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我的一九九七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刚有互联网的时候,我们都是通过一个叫 Modem 的调制解调器上网的。当然,你还必须拥有一台个人电脑(PC)和一根电话线。同时,还要向电信或其它的ISP(Intenet Serviee Provider)提供商购买服务,从而拥有自己的账号与密码,然后通过拨号ISP提供的号码(如163XX或169XX)接入Internet(互联网)。
当时王君住在外语学校的石头房子(现在是巍峨的国际部大楼),好像是三层的一个单间,似乎不到十平米空间,竟然摆了两台电脑(毕竟我是卖电脑的,呵呵),这在九七年的外语学校甚至重庆主城区,都是件相当土豪的事情。据王君说,当时有个叫廖不振的刚大学毕业的年轻同事,因关系好,就常来玩电脑,实际上就是在电脑上打叫三国志的单机版游戏,有一次他在游戏闯关中一时忘了时间,而王君则暗示他晚了快十二点了她要睡觉了,可这位可爱的廖同学说,没得关系我把声音关了你各自睡嘛我再打一哈哈儿我就不信我打不通关!
当时装电话是有座机费的,就算你一个电话不打一个月也要交五十块左右,这在当时也算是不小的开支,更何况拨号上网一个月的费用也要一百块左右,但换来了当时最高速网速——56Kbps。为了节省流量,不需要上网时是要断开的,为了能高速冲浪,还要避开上网高峰,因此常常在夜深人静时,我们的小屋里会响起嘟——嘟——嘟——的拨号声。
那时的Internet,还没有腾讯,没有百度,没有阿里巴巴,更别说谷歌(Google)、亚马逊(Amazon)、脸书(Facebook)和推特(Twitter)了。这一年,马化腾还在做程序员,给一家叫润讯的通讯公司打工,开发一款叫“传呼机“的软件;李彦洪则刚刚离开华尔街,前往硅谷最有名的搜索引擎公司————InfoSeek;而只有马云放弃了中国黄页,继续从事着跟互联网+经贸相关的事情……
新浪那时的Internet,没有QQ只有ICQ,没有博客只有留言板,没有门户只有黄页,没有论坛只有BBS,那时互联网是个稚嫩素颜的小萝莉,嘟着小嘴儿在人群涌动的广场吹起一串串美丽的肥皂泡泡,它们在阳光下色彩绚丽,不时引人驻足观看。当时人气比较旺的是BBS,而BBS中人气最旺的莫过于瀛海威、水木清华和四方利通,前者作为当时中国第一家也是最大的网络公司于2002年倒闭,中者是大学校园BBS的代表,大话西游周星驰及其无厘头在大陆的风靡就源于清华学子在水木清华的上追捧,而后者曾因一篇名为《大连金州不相信眼泪》而风靡于广大(足)球迷,后因30岁的王志东用其40%的股权换回的650万美元(后来才知这种钱叫“风险投资”)作了个新网站,并取名叫“新浪”。
雅虎 搜狐 网易如果说当时最牛的,国外应该是雅虎,国内则是搜狐和网易。六月,丁磊创办网易,开通了163的域名,推出了网易BBS,推出全中文搜索引擎服务,并于第二年初开通国内首家免费电子邮件服务,并且推出免费域名系统。十一月,张朝阳将它的分类搜索引擎更名为”搜狐“,并得到了第二轮融资,并于第二年正式成立搜狐网。
那一年伟人长辞,那一年东南亚金融危机,那一年香港股灾,那一年巨人破产,也在那一年,重庆直辖。
那一年七月,王君从綦江跑到重庆教书,那一年我在綦江开了家叫”捷诚电脑“的公司,那一年在重庆,我用一个叫”猫“的东西,第一次拨号上了网,一年后,我的第一个个人网站在网易问世,它叫”语文在线“。其实,它就是一堆纯静态的HTML页面聚合,唯一的动态功能是ISP提供的留言板,我也不记得上面发了些什么内容,似乎就是把王君订阅的一些语文报刊上的内容,以手打的方式强行转载,就这样,还收到了一条至今还在鼓舞我的留言,留言说语文在线是语文教学网络化的前驱,留言者是华中师大的一个教授。
那一年十一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首次发布《中国Internet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大陆上网计算机总数为29.9万台,其中直接上网计算机4.9万台,拨号上网计算机25万台;国际出入口线路共22条,带宽总容量为26.64Mbps;万维网(WWW)站点数约为1500个;CN下注册的域名4066个;上网用户数为62万。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国内外学界和业界将其视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新兴的大众传媒,第四媒体概念的出现,标志着人们已将互联网视为独立的媒体形态。
直到现在,依然有部分权威专家将那一年年称为互联网元年。
那一年是一九九七年。
强烈建议七零后的读者听听艾静的《我的1997》
(待续)
扫一扫,关注语文湿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