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的乡下,每家每户的门口或院子里都会或整齐或散乱的堆放一些柴火。
那时,能烧煤是有钱人家的事。一般人家是舍不得天天烧煤的,只有天气很热的时候才会烧几天。
听老妈讲,老爸十五六岁就跑百十里路拉煤了,于是我脑海里常常浮现,坎坷不平的灰尘满天的路上,一个少年时而抻直了攀绳,把挺拔的自己弯成一张弓,曲腿,蹬地,时而用稚嫩的肩膀顶住车辕,脚后跟死死地蹬地。脸上汗一道,泥一道的。老爸不讲这些,对于他坎坷人生来说,这都不值一提。
那时乡下不缺烧柴。沟沟坎坎的,风刮开的,鸟衔来的种子随便落在哪里,就在哪里生根,发芽,舒枝,长叶。长在半崖的往往长不大,一场大雨就可能把它连根拔下来。还有长得太密的,也会因为争夺生存空间“适者生存”的淘汰法则,一部分枯死。也有大风刮断的,也有遭雷电劈的。
老爸常常会趁农活收工之便,把这些枯干的树枝拉回家,然后用他那一套家伙儿什,斧子啊,锯啊什么的,把树枝“量才”而用,把试把试,哪是可以做家伙儿把儿的,哪是可以做根椽子的,就用刨子把它修理的光溜溜的,留下来。其余的就用斧子剁吧成一截一截的,整齐地码在院子的一角。
我们那时候放学了也不走“正道”,而是一溜烟跑下学校门前的沟沟,一则沟里浓荫蔽日,凉快,二来沟里常有一些经冬干枯折断的小树枝。我们这些小伙伴儿常常一边打闹,一边瞄着小树枝,看谁眼尖手快,“战利品”多。这些小树枝是用来引火的。一定要用干的,刚折下来的或雨后的不能用,会一直呕烟,即使着了,满屋子烟,灶台边也待不住人。
除过这些树枝,“花柴”(棉花摘后的棉花杆儿),秸秆,油菜杆儿,还有“玉米娥儿”这些晒干都是上好的引火材料。老爸做木工时,刨花也是舍不得丢掉的,用一个很大的荆条编成的筐或大麻包收集起来,撂在废弃的牲口棚下面。
那时烧火的差事是属于七八岁的我的,老爸“封”俺“烧火丫头杨排风”。。听老爸和叔叔伯伯们侃大山,我早知道杨排风是个不一般的角色,只是俺,空有两手黑黑没有杨排风的武功。和伙伴儿们“扮家家”我也不去抢当“穆桂英”,我蛮喜欢杨排风,那也是女中英豪。
若老爸有闲,就会把烧火差事抢了去,而我也不一边玩儿去,喜欢坐在老爸旁边。老爸一边把风箱拉的“呼嗒呼嗒”,一边往里加柴,还会给我讲故事,讲岳飞,讲杨家将,有时也讲西游记,封神榜之类的,可我最感兴趣的还是老爸讲他在城里的所见所闻,从老爸嘴里我知道中国上下五千年文化的灿烂,我还知道,山沟沟外面还有一个神奇的广阔的天地。
秋冬季节烧火最舒服,尤其红薯收获的时候,不光待在火边不冷,还可以烧红薯吃。挑几个大小适中的红薯,埋在炉膛下边的柴灰里,往往饭做好了,红薯也烧好了。但也不那么简单,烧红薯要烧的好也是需要技术哩,红薯的个头儿,灰埋的深浅,还有火的大小,当然还要有耐心,小孩子嘴馋,耐不住性子,刚埋进去就扒拉出来,折腾几次红薯别说烧熟,早“气死”了。
事实上,天还不冷的时候,大人们就已经在虑料过冬的事儿了。烧火的时候,会撺进去较大点的树根或较粗的树枝,不待着透,便抽出来用水泼灭,然后用火钳子敲打敲打,便有黑黑的“火苔儿”一块一块掉下来,如此烧烧敲敲,积攒下来的“火苔儿”冬天便可以烧“炭火盆”,放在屋子里也不怎么烟。
时代发展真是快啊,从烧柴到烧煤再到烧煤气,烧电,天然气,短短数十年。老家村里也通天然气了,许多家都是整体厨房,收拾的城里一样。“烧地锅”也退出了历史舞台,问现在的小孩子,怕“风箱”何物也不知道。我却常常怀念那时瓦蓝瓦蓝的天空,雪白雪白的云朵,还有这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的人间烟火。怀念那渐渐老去的岁月,那渐行渐远的人。
那年代的风箱现在多成了民宿藏品沟底的人家也搬到沟上的新庄了。年轻人多出去打工了,家里的老人对煤气,燃气的使用心里总还是怯怯的。老爸老妈在家也多用电磁炉,又盘了一个新地锅,说是地锅烧的饭香。不过,也就是跌腊月二十几的时候用上几天。老爸赶集买来肉菜,案板上叮叮咣咣一阵子剁成馅儿,调以各种味料,老妈早早发上一大盆子面,准备停当,便架上大火,一笼一笼的蒸肉包,当然少不了我喜欢吃的豆沙包。
菜馍,豆馍,圆馍往往都要蒸上一天,晾一晾,装箱,在城里的我便不用买馍了,年年如此。蒸完馍还要炸肉丸子,煮肉。地锅一直烧到年二十八九才会完成它一年的使命。
这时候,在外打工的人也回来了,农田也不忙了,左邻右舍的都开始走动起来,因为老爸老妈好客随和,天天都有门口的人来坐坐。围着火盆,把手拢在红红的火苗上,聊着打工的见闻,聊着一年的收获,赶巧,还能品尝几个我老妈蒸的香喷喷的肉包子。
于是,烟火裊绕处,那乡情浓郁,那笑声爽朗,那故事绵长……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