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与兰林小主一路同行098号消零专题齐帆齐微课
3岁前才是人的一生中智力和心理发展最快、最关键的时期

3岁前才是人的一生中智力和心理发展最快、最关键的时期

作者: 邵真 | 来源:发表于2022-07-06 19:23 被阅读0次

    (齐帆齐微课)

    “零岁教育”对于当今年轻的父母来说,早已不是一个陌生的词,关于“零岁教育”的书更是比比皆是,但其结果却令人担忧。

    我们曾就对“零岁教育”这一概念作过小范围的调查,80%的父母认为:“零岁教育”就是“早教”,早认字、早学算术、早背儿歌等等。即仅注重语言、认知、逻辑等左脑方面的培养,而创造性思维、能力、性格、人格等右脑和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培养远远未得到重视。我们可以想象,如果一个绝顶聪明而性格孤僻、倔强、自私和缺乏社会能力的人,如何面对高速发展的社会,如何有一个愉快、健康、成功的人生?

    尽管“零岁教育”已深入人心,但真正了解3岁前婴幼儿潜能和心理特点的父母却不多。有一篇文章的名字叫“婴幼儿的潜能父母真的不知道”,它便道出了今日做父母的一个盲区。

    只要我们稍微留意一下那些刚做父母们的情形就会发现:对于3岁前的宝宝,父母们可为宝宝买各种昂贵的名牌——吃的、穿的、用的等等,但对于宝宝的心理成长、智力发展有的人却认为孩子太小没必要多花一些时间和财力,有的或者是显得无能为力,不知道应该从什么地方入手。

    以至于很多宝爸宝妈不得不把小宝宝交给阿姨或奶奶姥姥喂养万事大吉。

    可是对于3岁以后的宝宝来说可就大不一样了,很多家长说可以为了孩子的未来砸锅卖铁,于是开始给孩子买各种高档玩具;送最好的幼儿园,即使花上十几万也在所不惜;周末带着宝宝奔赴各种舞蹈、绘画、钢琴、英语等培训班开发智力,可谓用心良苦。

    而实际上3岁前是人的一生中智力和心理成长最快、最关键的时期。

    “二战期间”,美国一位叫丹尼斯的心理学家曾在孤儿院对婴儿做了一项实验:他把婴儿分为两组,两组都以同样的方式喂养,只是将其中一组与世隔绝,不与他们说任何话和有任何信息交流。后来这一实验遭到社会舆论的谴责和强烈的抗议,实验便停止了。可是当这批被实验的婴儿重返社会时已成为智力低下的幼儿了。尽管专家们精心教育、补救也无济于事。大多数到了19岁时只能达到7岁的智商,有的二十几岁就离开了人世。这虽是一个极端的例子,但它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人的智力发展有一个关键期。

    另外,3岁前也是人的性格、品行和行为模式形成的一个重要时期。心理学家指出:人的行为模式有70%是在6岁前形成的,而3岁前就占了40%;20%是在2岁前形成的。

    只要做过父母的人都会有体会:一般来说,半岁的宝宝在脾性、行为习惯等已经开始慢慢地表现出来了,到了一岁半时就已明显地显现出来,到2岁虽说还没有定性,但已充分表现出来了。

    经验告诉我们,如果当3岁的宝宝动不动就大哭、满地打滚示威的“小皇帝”时,才开始调教的话就很难了。

    可以说3岁前的个性、品性以及行为模式有可能对宝宝以后的成长产生深远的影响。

    这就是为什么,优秀的心理医生在对他的病人作治疗以前要了解其童年和婴幼儿成长的经历和环境,甚至了解他母亲喂奶以及对待他(她)的方式。

    总之,人类从仅仅会用哭泣来表达愿望到用语言表达、从坐立、爬行到直立行走甚至个性性格和行为模式雏形的建立都是在1岁左右完成的。

    可见婴儿期是人一生中成长最快最关键的时期,因此3岁前的教育有着它深远的意义。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然而70%的父母坦言他们的教育是失败的。这是一家机构对7岁以下儿童的父母作的一项调查结果。那么我们如何有效、科学地进行“零岁教育”?

    首先走出零岁教育误区,这些误区包括重视3岁以后的教育,忽略3岁以前的教育;重视智力培养、忽略非智力因素培养;重视左脑教育,忽略右脑教育;违反婴幼儿生理特征主观教育;神童式的教育。

    当然这些教育的误区有很多家长是由于教育观念的问题有意无意的忽略了,因此重视零岁孩子开始的早期教育,也应该引起国家与全社会的重视,因为这毕竟是国家层面的人力资源战略,应投入更多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举办这样的机构。

    (22年度写作营第152篇1517字,累计242952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3岁前才是人的一生中智力和心理发展最快、最关键的时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niyb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