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有意思的文章教育专著感受狂欢节
第六章 天下无“差生”,庸人自“造之”

第六章 天下无“差生”,庸人自“造之”

作者: 田园泥土香教育 | 来源:发表于2018-11-16 00:29 被阅读45次

    《中国教育,拿什么拯救你?》

    第六章 天下无“差生”,庸人自“造之”

       

        

    为什么说,天下无“差生”,庸人自“造之”?

       我们看什么是真正的教育!

       真正的教育是什么?

       真正的教育是“一门艺术、一门特殊的艺术、与众不同的艺术”,不是吗?为什么天资上乘的孩子却被自己 的父母给弄成“残废”、弄成“瞎子”?为什么天资有缺陷的孩子被自已的父母给教得“会走”、教得“复明”?这方面的事例屡见报端,并不少见。为什么?前者叫“拔苗助长”,后者叫“道法自然”。

    现举“道法自然”教育例子:

    一、18岁襁褓脑瘫少年,何以高考成绩612分?

    据2013年06月28日【新华网】报道——

    四川有一个与众不同的高考学生,其高考成绩为:语文101分、数学138分、英语124分、理综249分,总分612分,高出四川省重点线50分;可是,谁能够想到取得这样好成绩的是四川省广元市这位特别的考生陈超,却是一名在襁褓中就被确诊为脑瘫的18岁少年。“他生活自理还比较困难,没法拴鞋带,甚至洗澡。”这名18岁的少年,全身最有力的部位是右手,负责吃饭、写字、上网……左手基本丧失活动功能,走路时左脚会颠簸,说话有些口吃。(2013年06月28日【新华网】报道——四川脑瘫少年高考612分 担忧无学校愿意录取)

    当看到这里的时候,我非常的吃惊,这样的高考成绩是如何取得的?

    为什么那么多好胳膊好腿脚的却连个所谓的3本线就就不能过?有的孩子为了仅仅区区几“分”还来一个“投河、跳楼、喝药”等自杀不想活?

    18岁襁褓脑瘫少年,何以高考成绩612分?

    我们先看媒体的部分据道:见到陈超时,他正在家里看书,不时在本子上做着笔记。这名18岁的少年,全身最有力的部位是右手,负责吃饭、写字、上网、左手基本丧失活动功能,走路时左脚会颠簸,说话有些口吃。

    “612分比预计差了10分,主要是输在书写能力上,我写字比同学慢一点,字也难看。”陈超告诉记者。

    18年前,陈超的母亲难产,导致胎儿大脑缺氧。陈超出生后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紧急抢救才保住性命。

    “当时我们都认为没有问题,但10个月大的时候,我们发现他的左手始终握着拳头,不像其他婴儿一样会在床上爬。”陈超的父亲陈玉军说,“医院确诊孩子是脑瘫。”

    为了给陈超看病,陈玉军夫妇跑遍了大半个中国,花光所有积蓄,期间陈超的母亲为此下岗。

    让陈玉军夫妇感到欣慰的是,脑瘫虽然让陈超行动不便,但智力并没有受到影响。进入小学后,陈超开始学习握笔,先努力让笔尖不晃动,再慢慢练习写字速度。初中时,老师曾提议放宽考试时间,但被陈超谢绝,通过不懈地练习,陈超的书写速度大大提高,从未迟交试卷。

    “手脚不方便,读书时更多的时候只有动脑。”陈超说,天生的疾病没有把他摧毁,虽然行动不便,但也因此让他在做任何事时,都喜欢动脑思考、推理,这也造就出色的记忆力。中考时,陈超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广元中学,之后的3年,陈超的成绩一直优秀。

    脑瘫以及引发的多种病症,下岗家庭的困窘,没有让求学路上的陈超比普通孩子慢上一拍。2013年高考,应届毕业的他考出612分的好成绩,整整高出重点分数线50分对于即将填报大学志愿,陈超说,小时候他曾梦想过要到北京、上海上名校,但现在想法渐渐改变了。“父母家人为我付出的已经很多很多了,所以想报考四川大学数学系,离家近一点,方便家人的照顾,减轻父母的负担。”“他生活自理还比较困难,没法拴鞋带,甚至洗澡。”【四川脑瘫少年高考612分 担忧无学校愿意录取 2013年06月28日 新华网】

    我们从上面的报道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有梦想的孩子“陈超说,小时候他想过要到北京、上海上名校”;这是一个自强不息、勤奋刻苦、奋发向上孩子;这是一个有爱心的家庭为了给孩子看病,陈玉军夫妇跑遍了大半个中国,花光所有积蓄,期间陈超的母亲为此下岗;这更是一个成功的家庭教育楷模,给众多的家庭教育带来希望的教育楷模——在教育自己先天脑瘫孩子的毅力与恒心的时候,如“初中时,老师曾提议放宽考试时间,但被陈超谢绝,通过不懈地练习,陈超的书写速度大大提高,从未迟交试卷”。

    父母这样的教育方法恰恰无意识的培养了孩子持之以恒、自强不息的精神。

    18岁襁褓脑瘫少年,之所以在今年的高考中取得成绩612分,完完全全是家庭教育的艺术使然,为什么这样说?

