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夺冠大冷门
万万没有想到,一场将近4小时的自行车比赛,会爆出夺冠大冷门,而且是那么得“匪夷所思”,因为她完全没按常理出牌!
她一开始就选择冲了出去,一路当兔子领骑,不管什么风阻大小,只是疯狂向前奔袭。
她叫安娜·基森霍夫(Anna Kiesenhofer),在这场东京奥运会女子公路自行车赛之前,没有人知道她是谁,现在,她的名字已经响彻全球了。
她没有教练,没有队友,没有队医,独自一人首次参加奥运会女子公路自行车赛,凭一己之力为奥地利赢得了125年以来首枚自行车比赛金牌。
孤身一人奔赴了赛场,并最终以奥运冠军的身份离开。
突然杀出的黑马着实让人意想不到。
以至于已经拿过3次世界冠军的荷兰选手弗洛腾在冲过终点线后,一度以为自己获得了金牌。
02比赛的意义
在奥地利,自行车比赛一直属于冷门项目,国民关注基本为0,也只有她认真起来,申请了去参加东京奥运会。
安娜从头到尾就是自己训练配营养组装备,搜集比赛数据资料制订策略,加上她全程给自己领骑,生活中也只跟自己信任的人做朋友,一个人活成一支队伍这句话,在她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而真正的队伍在干嘛?
她们的确一直在认真执行着策略,荷兰的几个队员在最后大概十公里时还在为冲出去的弗洛腾压着大部队的速度,挡着其他对手冒头,车手之间不得不在大部队里内部消耗。
这不禁让人想问,比赛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是为了比别人骑得更快么?是为了自己能拿第一,所以要不择手段踩着别人吗?
03只和自己比
安娜在犹如一生那么漫长的4小时比赛里,一直是那个纯粹的,坚定的,享受自己旅程的独行侠,只是恰好第一个到达了终点。
谁也不会猜到她竟然是个一路读数学读到博士后的学霸,骑自行车只是她的业余爱好。
在她身上,我们看到了发挥到极致的忘我无他的拼搏精神,看到人要如何坚持自我超越自我,甚至看到了人在内卷的混沌里如何脱身的方法论。
回到我们自己身上,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里,我们是不是也在长久的竞争中,迷失了自己,甚至在养孩子这件事上,也无意识地让孩子加入了这种永远只盯着别人的竞争内耗中。
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我要做什么?
我喜欢什么?
我的目标是什么?
……
这些需要不断向内探索的命题,是每个孩子们成长中必不可少的追问,可身在激烈的竞争中,在追求高分和名校的单一标准下,这一切都在比较中被抹杀,被跳过了。
很多人常把“只和自己比”用作竞争落后时的自我安慰,但安娜在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只和自己比”才是完全甩开内卷格局的人生终极命题,金牌、名利、声望或者金钱,都只是旅程中的附加物。
可是,观自在,向内求,只和自己比,能做到的又有几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