心安归处
多年寓居台湾及海外,似乎是命运之手一步步推着她向前,很多事情,自己都没有选择的余地。而随着年龄渐长,让叶先生越来越深刻的意识到:中华诗词的美,还是需要扎根在祖国这块沃土。这其中有些内涵,非母语来诠释不可。
那么,是时候回国执教了,这也是自己唯一一次主动的争取。当多年的夙愿终于实现时,先生内心的激动自不必言。她希望,年轻的一代能将这份文化传承下去。
在南开大学开课时,能容纳三百多人的阶梯教室被挤得满满当当,连教室门口和走廊也是水泄不通。看到大家反应如此热烈,叶先生不顾个人辛劳,在白天讲课之余,还开设了夜间课程。
半世漂泊,如今,她终于有了“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归属感。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叶落归根,为的是安享晚年。可对于叶先生来说,这才是新的起点,因为,她总有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
她说:“我之所以九十多岁还在讲诗词,是因为我觉得既然认识了中国传统的文化,这么多美好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就应该让下一代的人能够领会、接受。”
如今,先生依然坚持站着讲课。或许,这才是对文化的一种尊重吧。面对这样的场景,又怎能不让人感动呢?
先生认为,诗教要从孩童抓起。孩子的世界如同一张白纸,你往上面画什么就是什么。在懵懂无知的年龄,却是记忆力极强盛的时期。让那些韵律优美、意味悠长的古诗词陪伴年少的时光,是父母最应该做的。
当然,因为理解能力的不足,吟诵、熟背这些古诗词,不见得能让他们体会其中的真意。但随着年岁的增长,在生命中的某些时刻,总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那么,你会突然发现,原来你和古代的贤人神交已久。而诗词,也已经于不知不觉中,融入了你的血液,成为你生命的一部分。因为有它们的陪伴,生命也更加充实而丰盈。
还有,先生对于诗词创作的建议,也让我们这些初学创作的人十分受益。她一直坚持,写诗词必须“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也就是说,好的作品是富有生命激情的,那必定是有一种感发的力量。这和我们写作文是同样的道理。词藻再华丽,修饰再精美,如果不能打动人心,那就只如塑料花似的,光有其形,而没有内在鲜活的生命力。
喜欢《若有诗词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叶嘉莹的诗词人生》一书,它让我对先生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也对其人更加肃然起敬。称她为“穿裙子的‘士’,最美的先生,诗词摆渡人”,一点也不为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