    我是先看真正的教育是什么?

    真正的教育是一门艺术、一门特殊的艺术、与众不同的艺术。

    不是吗?

    今天的教育为什么天资上乘的孩子却被自己的父母给弄成“残废”?弄成“瞎子”?

    为什么天资有缺陷的孩子被自已的父母给教得“会走”?!教得“复明”?!

    今天18岁襁褓脑瘫少年,高考612分的成绩就是这样取得的,如此简单而已!孩子只要想学习,什么人间奇迹都能够创造出来!

    当看到这里的时候,我非常的吃惊,这样的高考成绩是如何取得的?为什么那么多好胳膊好腿脚的却连个所谓的3本线就就不能过?有的孩子为了仅仅区区几“分”还来一个“投河、跳楼、喝药”等自杀不想活? 

    教育就是让孩子自己想学习,如此教育我们的孩子、我们的学生,哪里还有孩子为了区区几个阿拉伯数字就“投河、跳楼、喝药”自杀不想活?

    为什么三感不全的女唇读生,能够“吻”出“状元榜”?

    二、三感不全女唇读生,何以“吻”出“状元榜”?

    2013年7月16日的香港《星岛日报》报道,香港的“高考”成绩15日放榜,英华女校的应届特教生曾芷君,克服身体上的重重障碍:“视觉、听觉、触觉”三感不全,以双唇阅读点字(盲文)教材,挑战须大量阅读的中国文学及英语文学,在本届学历试考获三科5**、两科5*的佳绩,她的分数相当于“状元分”,看到这里,人们禁不住要问,这样的“三感不全”的唇读生,何以“吻”出“状元榜”?

    香港唇读生“吻”出青云路 三感不全获高考佳绩

    三感不全唇读生,何以“吻”出“状元榜”? 

    先看新闻,据中新网7月16日电据香港《星岛日报》报道,香港“高考(微博)”成绩15日放榜,英华女校的应届特教生曾芷君,克服身体上的障碍,以双唇阅读点字(盲文)教材,挑战须大量阅读的中国文学及英语文学,在本届学历试考获三科5**、两科5*的佳绩。

    香港中学学历考试是香港各院校招生的基准之一,相当于内地高考。该考试将结果划分为1-5个等级,第1级为最低,第5级为最高。为配合大学招生,在第5级之中再设5*及5**级予考获5级考生中的成绩优秀者。因此曾芷君的分数相当于“状元分”。

    曾芷君的视觉、听觉、触觉“三感不全”仍然坚毅前行,只因她相信凡事不可逃避,“不然困难以后就跟住我!”

    芷君希望入读香港中文大学的翻译学系或社工学系,以其经历鼓励身体有缺陷的人面对挑战。【2013年7月16日电据香港《星岛日报》香港唇读生“吻”出青云路 三感不全获高考佳绩】

    三感不全唇读生,何以“吻”出“状元榜”?

    曾芷君这个“视觉、听觉、触觉”等多重障碍的特教生到底表现在哪里?

    A.双耳中度至严重听障,平时须戴助听器。

    B.双眼仅看到光影,弱视程度在医学上被界定为完全失明。

    C.双手触触感缺陷,一般失明学生尚可双手触摸点字阅读,但她在四五岁发现手指有触感缺陷,抚摸点字全无感觉,故10多年来一直要用嘴唇一点一点的“读点字”,即使使用发声计算器,亦不自觉按错键。

    曾芷君15日即场示范阅读点字,把笔记放在双唇前,逐字逐句细读内容,骤眼似是亲吻纸张。

    她坦言阅读速度较慢,尤其选修的中国文学科与英语文学科有大量读材,应考一科需时7至10小时,备试时每科只能做一次历届试题,无法操练,“除了食饭、冲凉同睡觉外,其余时间几乎全作阅读,因我比一般学生要花多一倍时间读书。”

    父亲是点心师傅,母亲是全职家庭主妇,生于基层家庭的曾芷君坦言家境紧绌,但从不抱怨与回避,“我的生活简朴而充实”,更接受自己“三感不全”的缺陷,融入主流社会。

    她不仅多年以双唇“食字”苦读,更毅然报考听障考生毋须应考的中英文科聆听考试,“如果今次我选择逃避,这个困难以后都会跟住我!”

