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他山之石生活家谈写作
输出(写作)如何倒逼输入(阅读)?

输出(写作)如何倒逼输入(阅读)?

作者: 水波杨山 | 来源:发表于2017-04-25 11:33 被阅读82次

(1)

输出倒逼输入。

几个月前,我从剽悍一只猫那里听到这句话。

当时若有所悟,随后就很快淡忘了。

那时我对自己要求不高,只要能坚持写下去就ok了,而凭我原本的储备,这不难做到。

现在我对自己的要求变了,不仅要能够写下去,还要越写越好。

只有这样,读者才能越来越信赖我,才能更愿意读我的文章,并乐意转发。

只有更多人读我,并且养成关注我的习惯,我才有机会生存。

是的,生存。

在我辞职之前,缺乏生存的危机感。

现在开始有了,就在今天上午,领导告诉我,单位给我交的社保,到5月份就停了。

那么,从此我要自己交社保了。

不能靠单位了。

怎么办?

除了写作,我一无所长。

那么,只有靠这支笔养活自己了。

汪曾祺1946年到上海,找不到工作,心情恶劣,被老师沈从文大骂:“为了一时的困难,就这样哭哭啼啼的,甚至想到要自杀,真是没出息!你手中有一支笔,怕什么!”

沈从文用一支笔打下一个天下,汪曾祺用一支笔打下一个天下,我为什么不能向前辈学习呢?

可是,怎么学?

不要想退路,只管奋力前行——文章必须越写越好。

那么,就不能再靠吃老本混日子。

于是,如何输出倒逼输入,然后输入稳定高效,最后输出优质高产,就成为我每天考虑的问题。

近期写的几篇文章,有写作的感悟,也有看综艺节目的收获,还有读书的感受,这些文章的写作过程都涉及了倒逼输入的问题,于是有一天我突然灵光一闪:原来输出是这样倒逼输入的,明白了!

那么,现在,我就把我“明白”的过程与你分享。

(2)

我的老师汤小小近期写过一篇文章,叫做:《读书要有功利心》,文中也提到输出倒逼输入的问题。

汤老师说,她为了日更公众号而找选题,常常“求知若渴地去读书。”

譬如去读心理、思维类的书,开阔思路。

再如为写历史类文章,就去大量阅读历史类的书。

而老师的读书方法更是有趣,就是走马观花地读,读到新颖的观点,写文章的灵感就有了,至于其它的内容,就随它去。

老师说,“保持兴趣,是一件特别重要的事情。”

这种方法周国平总结为“不求甚解”:“......不妨就当作闲书来读,阅读的心态和方式应当是轻松的......先读那些读得懂、能够引起自己兴趣的著作和章节。”

这样读书的好处呢,周国平说,“这里有一个浸染和熏陶的过程,人文修养就是这样熏染出来的。”

当然,基本前提是,最好多去读大师们的经典原著,所谓取法乎上,可得其中,即便大部分读不懂,那剩下的,也够你受用无穷了。

凭这样的方法,每日不断积累,然后再将输入的营养通过文章输出,如此循环,就是文章越写越受欢迎的过程了。

(3)

讲罢名家与大咖,再说说我们这些刚起步的写作者,道理其实是一样的。

我的师兄渝都都今天更新的公众号文章,叫做《请让这样的中国人家喻户晓,他们才应该是超级明星》,用翔实的资料证明了一个道理:钱学森、钱三强等,是他们这些专注于现代军事最前沿技术的科学家们,打造了我们的国之重器,如氢弹、航母等,才为我们保障了一个和平建设的良好环境。

我给他留言说,能写出这种纵览国际风云的文章,“信手拈来靠底蕴”。

他的回答是:“具体的要靠资料查阅。”

你看,渝师兄为写此文,去查阅了相关资料,这就是倒逼输入。

据我所知,很多作者就是这样做的,每天都在为写文章而补充知识。

近期我的两个细读经典系列都写出了首篇文章,一个是细读宋词,一个是细读金庸小说。

在写这两个细读经典系列的过程中,我像在学校上自习课一样,非常仔细地读文本,非常用功地记笔记,收获满满之后写成文章与大家分享,那过程,真是一种愉快的体验!

