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秋诗词(一)

作者: 打开一扇向阳窗 | 来源:发表于2020-08-22 17:08 被阅读0次

这几天又见到了久违的蓝天白云,这是在这个污染日益严重的北方小县城难得一见的好天气。秋风渐凉,炽热的夏天渐行渐远。毛泽东那首“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自然涌上心头。抬头看凉风吹过树梢,蔚蓝的天空点缀着散逸的白云,“万类霜天竞自由”。喜欢秋天的凉爽,喜欢漫步在秋天的原野看着眼前的美景体味诗词中那种秋天美的意境。

最喜欢在高中课文中学到的毛泽东那首《沁园春·长沙》里的词句: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磨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竟自由。毛泽东不愧为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心胸开阔,眼前壮美的秋天的景色让他视通万里,心游万仞,囊万物于笔端,意境何等开阔,能让人一扫胸中闷气。

记得当时学习这首词时,语文老师50岁左右,矮个,发少头明,走路说话快节奏。有次在全校组织的一个联欢会上朗诵了毛泽东这首词。当朗诵到“鹰击长空”时,他抬头扬臂,目视手指的指向。念到下句“鱼翔浅底”时,手势折而向下,弯腰低头,同学们便看到了他明明的脑壳,动作很是妩媚可爱。现在想来,都觉得很有趣。

“飒飒秋风生,愁人怨离别。”秋天是一个让人多思的季节。秋风、秋景、秋月、秋树,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季节里,由于作者不同的遭遇不同的情感不同的思绪自会引出不同的吟秋诗句。那年秋天在木兰围场旅游,看到满山松树葱龙,凉风习习,松子遍地,想起杜牧那首《秋夜寄邱二十二员外》: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山空松子落,幽人应未眠。这首诗空灵蕴藉,古淡清幽,意境何等优美,情思何等悠长。如此绵远悠长情思的还有欧阳修的一首《木兰花》: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故敧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秋风渐凉,秋韵渐浓,诗人与伊人天隔一方,飒飒秋风吹动竹叶摇晃的声音竟引起诗人情感上浓厚的哀伤,别恨悠悠,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在秋景中,那轮天上的明月光照万物,世世代代无穷无尽无始无终,更容易引起敏感多情诗人的情愫。月亮也象征时光流逝,岁月蹉跎,人生苦短。曹丕那首《燕歌行》: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但辜限河梁?诗人借相思情人的思念,浇自己心中块垒,可心中怅惘失落的感觉还是通过笔端宣泄了出来。诗圣杜甫那首《月夜忆舍弟》更成为千古名句:“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本是月印万川,可在诗人看来,却是家乡月更明更美,分明是因为思念亲人强烈情感所致。感觉王国维说的那句“一切诗境皆是情境”分明说到了点子上。

相关文章

  • 咏秋诗词(一)

    这几天又见到了久违的蓝天白云,这是在这个污染日益严重的北方小县城难得一见的好天气。秋风渐凉,炽热的夏天渐行渐远。毛...

  • 咏秋诗词(二)

    在所有反映秋思的诗句中,我最喜欢唐代诗人王建的那首《十五夜望月》: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

  • 诗词赏析:咏秋兰

    咏秋兰 清代:静诺 长林众草入秋荒,独有幽姿逗晚香。 每向风前堪寄傲,几因霜后欲留芳。 名流赏鉴还堪佩,空谷知音品...

  • 调一杯秋色,浅斟慢饮!

    秋,入心即为愁。咏秋、慨秋、伤秋、悲秋之绪在古今诗词中几成了一致情性,多数人见芦花惧白头,睹叶落伤调零,耽于秋愁者...

  • 含香含态醉春晖——咏牡丹古诗词赏析(五)

    含香含态醉春晖 ——咏牡丹古诗词赏析(五) 王传学 唐宋以后,咏牡丹诗词有所降温,不过仍有一些具...

  • 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许家浠)

    “中国正流行,经典咏流传”,《经典咏流传》将中华经典的诗词文化与电视媒介、网络平台有机结合,兼顾诗词文化上...

  • 玉京秋.今人写诗词之感叹

    玉京秋.今人诗词感叹 张小笨 唐律绝。盛唐数李杜,调如击节。组词用韵,转叠摊叶。夕照残烟秋水,写寒山,又咏秋雪。伤...

  • 《今日头条首届诗词大会》(第一期)有感

    首届头条诗词会,异彩纷呈耳目新。 头条诗友不逊色,简书文友亦豪情。 各有千秋诗飞扬,咏秋抒怀趣意生。 七律立秋新韵...

  • 秋咏一

    有几枝茱萸, 铺展在蓝色的天幕下, 娇艳欲滴, 宣示俏丽的秋来了。 秋风,将水吹皱, 秋手,将大地抹上色。 远行,...

  • 咏秋(一)

    文/君诺 九月初凉看见秋,逃离朔北下雍州。风遗江水千黄叶,我遇芦花两白头。为采寒英沾泣露,为观枫彩上危楼。夜来星默...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咏秋诗词(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ohsj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