    曾芷君最终完成不可能任务,在学历试中英文及通识教育科取得5**,两科文学各取得5*佳绩,数学科则获4级,她感谢家人与老师支持。

    她打算入读中大的翻译学系或社工学系,以助人为业之余,亦希望其经历鼓励身体有缺陷的人,以勇气面对挑战。【2013年7月16日电据香港《星岛日报》香港唇读生“吻”出青云路 三感不全获高考佳绩】

    今天一个家庭贫困的学生,一个“视觉、听觉、触觉”等“三感不全”的学生,何以在高考中“吻”出“状元榜”?

    1.她面对家境紧绌:她不抱怨、更不回避,而是“我的生活简朴而充实”。这是她的贵在行动不抱怨观!同时还是她的世界观!

    2.她面对学习中的重重困难:她仍然坚毅前行,只因她相信凡事不可逃避,只因“不然困难以后就跟住我!”于是,她“除了食饭、冲凉同睡觉外,其余时间几乎全作阅读,因我比一般学生要花多一倍时间读书。”她不仅多年以双唇“食字”苦读,更毅然报考听障考生毋须应考的中英文科聆听考试。这是她的惜时如金观与刻苦勤奋观!这又是她的人生观!

    3.她面对自己身体缺陷:她更勇敢的接受,并且希望自己的经历鼓励身体有缺陷的人,以勇气面对挑战。这是她的奋发向上的我要学习的动力观!这更是她的价值观!!

    当一个人有了这“三观”之后,还怕“视觉、听觉、触觉”等“三感不全”吗?

    当写到这里的时候,我想起了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她不也是“又聋又哑又盲”的“三感不全”吗?在老师沙利文的爱心教育下,她用顽强的毅力,坚韧不拔的意志,克服生理缺陷所造成的精神上的痛苦。且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成为一位才华横溢、学识渊博,掌握英语、法语、德语、拉丁语、希腊语五种文字的著名的作家和教育家。她走遍世界各地,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

    今天的曾芷君学习精神多么像当年的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但愿曾芷君能够真正实现自己的理想,以经历鼓励身体有缺陷的人,以勇气面对命运的挑战!​

    三、为什么笨的人却能变聪明人?

    当写到这里的时候,我想问一句话——

    为什么笨的人能变聪明人?

    为什么聪明的人能变笨人?

    这方面的事例屡见报端,并不少见。

    聪明的人能变笨人的教育叫“拔苗助长”的教育;笨的人能变聪明人的教育叫“道法自然”的教育。

    当写到这里的时候,我想起了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她不也是“又聋又哑又盲”的“三感不全”吗?在老师沙利文的爱心教育下,她用顽强的毅力,坚韧不拔的意志,克服生理缺陷所造成的精神上的痛苦。且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成为一位才华横溢、学识渊博,掌握英语、法语、德语、拉丁语、希腊语五种文字的著名的作家和教育家。她走遍世界各地,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

    海伦.凯勒,美国女作家,残疾教育家。可是她在19个月的时候因为一次猩红热,被迫失去视力和听力。这位又聋又哑又盲的女孩子,在这黑暗、孤独、寂寞的世界里,她自暴自弃、顽皮撒野、自私自利,但在老师沙利文的爱心教育下,她用顽强的毅力,坚韧不拔的意志,克服生理缺陷所造成的精神上的痛苦。基于此,她热爱生活、热爱读书、学习,并学会了说话,有了与其他人沟通的能力。且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成为一位才华横溢、学识渊博,掌握英语、法语、德语、拉丁语、希腊语五种文字的著名的作家和教育家。她走遍世界各地,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并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20世纪美国的十大偶像之一,海伦·凯勒堪称人类意志力的伟大偶像。对此马克·吐温曾说道:“19世纪有两奇人,一个是拿破仑,一个就是海伦·凯勒。拿破仑试图用暴力征服世界,他失败了;海伦•凯勒用笔征服世界,她成功了。”

       南京市聋哑女周婷婷16岁上学,20岁在美国劳特大学攻读硕士学位,走出了一个无声的世界。

        江苏泰兴市盲童吴晶18岁成为世界顶尖级哈佛大学的学生,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金光大道。

       武汉男孩丁丁,这个3岁还不会站,手拿不稳东西,脖子耷拉着,嘴里不断地流口水并被医生断言“非傻即瘫”的脑瘫儿,2007年8月,他以660分的高分,考入北大;2011年4月28日,他成为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面向全国招收的20名保研生之一!