这是我为了文章输出而进行的细致的阅读输入。

我的上一篇文章写了三位文艺界名人,他们分别身处不同领域:钢琴家吴纯、美术与服装造型艺术家叶锦添,以及文学理论研究专家叶嘉莹。

为介绍他们的生平,我做了好一番资料搜寻工作,文章写成了,我的文化视野与精神坐标中也便多了三个重要的点。

这是为文章写作而做的博览。

你看,精读也好,博览也罢,都是写作给了我动力。

为了写好文章,我带着强烈兴趣遨游知识海洋,不但扩大了知识面,还通过对那些文化传播者们的深入了解,通过他们的榜样作用,增强了自己运用学到的知识自助并助人的精神信念。

(4)

最后,最重要的,就是我在写作过程中,为了深化思想认识,逐渐培养出了深度思考的良好习惯。

写作这种知识输出的工作,对思维训练这种能力输入的倒逼,真的效果极佳。

4月23日《剽悍晨读》,介绍了一本书,叫做《哈佛的6堂独立思考课》,其中提到深度思考时,介绍了一个“以教带学”的训练方法——

“想象你对一个5岁的小孩解释这些问题,如果自己不能把话说得极其简单易懂,让这个小朋友也能听明白,那你一定没有思考彻底。”

阅读自媒体文章的,当然不是5岁的小孩,但是,他们的阅读,毫无例外都是要求越轻松越不费力气越好的,这和5岁孩子的状态其实相差无几。

所以,如果你想把深奥的道理与复杂的知识讲得让他们一听就懂,你就真的要好好地自己先彻底消化。

自媒体读者另一个与5岁孩子相差无几的特点,是喜欢听故事。

听故事多轻松愉快有趣呀!

所以,写作还倒逼你去学习讲好故事哩!

相关文章

  • 输出(写作)如何倒逼输入(阅读)?

    (1) 输出倒逼输入。 几个月前,我从剽悍一只猫那里听到这句话。 当时若有所悟,随后就很快淡忘了。 那时我对自己要...

  • 战胜阅读遗忘曲线(一)——倍速阅读法

    对于喜欢写作的人来说,“输出倒逼输入”是一种共识,从字面意思来理解,写作——输出的前提是输入——阅读,阅读是写作的...

  • 孩子的教育

    阅读 演讲 写作 这是我想让孩子从小要养成的三大习惯! 阅读是输入,演讲和写作是输出,用输出倒逼输入,让成长有迹可...

  • 多看好文章,才能写出好文章

    有一种说法是:输入驱动输出,输出倒逼输入,阅读写作不分家。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这句话,那为什么写作的人,要持续阅读输...

  • 我为什么要参加30天高效读书写作训练营

    关注弘丹老师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听过弘丹老师讲如何快速阅读,如何输出倒逼输入,倡导“终身写作,终身成长”,深深...

  • 阅读分享1~《一个月的写作课,我收获了什么?》

    今天,我开启了每日阅读分享之路,写阅读后的感受,增加输出量,进而增加阅读量,积累词汇量,输出倒逼输入,阅读和写作力...

  • 如何“输出倒逼输入”?

    前段时间疯狂地看大牛们的文章,有个概念出现的频率还蛮高的,那就是——“输出倒逼输入”。第一次看到这个表述的时...

  • 输出如何倒逼输入?

    之前一直听罗胖叨咕要经常使自己输出倒逼输入。 最近听到一些抖音大神也鼓吹着要通过输出倒逼输入。 我听着这句话,刚开...

  • 知识点>>输血

    Output Push Input Learning. 输出倒逼输入。 最近特别喜欢的名词:“输出倒逼输入”。自己...

  • 我为什么参加21天写作训练营

    我报名参加写作训练营,想要练习写作的原因,是想通过文字输出倒逼输入,倒逼思考,倒逼思维框架的升级。在我看来写作本身...

网友评论

  • sai:什么叫倒逼

本文标题:输出(写作)如何倒逼输入(阅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qcvz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