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追风筝的人》看教育

作者: 小肆小姐 | 来源:发表于2017-06-18 03:07 被阅读0次

    在眼泪中看完本书。这是一个真正“感人至深”的故事。阅读过程中五味杂陈,思绪纷飞。就像文中索拉雅说的,好书总是跟悲伤的故事有关。

    哈桑“为你,千千万万遍”这种卑微又忠诚的付出动人心弦。

    阿米尔父亲的乐善好施与勇敢,在逃亡路上为同胞在枪口下毫不畏惧的胆识令人感动。

    阿米尔成长历程的起起落落,最后走上“成为好人的路”,得到自我救赎让人欣慰。

    为“阿富汗有很多儿童,但没有童年”而痛心,“战争把父亲变成阿富汗的稀缺物品”,战争下的阿富汗成了废墟与坟墓,放眼望去全是苦难。

    阿塞夫这样打着信仰的使命做尽坏事的背道者,行凶还带着念珠,杀人又做祷告的行为格外讽刺。“音乐只要传进塔利班的耳朵,就不算是罪恶”掩耳盗铃式的麻木不仁让人愤恨。

    宗教冲突、种族歧视下惨无人道的人间悲剧。再次泪目。

    命运就像一个轮回,在阿米尔与哈桑间。“阿米尔与哈桑,喀布尔的苏丹”。

    没有良心、没有美德的人不会痛苦。

    2001年9月11日美国的9.11事件后,第一次有了“战争”意识,第一次关注阿富汗这个国家。还记得当时所有的娱乐性节目忽然都停掉了,然后几乎所有的电视频道都为事件直播。“恐怖主义”、“战争”、“本.拉登”、“塔利班”等词不断地从新闻中听到。读了本书才知道,"9.11"之前的阿富汗已经在俄侵、内战中苦熬了二十多年。联想到新中国的成立,和平如此可贵。为空气感恩,为光芒感恩,为仍活着感恩。

    教育工作者总是对教育话题比较敏感。下文讨论阿米尔父亲的教育方式。

    “走开,现在就走开,"他会说,“这是大人的时间。你为什么不回去看你自己的书本呢?”他会关上门,留下我独自纳闷:何以他总是只有大人的时间?我坐在门口,膝盖抵着胸膛。我坐上一个钟头,有时两个钟头,听着他们的笑声,他们的谈话声。

    手机已经取代了银行,取代了电视,取代了相机,甚至取代了亲情。人们的生活因为智能手机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邻居曾发过一个视频,视频中一对母女在逛商场,妈妈一直低头按着手机,女儿则抓着妈妈的衣角,女儿多次试图与妈妈谈话,但妈妈忙着与手机谈话。女儿中途放手走丢了妈妈也未能及时察觉。女儿一直望着妈妈,而妈妈一直望着手机的画面太深刻了。手机占用了多少“大人时间”?又有多少“大人时间”忽视了对子女的陪伴?

    拉辛汗笑起来。“孩子又不是图画练习册,你不能光顾着要涂上自己喜欢的色彩。

    前天有位妈妈给我发来了一张古筝的图片,说是刚买了一张想让两个女儿学习。这是一位酷爱古典的妈妈,平时对旗袍、古典乐有着偏执的喜爱。从她发来的图片,我看到了她所喜欢的色彩,但愿她的女儿们能一样地喜欢。

    208的邻居孩子4岁,刚刚上幼儿园,每天6点多才回家,问其原因,爸爸说放学后留在园里补习英语。这在深圳是很普遍的现象,才上幼儿园的孩子啊。我婉转地表示为时过早,是否太过焦虑了。爸爸一个劲地说,有补还是有用啊。现如今英语是走向国际的前提。咱们做不到,必须得让孩子做到。每天趁早贪黑的,全是为了孩子。

    是为了孩子,还是为了你自己的梦呢?

    也许我在那儿站了不到一分钟,但时至今日,那依旧是我生命中最漫长的一分钟。时间一秒一秒过去,而一秒与一秒之间,似乎隔着永恒。空气变得沉闷,潮湿,甚至凝固,我呼吸艰难。爸爸继续盯着我,丝毫没有要看一看的意思。

    阿米尔写了人生第一篇短篇小说,急切地想与父亲分享。但父亲丝毫看不到孩子内心的渴望,连看一看都没有做到。父亲错过的不仅是孩子的第一次创作,还有孩子分享的欲望以及内心对父亲的依赖。在此之前,阿米尔将父亲敬若神明,在此刻,阿米尔“恨不得能扯开自己的血管,让他那些该死的血统统流出我的身体。”相反的,阿辛汗的认真阅读以及鼓励,仅仅是“太棒了”这三个字就给了阿米尔无限的勇气。以至于他半夜拉起已睡着的哈桑来听他写的故事。

    适当的赏识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催化剂。

    我们停在他的怀里,有那么一会儿,我竟然发疯似的觉得很高兴,而不管当晚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战争前夕,阿富汗发生政变,经过一夜的枪声爆炸声后再见到父亲,父亲的怀抱让阿米尔瞬间无所畏惧,甚至对战争有了兴奋感。可见阿米尔是多么 渴望父亲的关爱。反过来说,阿米尔的父亲是多么忽视孩子的内心需求。

    在《人类精神胚胎期--何种童年值得守护》中说道“如果孩子能在幼年时感受过发自肺腑的深刻快乐,他可能建立了一条与未来的精神通道。虽然记忆里只是片刻,但那种淋漓尽致的快乐,让人在多年后即使身处最低谷,也有一种免于崩溃的力量。”我想说,如果孩子能感受到父母亲深刻的关爱,那么他也能同样获得这种力量。

    我希望自己身上也有类似的残疾,可以乞换来爸爸的怜悯。

    “会哭的孩子有糖吃”,哭泣的孩子要吃糖。家长往往看到孩子哭泣的结果却找不到哭泣的原因。渴望生病而求得关爱的事情我小时候也做过。孩子捣蛋、叛逆、不配合等等行为的背后,也是一颗颗渴望被关注的心吧。

    阿米尔会在哈桑受欺辱时选择逃避。与其父亲的教育息息相关。阿米尔一直渴望父亲能把他跟仆人哈桑区别开来。但父亲总是一视同仁甚至对哈桑更上心。阿米尔所有的,哈桑也能从父亲那里同样得到。这让一直得不能父亲重视的阿米尔愤愤不平,并把不满情绪加绪于哈桑身上。不要小看小孩的嫉妒心。有些家长会希望孩子学会分享,然后不顾小孩的意愿把东西分享出去。可能大人眼里分享的是物,孩子眼里分享出去的是家人的爱。

    家长对孩子的心总是“为你,千千万万遍”。在此基础上还需要“为你学习,千千万万遍”。从教育上看,风筝象征着正确的教育观。一起在教育路上做个追风筝的人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追风筝的人》看教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qxiq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