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论语学习第十章

论语学习第十章

作者: 魔笛大公举 | 来源:发表于2016-01-21 21:16 被阅读0次

10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温顺恭良让是一种精神境界,也是一种追求,更是一种道德素养。

温,柔和义。做人要温柔,良,易善义。做人要善良;恭,庄顺义。做人要恭敬;俭,节制义。让,谦逊义。一个人如果具备了这五大特征那么这个人必然拥有常人值得学习的很多地方。

孔子之所以受到各国统治者的礼遇和器重,就在于孔子具备有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的道德品格。例如,这五种道德品质中的“让”,在人格的塑造过程中,就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让”是在功名利权上先人后己,在职责义务上先己后人。让用之于外交如国事访问,也是合乎客观需要的一个重要条件。孔子就是因具有这种品格,所以每到一个国家,都受到各国国君的礼遇。孔子认为,好胜,争取名声;夸功,争取名利;争不到便怨恨别人,以及在名利上贪心不足,都不符合让的原则。据此可知,让这一基本原则形成社会风尚的可贵之处是:就人情而言,长谦让名利地位之风,人们就多学别人所长而鉴人所短。前者可以导人于团结、亲睦、向善;后者则诱人嫉贤妒能。二者的社会效果截然相反。


1.11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孔子说:“父亲在的时候看他的志向,父亲不在,看他的行为,三年没有改变父亲的意愿算得上是孝敬。如果他的父亲死了三年以后他依旧还是向他父亲生前那样坚持固有的为人准则,那么这个人就算是做到了孝道。”

我认为这或许是讲一种坚持,一种忠于自己内心的做法,而不是惺惺作态的作秀。

忠于自己,听从内心的人才是最真实的人,才是最聪明的人。他懂得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并为之努力,不断挖掘自己的真爱。这个世界存在另外一种人,是与之恰恰相反的。他们只是盲从,只知追随,却不知道自己跟从的是什么,是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不是真的需要这些,他们像一群没有灵魂的夜游人……其实我们身边也存在很多这样的人,对于这群人,其实只需要引导,需要他们自救。自己给自己制定一个计划,设定一个完成目标的期限。

相关文章

  • 君子处世以义为基准,而不会厚此薄彼---学《论语 里仁第四》第十

    今天学习了《论语 里仁第四》第十章: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首先先了...

  • 乱了昭穆是不可取的---学论语《八佾》篇第十章

    写于20171130 今天学习了论语《八佾第三》第十章: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这章也...

  • 论语学习第十章

    10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

  • 《论语》日日谈 第21期

    《论语》日日谈 第21期 本章为《论语》:里仁篇第十章 【原文】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①,无莫也②,义之...

  • 《述而第七》第十章讲解之三讲解者:王凯

    《述而第七》第十章讲解之三讲解者:王凯 各位同学,大家好!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论语·述而篇》的第10章。按照背读进...

  • 恭敬待人,以身示范

    今天学习的是《论语》子罕第九的第十章: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 本句话释义:孔...

  • 如何取信于人

    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是兰若共背论语第749天,我们接着学习子张第十九第十章,先恭诵原文: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

  • 《论语》日日谈 第64期

    《论语》日日谈 第64期 本章为《论语》:雍也篇第六篇第十章 【原文】 伯牛有疾①。子问之,自牖执其手②,曰:“亡...

  • 学习学习方法ing

    最近跟随得到中靳大成老师的《论语通读》课程学习《论语》,为何要学习《论语》,主要想通过系统学习《论语》对如...

  • 《论语·雍也篇》第十章

    朋友们好!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论语·雍也篇》第十章,先恭诵原文——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学习第十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owlk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