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人认为学习只与学生有关系?以我本人为例,从小学到大学,我还算是一个比较爱看书的人。小学阶段看神话故事、演义小说类,中学时阅读国外名著为主,大学期间对古文、哲理类书籍感兴趣。走出校园后,一头扎进工作业务的洪流中,与书籍绝缘了。
这种大幅度的变化,按理说应该会有不适感,或至少应产生一些异样的感觉。但是很奇怪,一点感觉和意识都没有。毕业后十几年里,我仔细回顾了一下,完整地看过整本书好像只有一本,还是网络电子书籍——《鬼吹灯》。往事不堪回首,岁月弹指一挥间,在生活琐碎里被淹没得一丝缝隙都没有。
2019年夏天,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同事用手机听《樊登读书》。我也下载下来跟着听上了。我发现这种解读式的方法效果很好。后来又接触到了《得到》app。关注了电子书阅读之后,发现此类的阅读软件不少,像小红书、喜马拉雅、微信读书等等。我觉得听电子书是懒人读书入门的一种很好的渠道。一年之后,我就不满足于听这种概述解读类的电子书了,如果听整本的电子书又太费时间。于是开始购买、阅读纸版书籍。当年读了15本纸版书。
通过听书、读书,有了不断的知识输入,就自然而然地产生输出了。就像水缸盛水一样,满则盈。倒是不敢说肚子里有多满,至少头脑里装进去了一些干货,有表达的想法了。于是,以写日记的形式开始持续输出。
通过三四年的持续读书学习,基本形成了固定模式。每天读书、写作就不再间断了。这样一年下来,能维持的数量大体是:听电子书200本(解读式,每本约1小时)、读纸板书30本(电子书或网络各类文章不计入)、每天写各种反思总结不少于500字。简要地归纳:听200小时、读600万字、写20万字。
当然有些人会提出异议,认为不能只追求数量,要注重质量。我对此的认识是,先有数量,只有具备足够的数量,才能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化。世上没有决定聪明的人,只通过一点小细节就能深明大义,大彻大悟。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沧海再浩瀚,也是从点滴、细流集聚而来。学习的过程,肯定存在不少无价值的信息,看似浪费时间,事倍功半,但却是必要的。沉淀下来的,就装到自己脑子里了。我们吃的大米饭,从收割稻子、脱谷去除稻草,谷子晒干、筛选去除麸子,谷子脱壳变成洁白的大米,每一个环节都是必要的。读书,与此同理。
读书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改变。
参天大树不是一天长成的,忍受得了风霜的侵蚀,忍耐得住四季的洗礼,方能昂首挺拔,郁郁葱葱。学习的意义也是如此,人只有通过外部不断汲取养分,内部保持微小变化,才能点滴成长。
网友评论