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饭,从准备食材到烹饪再到最后热气腾腾的摆在桌上算结束。写作,从构思到提笔再到最后成文算结束。做饭,以让人产生饱腹满足感为归宿,那么,写作的归宿呢?
在简书上写东西两个多月了,陆陆续续写了一些幼稚的东西,也如预料中一样没有引起多大反响。
两个月前也是这样一个深夜,我凭记忆找到了这个APP,然后下载,注册。
随便发表了一篇旧文,然后安然入睡。
第二天打开简书,居然发现有十几个阅读量,那种感觉是特别新奇的,我就真的像是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兴奋了一整天。
而后我坚持每天都写一些东西,但是现实与理想总是有很大差距的,很多时候我花了几小时写的文章甚至阅读量只有个位数。
好再我是一个特别容易消化失落的人,于是也就坚持写,几千字几千字,哪怕没人看。
这两个月,我的生活因为简书,确实有了一些细微的变化。
从小我就热爱写作,老师布置的每一篇作文我都绞尽脑汁得写好。老师也总是夸奖我,心思细腻,文风成熟。
从初中开始写日记,一年一本,一直到高中毕业。可以说,写作这个东西,它是我人生很重要的一部分,可我从未想过我为什么要写作。
今天刷牙的时候,我对着镜子里的自己问了这个问题,沉思了很久,遂动笔。
一开始我认为自己并无特别目的,只是单纯得为了写作而写作。
我喜欢写作文和日记仅仅是因为我喜欢,这种东西与生俱来,给不出什么理由。就像我喜欢做饭,就是因为我爱吃,没什么别的理由。
简书与日记不同的是,它不是一个私人化的东西,你发表的东西,是可能被人看到的。这种感觉很奇妙,就跟我开了一家餐馆,从此以后,除了我自己,还有别人能吃到我做的饭。
无论是做给自己吃,还是与他人分享,我享受的是做饭的过程,有何目的?
再后来,我又想,任何事都是有目的的,就像一个命题包括原因、关系、结果。
小的时候,只要自己的作文得到老师的夸奖,就会开心,而分数平平,就会失落。
再后来写日记,是喜是忧都无人分享。写了厚厚的好几本,总归是自言自语,十分孤独。
在简书获得了十几个阅读量的那晚,我头一次体会到,有人看到自己的文字是什么感受。
就像,新开业的餐馆,突然来了几位客人,我手忙脚乱得做饭,生怕客人吃得不开心。
有的客人吃了几口就不吃了,有的客人吃完就走了,还有很少数的客人,他们留下来鼓励我,“做得不错,继续努力哦!”
那种被认可的感觉是会上瘾的,我从前写作只为表达自己内心所想,后来,我想得到别人的喜爱与认可。
可是,在自己熬夜熬到三四点写完一篇文章之后,满怀期待得渴望得到一些认可,然后希望一点点落空,这是常有的事。
菜都凉了,为什么我的客人还不来?
是不是我做得不好吃?大家都喜欢吃什么样的?如果我按照大家喜欢的口味做,会不会就有比较多的人喜欢吃?
是不是只要我写大家喜欢看的文章类型,就能得到我想要的认可?
我不止一次这么怀疑过自己。
可是,那就不是我真正想要写的东西了。
我记得之前在哪里看过一句话,差不多是说,除非你是那种鼎鼎有名的大文豪,不然,没有人愿意去读你那贫瘠的精神世界与无病呻吟。
我因为这段话失落了很久,觉得写作这条路就跟雾霾一样灰蒙蒙看不到尽头。
我问自己,最开始,为什么要写东西?
我开始写日记的时候,应该是我初入青春期渐渐变得敏感的时候。第一次体会到“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可与人言者无二三”那种无奈。那算是开端。
那段时间极度的孤独,悲伤亦或是快乐根本无人分享,于是我把一切喜怒哀乐都写在日记里。那是一个自愈的过程,就像因为自己肚子饿,所以学会了做饭。后来,能自己填饱肚子了,竟然慢慢爱上了做饭。
填饱肚子是为了减轻痛苦,这是初衷。
慢慢爱上做饭,爱上写作,是自然而然的,这是过程。
而这条路能给我带了什么结果,我预料不到,是好是坏,其实也没什么关系。
有人喜欢看我写的东西自然欢喜,无人问津我也不会就此停笔。
能让别人产生共鸣是好事,不能的话,一开始就是为了取悦自己而做的事,自得其乐,不也是如愿?
最后,还是对每一位给予过鼓励的客人表示感谢。对那些刚推开店门,亦或是过路人,准备好一句,“欢迎光临,我的世界。”
『写作』如『做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