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古文里的猴:朝三暮四

古文里的猴:朝三暮四

作者: 麦米荐书 | 来源:发表于2022-06-06 16:11 被阅读0次

原文:

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损其家口,充狙之欲。俄而匮焉,将限其食。恐众狙之不驯于己也,先诳之曰:“与若芧,朝三而暮四,足乎?”众狙皆起而怒。俄而曰:“与若芧,朝四而暮三,足乎?”众狙皆伏而喜。物之以能鄙相笼,皆犹此也。圣人以智笼群愚,亦犹狙公之以智笼众狙也。名实不亏,使其喜怒哉!(引自《列子·黄帝》)


释义:

宋国有位养猴的老人,因喜爱猴子,就成群豢养。

他与猴子心意相通,能理解猴子各种行为的意图,猴子们也深得他的欢心。为了养猴,老人宁愿减少家人的口粮,也要让猴子吃饱。可没过多久,存粮开始匮乏,老人意识到必须要限制猴子们的食量了。

可他害怕众猴不肯依从自己,只好采取哄骗的手段。

他先对猴子们说:“给你们吃橡子,早上三颗晚上四颗,够吗?”

众猴听罢,不肯依从,全都怒气冲冲。

过了一会儿,老人又说:“那就早上四颗晚上三颗,够吗?”

猴子们转怒为喜,全都趴在地上向老人行礼。

天地之所以要让有能力的人与平凡人相互利用,正是这个道理。圣人用智慧领导愚人,就像养猴的老人凭智慧笼络众猴,橡子的名称和数量从未增减,却能牵动猴子们的喜怒啊!


引申:

庄子曾经引用过这则典故,详见《庄子·齐物论》),总结道:“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是之谓两行。”

意思是:“圣人对待‘是非’,总是任其自然,不是不非,就超越了‘是非’本身。”

相关文章

  • 古文里的猴:朝三暮四

    原文: 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损其家口,充狙之欲。俄而匮焉,将限其食。恐众狙之不驯...

  • 你喜欢朝三慕四还是朝四暮三呢

    朝三暮四的出处 朝三暮四这个寓言故事出自于《庄子·齐物论》,在战国时期宋国,有个喜欢养猴子的人,因在院中养了很多猴...

  • 「原创」海丰阿东:巧用朝三暮四的原理来卖糖果

    「原创」海丰阿东:巧用朝三暮四的原理来卖糖果 朝三暮四这个成语,许多人可能都是知道的。实际上那个养猴人是挺聪明的。...

  • 成语:"朝三暮四″

    宋人狙公善养猴,猴食不济,猴懂狙公语。 狙公说:我早上给你们三个枣子,晚上给四个,朝三暮四行吗?猴子们嫌给的太少,...

  • 成语故事:朝三暮四

    【朝三暮四】zhāo sān mù sì,原指一养猴人以果子饲养猴子,施以诈术骗猴的故事,后用以比喻变化多端,捉摸...

  • 朝三暮四

    朝三暮四这则成语相信大家都听过,岀自宋朝一个养猴人喂养猴子的故事,三”和“四”本意是指数量,养猴的老头在早...

  • 罗永浩终于向商业规律低下了头

    在《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创业故事》里,罗永浩说: 我们都听过那个“朝三暮四”的故事是吧。养猴的人说,早上给3颗果子,晚...

  • 古文诗词常用的典故:朝三暮四

    时光不会辜负读书的你—— 【典源】《庄子·齐物论》:“狙公赋芧(xù,栗子)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

  • 话说“猴精”

    众所周知,有一个成语故事叫“朝三暮四”。传说宋国养猴人狙公养了很多猴子,猴子能够完全听懂他的话,他对猴子的...

  • 2017-12-01

    在所有朝三暮四里,我最喜欢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古文里的猴:朝三暮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oyjm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