       江西上饶脑瘫男孩曹流考上深圳市信息技术学院,走出一条自强不息的之路。

       吉林脑瘫女孩南希考上挪威的红十字联合大学,走出来一条顽强拼搏的道路。

       看到媒体的这些报道令人欣慰,是父母用心血和泪水让这“哑巴”开口,盲人“复明”,傻瓜“成才”。

    有的没瞎没残,却成为让人带有疑问的:可是?为什么大学生回家啃老祖?为什么硕士生下岗吃低保?为什么博士生在街头去乞讨?为什么状元上街捡破烂?为什么清华学子弃学做起服务生?

      为什么笨的人却能变聪明人?而聪明的人能变笨人?变成了“差学生”。

        看到媒体的这些报道令人欣慰,是父母用心血和泪水让这“哑巴”开口,盲人“复明”,傻瓜“成才”。

    我们应该像他们的父母学习,向他们致敬。可是毕竟这样优秀的父母少之又少。 

    这就是为什么那些资质上乘、聪明伶俐、活波可爱的孩子却被我们的家长给弄瞎,弄残,甚至给弄得远走他乡、音信皆无根本原因。

    这就是为什么笨的人却能变聪明人根本原因?!

    这就是为什么聪明的人能变笨人根本原因?!

       这还是聪明的人,最后变成了真真正正的“差学生”根本原因!

       如今,众多的像陈超、曾芷君、周婷婷、吴晶、曹流这样的学生需要帮助。

        这些其实就是家庭教育的艺术使然,让手脚不方便孩子,读书时更多的时候只有动脑;正如陈超说,天生的疾病没有把我摧毁,虽然行动不便,但也因此让我在做任何事时,都喜欢动脑思考、推理,这也造就出色的记忆力;中考时,陈超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广元中学,之后的3年,陈超的成绩一直优秀,一直优秀到今天的高考。

      18岁襁褓脑瘫少年,高考612分的成绩就是这样取得的;今天的“三感不全”的唇读生“吻”出的“状元榜”就是这样取得的,如此简单而已!孩子只要想学习,什么人间奇迹都能够创造出来!

      变笨”的“差生”有多少?据全国少工委的一项统计,在中国,将有5000多万学生被老师和家长列入“差生”。

      科学研究表明:6岁、10岁、14岁,这三个年龄阶的是少年儿童人生心理上自我概念发展最快的时期。

      所以说,在这三个阶段不要消极地评价孩子——

      什么是“优秀生”?

      什么是“差等生”?

      什么是“英雄”?

      什么是“狗熊”?

      可怕的是,在这个年龄阶段我们已经制造岀5000万多“差生”、“狗熊”。

       更可怕的是这个阶段的“狗熊”如果不在短期内、及时消除孩子的“心灵”之魔,“狗熊”很可能变成永远的“狗熊”。

      最可怕的是我们的孩子当他成人以后,走向社会、走向坟墓的时候还不知道自己的特长、自己的才能、自己为何失败?

       哪里还有什么“人生自信三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气概?

    这是人的悲哀,更是我们教育的悲哀。

       他们为什么考试分数低?厌学?逃学?辍学? 

       教育就是让孩子自己想学习,如此教育我们的孩子、我们的学生,哪里还有孩子为了区区几个阿拉伯数字就“投河、跳楼、喝药”自杀不想活?

       我们知道吗?考试成绩到底能说明什么?学生成绩“差”,这样学生就叫“差生”吗?这个世界真的有“差生”吗?

      实际上,学生分数低、成绩“差”,这叫“差异”,我们岂能单纯叫做“差生”呢?须知世界是由“差异”构成的,人类也是如此。“差异”、“差异”,“差”中有“异”,“异”中有“差”,没有“差异”,不成天下。

      所以说,天下无“差生”,庸人自“造之”!

      他山之石,能否攻玉?

      这样的“他山之石”教育,能攻我们的教育“差异”之玉吗?

      回答:能!一定能!!

      为什么?

    且看第七章 《唯有“差异”多开发——敢叫“差生”换新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清水秋:为这些身残志坚的孩子们点赞!

      本文标题:第六章 天下无“差生”,庸人自“造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oehz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