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这么多年,我终于发现了那些让我喜欢的人的特质,他们总是生机勃勃的,有自己喜欢的事情,不过多的干涉别人的生活,懂得人际交往的边界,不四处炫耀自己所拥有的一切,言辞温和,与人为善,适度的野心。容得下生命的不完美,也经得起世事的颠簸,将人生的一切都根植于生活。」
今天有个朋友跟我聊到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分享出来跟大家一起探讨探讨。
01
朋友小A有个关系还不错的同事,叫阿文。阿文经常有些事情会找小A帮忙,有时候借点小钱,有时候帮忙做个文档,有时候解决一些专业上的难题,等等等,总之阿文有什么事情第一时间都会想到小A。
最近的频率越来越高,小A也有点疲于应付,有时候不太想帮她做了,但是好像不答应她,小A又比较内疚,同时也觉得她好像确实应付不来,很可怜。
小A自己也很累,现在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我说你知道有个心理游戏叫做卡普曼三角形吗?
先上图吧。
02
卡普曼Karpman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博士,他在多年的心理研究中发现人际关系中经常会玩一个三角形游戏,包括迫害者、拯救者与受害者这三个角色,而每一个人都在这三个不同的角色中不停地互换位置。
如果迫害者过分地压迫和攻击、指责,受害者过于接受来自迫害者的压迫、攻击和指责,拯救者过于热心地帮助被害者的时候,心理游戏便开始。
比如在小A的例子。最开始阿文确实有困难的时候,这个困难的迫害者可能是一个人(比如上司),也可能是一件事(比如经常加班),总之她变成了受害者,这时候她找到了小A。小A正好跟她平常关系也可以,顺便帮她解决了这个问题,双方都很高兴。
小A觉得她的问题是自己帮忙解决的,自己在阿文心中是比较有价值或者有能力的。看起来好像小A是在帮她,是个拯救者,实际上小A自己也获得了一些东西。而阿文肯定很感激:「你终于来救我了!还是有人会帮助我的!」
就这样她们都对彼此很满意,度过了甜蜜的一段时期,下次,她再有问题,继续找小A,小A依然帮助她,过程和结果也感觉都不错。
慢慢地,次数增加,阿文就会一有什么困难的事情马上去找小A,她觉得小A一定会能帮助她,而小A自己也觉得,前面都是我在帮她,怎么可以这次不帮她呢?但是小A确实自己也有很多事情,于是心里就会嘀咕:「为什么还让我帮忙啊,我又不是你妈……」
所以一边有些许的抱怨,一边还在帮她;再慢慢地,抱怨加大,心中的情绪越来越多,开始觉得自己是个受害者,并跟其他人抱怨同事:「真的好累啊,她怎么什么事情都来问我?」或者甚至找其他的同事一起分担,那小A这时候就变成了迫害者,其他的同事就变成了拯救者。
等到有一天,小A不想帮忙了,甚至以吵架收场,阿文很愤怒,开始抱怨或者攻击小A,阿文反而变成了迫害者,小A又变成了受害者。
就这样,小A和阿文在这三个角色里跑来跑去,不间断地玩着这个心理游戏。最后双方都很挫败和沮丧,关系破裂。
03
所以,我跟小A说,最初的几次互动表面上你是在帮她,但背后其实是你自己的需要,后来你委屈自己去一再帮忙,想再维持好的关系,实际上当你第一次开始抱怨的时候,关系就已经开始破裂了。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问,那怎么跳出这个游戏呢?
其实只要游戏中的当事人,任何一方,从角色中脱离出来,游戏便会终止。
对于拯救者,不要把别人看得太低下,更不要认为「我必须帮助别人,因为他们不够好,无法帮助自己」。每个人都有自己该负的责任。同时,当你察觉到你内心开始有不满和怨恨时,主动拒绝。也许你会担心你们的关系不复存在,但是如果一份关系充满牺牲、内疚和怨恨,还不如不要。
对于受害者,潜意识是认为自己没有足够的能力,不够好。会经常从拯救者那边寻求帮助,甚至有时候会向迫害者贬低自己。如果能早一点意识到这些问题,也同样能终止游戏。受害者能察觉拯救者的不便,同时不要给自己设限,不要贴上「我不行」的标签,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完成自己的事情,担负起自己该担负的责任。
对于迫害者,潜意识是「我那么努力,你却在拖我后腿」,所以经常会贬低他人,甚至希望控制对方,达到自己的想法。本质上还是对自己无能的一种逃避,同时也不能承担属于自己的那部分责任。
事实上,就是「责任」两个字。
之所以我们会陷入这三个角色的混乱中,是因为我们没有找到自己的边界,也不清楚别人的边界,随便干预。更不明白自己内心的需要,不敢承担自己的责任。
一份高品质的人际关系需要我们更好地观察自己是否陷入这个心理游戏中,同时要遵从自己的内心,明确彼此的界限。
PS:真正让你烦闷苦恼的从来都不是爱情、不是事业、更不是人际关系。那些只是表面原因,你费尽心力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问题,到头来该郁闷还是郁闷。真正的烦心事只有三件:没吃好,没睡好、贫穷。你想开心?很简单:吃点东西睡觉,明天努力挣钱!
何以解忧,唯有暴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